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0-24 11:03:49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出现以下不规范操作,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操作是(  )
A.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中测它的体积
B.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
C.测量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D.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
2.晓亮同学在做“测量色拉油密度”的实验中,有以下操作:
①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测量出烧和色拉油的总质量;
③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色拉油的体积;
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平衡;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最佳的操作顺序应是(  )
A.④②③①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3.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
A.500mL 10mL B.100mL 2mL C.250mL 5mL D.50mL 2mL
4.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错误的一步是(  )
A.用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m0
B.往玻璃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C.用量筒测出玻璃杯中液体的体积V
D.用公式ρ=m/V求出盐水的密度
5.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只浸没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V1,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  )
A. B. C. D.
6.(2018八上·九江期末)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17.4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1.7×103kg/m3
8.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6.8 g
B.石块的体积是18 cm3
C.石块的密度是2.6×103 kg/m3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二、多选题
9.(2018·丰台模拟)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敏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80g,如图甲所示,然后她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倒出盐水的体积为30cm3 B.剩余盐水的质量为45g
C.倒出盐水的质量为33g D.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
三、实验题
10.下面是某同学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步骤是(  )
①用天平称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的总质量m1
③用天平称出矿泉水瓶装满菜油后的总质量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装菜油的体积V
⑤计算菜油的密度.
A.①或④ B.②或④ C.②或③ D.都不能省去
11.(2017九下·潮安期中)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    cm3,水晶球的质量是    g,水晶球的密度是    g/cm3.
12.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2.1g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ρ银=10.5g/cm3),所用的量筒规格如图所示,此量筒的分度值是    mL,请你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及相关数据分析: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   (选填“能”、“ 不能”),原因是   .
13.小迪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测出碳酸钙样品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做法是先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②小迪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测得小块碳酸钙石的质量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小块碳酸钙石的质量是   g;
③接着用量筒测出这小块碳酸钙石的体积是30cm3.由此得出碳酸钙石的密度是   kg/m3.
14.南丹县盛产锡矿,素有“锡都”之称,刘洋同学捡到一小块锡矿石,想测出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他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刘洋用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g.
(3)他用细线绑住矿石放入盛有20cm3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cm3 , 矿石的密度为    kg/m3 .
15.给你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细金属丝(密度大于水,柔软,易变形的金属)、装有适量纯净水和浓盐水的烧杯各一个.请你用给出的器材测出浓盐水的密度,纯净水密度已知为ρ水.
(1)写出实验步骤;
(2)计算盐水的密度公式ρ盐水=   (用测出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
16.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物块的密度)
(1)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物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15mL水;
②把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正确的调节使天平平衡,将物块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物块的质量m=   ;
④计算物块的密度是   kg/m3。该实验所测密度与物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   (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写出他们的实验过程。
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水、烧杯(2个)
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1;
③   ;
④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7.小明用天平、大烧杯、小烧杯和水来测量一石块的密度.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
A .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粱水平平衡
C .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天平调平后,小明测出了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m=   g:
(3)因为石块较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小明用以下方法测量石块体积,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15.0g
B.把装满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图乙放置
C.把石块缓缓浸没入大烧杯中,大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烧杯
D.待溢出的水全部滴入小烧杯后测出小杯的总质量是34.4g
小明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石=   kg/m3;
(4)小南观摩了小明的实验后认为小明测量体积的方法麻烦,他认为可以把小烧杯中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直接读出石块的体积.你认为采用谁的方案可以使测量误差更小?   .
(5)小明在实验中找到了乐趣,他用一只有颈圆柱形的塑料饮料瓶和一桶水、一把刻度尺就巧妙地测出了食用油的密度.他的操作步骤如下:
A.剪去饮料瓶的上部,保留圆柱部分,测出圆柱直径d
B.瓶中放入几个石块和少量水,使水没过石块,将它放入桶中.使它浮在水面上,测量露出水面的瓶高h1
C.在瓶内注入一些待测的食用油,测量瓶内水面上的油层厚度H
D.再次将瓶子放入桶中,测量露出水面的瓶高h2
①小明为什么要在瓶中放入石块?   .
②倒入瓶中的食用油的体积是V=   ;食用油的密度ρ油=   ;(用实验中的物理量d、h1、h2、H和水的密度ρ水表示)
18.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石块放入左盘,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质量是   g;
(3)如图丙所示,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 , 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g/cm3;
(4)小丽同学做这个实验时没有用天平,也测出了该石块的密度.她先按照小浩的方法测出石块的体积,然后用体积为48cm3、质量为12g的小泡沫块(不吸水)与小石块用细线捆在一起,再次放入量筒中,石块和泡沫块漂浮在水面上,且有1/3的泡沫露出水面。石块和泡沫块放入量筒之前水面初始位置是28mL,则石块和泡沫块放入量筒后水面应该在   mL刻度处.小丽测出的石块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浩的测量值。
四、填空题
19.(2017·松北模拟)如图是小明测量某金属块密度的情景,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密度为    kg/m3.
20.小明测量食用油密度步骤如下:①将天平调节平衡;②调平调好后,在质量为20g的孔烧杯内倒入适量油,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39g;③将烧杯内的油倒入量筒,读出量筒内油的体积为20mL,则测得油密度为     g/cm3 , 按此方法测得油密度    (小于/等于/大于)油真实密度.
21.(2015八上·中山期末)某合金块的体积是20cm3,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时,砝码质量和游码的如图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    g,密度是    kg/m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A、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中测它的体积,使测得的体积偏大,密度偏小,符合题意;
B、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读数虽偏大,但两次均这样读,两次体积之差仍为火山岩体积,不影响密度大小;
C、测量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使测得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D、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使测得的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故选A。
【分析】测密度的原理ρ=,逐一分析各选择项中操作对m、V的影响,判断出对ρ的影响,找到答案。
2.【答案】B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根据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可知,①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②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③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测量出烧和色拉油的总质量;④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色拉油的体积.故合理的顺序是④①②③.
故选B.
【分析】常规做法是:①先测空烧杯质量m1,再将色拉油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②然后把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记下色拉油的体积V;
③利用ρ= 求色拉油密度的表达式.
3.【答案】C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酒精的质量m=100g,密度ρ=0.8×103kg/m3=0.8g/cm3
100g酒精的体积V= =125cm3
用量筒量取125cm3酒精的质量就是100g,因为要一次量取酒精,因此答案B、D不符合要求.量程为500mL和25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5mL的量筒较合适.
故选C
【分析】量筒是用来测量体积的仪器,使用时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知道酒精的质量,根据公式V= 求出酒精的体积,然后根据酒精的总体积和量筒的量程以及分度值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量筒去测量.在选取过程中,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一次量取;二是尽可能精确,即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4.【答案】D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由各测量步骤知,盐水的质量为m-m0,盐水的体积为V,所以盐水的密度为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应注意液体质量和体积的统一,要用液体的质量除以液体的体积,这样才可以减小误差.
5.【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蜡块的体积V=V2 V1;蜡块的密度为ρ=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
6.【答案】A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烧杯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故选A.
【分析】先测烧杯和盐水的质量,再测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这样算出的质量便是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从而避免因烧杯中盐水倒不干净而使盐水的体积偏小. 
7.【答案】D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A说法错误;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10g+5g+2g=17g,B说法错误;
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3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40mL,
则石块的体积V=40mL﹣30mL=10mL=10cm3,C说法错误;
D、石块的密度ρ===1.7g/cm3=1.7×103kg/m3,D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
B、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C、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
D、根据ρ=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8.【答案】D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A.图甲中石块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cm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38cm3,石块的体积V=38cm3 20cm3=18cm3,B不符合题意;
C.石块的密度ρ= =2.6g/cm3=2.6×103kg/m3,C不符合题意;
D.若先测石块的体积,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带有水,使得质量测量值偏大,则测量的密度值偏大,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量筒测量体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
9.【答案】A,C,D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则倒出盐水的体积V=30mL=30cm3,A符合题意;
B.由图丙可知,标尺分度值为0.2g,示数为2g,所以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0g 20g 5g 2g=47g,由于空烧杯的质量不知,所以剩余盐水的质量不一定为45g,B不符合题意;
C.倒出盐水的质量m=80g﹣47g=33g,C符合题意;
D.盐水的密度ρ= = =1.1g/cm3=1.1×103kg/m3,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
A.量筒读数注意分度值和量程;
B.读出天平的示数,知道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剩余盐水的质量等于剩余的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
C.倒出盐水的质量的等于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减去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D.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密度.
10.【答案】B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A、为测出一定体积下的质量,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1)不能省去;
B、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所以可省去(2)或(4),所以B正确;
C、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3)不能省去;
D、由以上分析可得,D不正确.
故选B.
【分析】测量煤油的密度时,要根据密度公式,确定其质量和体积.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可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
11.【答案】10;30;3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量筒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刻度,所以一图为30mL,二图为60mL,三图为40mL;
第二图为水晶球放入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时量筒的示数;(1)水晶球体积:V=40mL﹣30mL=10mL=10cm3;(2)因为漂浮,所以水晶球所受重力:G=△G排,
水晶球质量:m= = = = =ρ水(V排2﹣V排1)=1.0g/cm3×(60cm3﹣30cm3)=30g,
水晶球密度:ρ= = =3g/cm3.
故答案为:10;30;3.
【分析】小水晶球的体积等于第三幅图的数值减第一幅图的数值.在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视线应与液面的凹底相平.
根据漂浮时浮力和重力相等求得小球的重力,根据m= 求出水晶球的质量.
将水晶球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公式ρ= 便可求出密度.
12.【答案】1;不能;金币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1)假设银币是纯银的,银币的体积: ;(2)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mL,银币的体积可能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所以用量筒测量银币的体积时,会使测量值不准确,也就无法得出准确的密度值,所以用量筒不能鉴别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
故答案为: (1). 1;(2). 不能;(3). 金币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分析】分度值是测量仪器的精确值,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根据密度的不同辨别物质种类.
13.【答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72;2.4×103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先把游码调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2)由图乙可知,横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
游码示数是2g,碳酸钙的质量是50g+20g+2g=72g.
⑶碳酸钙的密度ρ= = =2.4g/cm3=2.4×103kg/m3.
故答案为:(1)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2)72;(3)2.4×103.
【分析】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要调节天平的平衡,利用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计算质量,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
14.【答案】(1)左
(2)32.2
(3)10;3.22×103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1)在调节过程中,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边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由图甲可知,横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示数是2.2g,则矿石的质量:m=20g+10g+2.2g=32.2g.(3)由图乙可知,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总=30mL=30cm3,矿石的体积:V=V总 V水=30cm3 20cm3=10cm3,矿石的密度:ρ= =3.22g/cm3=3.22×103kg/m3.
【分析】使用天平时要调节天平平衡,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之和计算质量,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
15.【答案】(1)实验步骤:①细金属丝缠在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的底端制成密度计;
②将制成的密度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浸入水中深度L1;
③将制成的密度计放入装有浓盐水液体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浸入浓盐水的深度L2;
④计算可得浓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 ρ水
(2) ρ水
【知识点】设计实验测密度;浮力的利用
【解析】【解答】(2)设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的横截面积为S. 密度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相等。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ρ水gSL1=ρ盐水gSL2,所以得ρ盐水= ρ水.
【分析】当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利用浮力和间接计算物体的密度.
16.【答案】(1)157.8g;1.578×104;偏大
(2)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G-F1)ρ水/(G-F2)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解答】(1)③由图乙可知,物块的质量m=100g+50g+5g+2.8g=157.8g;④由图甲可知物块的体积V=25cm3-15cm3=10cm3,所以可得物块的密度为ρ=m/V=157.8g/10cm3=15.78g/cm3=1.578×104kg/m3;由于在测质量时物块上粘有一部分水,使的质量偏大,所以测出的密度值也是偏大的;(2)③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④由题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未知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液=G-F1=ρV排g,根据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水=G-F2=ρV排g,可得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G-F1)ρ水/(G-F2)。
【分析】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量筒测量体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根据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可以计算物体的重力和质量,从而可以计算物体的密度.
17.【答案】(1)ACB
(2)58.2
(3)3.0×103
(4)小明的方案误差小
(5)使饮料瓶能够竖立在水桶中; H; ρ水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解答】(1)天平的使用和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⑵石块的质量m=50g+5g+3.2g=58.2g;
⑶溢出水的质量m水=34.4g﹣15.0g=19.4g,
石块的体积v=v排= = =19.4cm3,
石块的密度ρ= = =3.0g/cm3=3.0×103kg/m3;
⑷小南的方案中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烧杯壁上会有残留的水,使得测量的石块的体积偏小,测量的密度值偏大,所以小明的方案误差小;
⑸①在瓶中放入几个小石块,是为了使饮料瓶能够竖立在水桶中.
②设瓶子的横断面积是S,高度是h,
瓶子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
F浮=ρ水gS(h﹣h1)=G水+石块.﹣﹣①
在瓶内注入一些待测的油,测量瓶内水面上的油层厚度H.则倒入油的体积v=SH= H
倒入油的重力:G油=ρ油gSH.﹣﹣②
再次将瓶放入桶中,测量露出水面的瓶高h2.
瓶子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
F'浮=ρ水gS(h﹣h2)=G油+G水+石块.﹣﹣③
由②﹣①得,ρ水gS(h1﹣h2)=G油,﹣﹣④
③式代入④式,ρ油= ρ水.
【分析】使用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和密度计算物体的体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结合浮力可以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也可以计算密度.
18.【答案】(1)游码未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58
(3)40;1.45
(4)100;大于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没有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这样测量的质量会偏大;(2)由图示乙可知,小石块的质量为m=50g+5g+3g=58g;(3)由图示丙可知,小石块的体积为V=90cm3-50cm3=40cm3,所以小石块的密度为ρ=m/V=58g/40cm3=1.45g/cm3;(4)浸入水中的泡沫的体积为32 cm3,而石块的体积为40cm3,所以排开水的总体积为72cm3,故可知水面应该在72+28=100mL处;由于在测量时会把细线的质量也算上去,造成质量偏大,所以测出的密度也偏大。
【分析】使用天平时首先要调零,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物体密度的大小.
19.【答案】53.4;2.67×103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为m=50g+3.4g=53.4g.
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其中水的体积为20mL,金属和水的体积为40mL,所以金属块的体积为V=40mL﹣20mL=20mL=20cm3
所以金属块的密度为;ρ= = =2.67g/cm3=2.67×103kg/m3.
故答案为:53.4;2.67×103.
【分析】天平平衡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之和.读数时注意标尺的分度值.
首先通过量筒读出水的体积,再读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则两者之差为金属块的体积.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
利用公式ρ= 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20.【答案】0.95;大于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天平调好后,在质量为20g的空烧杯内倒入适量油,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39g,则食用油的质量:m=39g 20g=19g,将烧杯内的油倒入量筒,读出量筒内油的体积为20mL,测得油密度:ρ =0.95g/cm3;把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过程中,有部分油附着在烧杯壁上,所测油的体积偏小,由ρ 可知,测得油密度大于油真实密度。
故答案为:0.95;大于。
【分析】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物体的密度的大小.
21.【答案】69.2;3.46×103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合金块的质量:m=50g+10g+5g+4.2g=69.2g;
则合金块的密度:ρ= = =3.46g/cm3=3.46×103kg/m3.
故答案为:69.2;3.46×103.
【分析】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根据ρ= 求出合金的密度.
1 / 1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出现以下不规范操作,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操作是(  )
A.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中测它的体积
B.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
C.测量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D.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
【答案】A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A、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中测它的体积,使测得的体积偏大,密度偏小,符合题意;
B、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读数虽偏大,但两次均这样读,两次体积之差仍为火山岩体积,不影响密度大小;
C、测量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使测得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D、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使测得的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故选A。
【分析】测密度的原理ρ=,逐一分析各选择项中操作对m、V的影响,判断出对ρ的影响,找到答案。
2.晓亮同学在做“测量色拉油密度”的实验中,有以下操作:
①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测量出烧和色拉油的总质量;
③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色拉油的体积;
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平衡;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最佳的操作顺序应是(  )
A.④②③①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根据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可知,①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②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③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测量出烧和色拉油的总质量;④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色拉油的体积.故合理的顺序是④①②③.
故选B.
【分析】常规做法是:①先测空烧杯质量m1,再将色拉油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②然后把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记下色拉油的体积V;
③利用ρ= 求色拉油密度的表达式.
3.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
A.500mL 10mL B.100mL 2mL C.250mL 5mL D.50mL 2mL
【答案】C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酒精的质量m=100g,密度ρ=0.8×103kg/m3=0.8g/cm3
100g酒精的体积V= =125cm3
用量筒量取125cm3酒精的质量就是100g,因为要一次量取酒精,因此答案B、D不符合要求.量程为500mL和25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5mL的量筒较合适.
故选C
【分析】量筒是用来测量体积的仪器,使用时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知道酒精的质量,根据公式V= 求出酒精的体积,然后根据酒精的总体积和量筒的量程以及分度值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量筒去测量.在选取过程中,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一次量取;二是尽可能精确,即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4.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错误的一步是(  )
A.用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m0
B.往玻璃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C.用量筒测出玻璃杯中液体的体积V
D.用公式ρ=m/V求出盐水的密度
【答案】D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由各测量步骤知,盐水的质量为m-m0,盐水的体积为V,所以盐水的密度为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应注意液体质量和体积的统一,要用液体的质量除以液体的体积,这样才可以减小误差.
5.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只浸没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V1,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蜡块的体积V=V2 V1;蜡块的密度为ρ=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
6.(2018八上·九江期末)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烧杯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故选A.
【分析】先测烧杯和盐水的质量,再测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这样算出的质量便是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从而避免因烧杯中盐水倒不干净而使盐水的体积偏小. 
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17.4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1.7×103kg/m3
【答案】D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A说法错误;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10g+5g+2g=17g,B说法错误;
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3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40mL,
则石块的体积V=40mL﹣30mL=10mL=10cm3,C说法错误;
D、石块的密度ρ===1.7g/cm3=1.7×103kg/m3,D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
B、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C、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
D、根据ρ=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8.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6.8 g
B.石块的体积是18 cm3
C.石块的密度是2.6×103 kg/m3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答案】D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A.图甲中石块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cm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38cm3,石块的体积V=38cm3 20cm3=18cm3,B不符合题意;
C.石块的密度ρ= =2.6g/cm3=2.6×103kg/m3,C不符合题意;
D.若先测石块的体积,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带有水,使得质量测量值偏大,则测量的密度值偏大,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量筒测量体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
二、多选题
9.(2018·丰台模拟)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敏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80g,如图甲所示,然后她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倒出盐水的体积为30cm3 B.剩余盐水的质量为45g
C.倒出盐水的质量为33g D.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
【答案】A,C,D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则倒出盐水的体积V=30mL=30cm3,A符合题意;
B.由图丙可知,标尺分度值为0.2g,示数为2g,所以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0g 20g 5g 2g=47g,由于空烧杯的质量不知,所以剩余盐水的质量不一定为45g,B不符合题意;
C.倒出盐水的质量m=80g﹣47g=33g,C符合题意;
D.盐水的密度ρ= = =1.1g/cm3=1.1×103kg/m3,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
A.量筒读数注意分度值和量程;
B.读出天平的示数,知道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剩余盐水的质量等于剩余的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
C.倒出盐水的质量的等于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减去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D.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密度.
三、实验题
10.下面是某同学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步骤是(  )
①用天平称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的总质量m1
③用天平称出矿泉水瓶装满菜油后的总质量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装菜油的体积V
⑤计算菜油的密度.
A.①或④ B.②或④ C.②或③ D.都不能省去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A、为测出一定体积下的质量,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1)不能省去;
B、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所以可省去(2)或(4),所以B正确;
C、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3)不能省去;
D、由以上分析可得,D不正确.
故选B.
【分析】测量煤油的密度时,要根据密度公式,确定其质量和体积.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可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
11.(2017九下·潮安期中)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    cm3,水晶球的质量是    g,水晶球的密度是    g/cm3.
【答案】10;30;3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量筒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刻度,所以一图为30mL,二图为60mL,三图为40mL;
第二图为水晶球放入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时量筒的示数;(1)水晶球体积:V=40mL﹣30mL=10mL=10cm3;(2)因为漂浮,所以水晶球所受重力:G=△G排,
水晶球质量:m= = = = =ρ水(V排2﹣V排1)=1.0g/cm3×(60cm3﹣30cm3)=30g,
水晶球密度:ρ= = =3g/cm3.
故答案为:10;30;3.
【分析】小水晶球的体积等于第三幅图的数值减第一幅图的数值.在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视线应与液面的凹底相平.
根据漂浮时浮力和重力相等求得小球的重力,根据m= 求出水晶球的质量.
将水晶球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公式ρ= 便可求出密度.
12.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2.1g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ρ银=10.5g/cm3),所用的量筒规格如图所示,此量筒的分度值是    mL,请你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及相关数据分析: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   (选填“能”、“ 不能”),原因是   .
【答案】1;不能;金币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1)假设银币是纯银的,银币的体积: ;(2)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mL,银币的体积可能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所以用量筒测量银币的体积时,会使测量值不准确,也就无法得出准确的密度值,所以用量筒不能鉴别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
故答案为: (1). 1;(2). 不能;(3). 金币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分析】分度值是测量仪器的精确值,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根据密度的不同辨别物质种类.
13.小迪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测出碳酸钙样品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做法是先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②小迪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测得小块碳酸钙石的质量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小块碳酸钙石的质量是   g;
③接着用量筒测出这小块碳酸钙石的体积是30cm3.由此得出碳酸钙石的密度是   kg/m3.
【答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72;2.4×103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先把游码调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2)由图乙可知,横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
游码示数是2g,碳酸钙的质量是50g+20g+2g=72g.
⑶碳酸钙的密度ρ= = =2.4g/cm3=2.4×103kg/m3.
故答案为:(1)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2)72;(3)2.4×103.
【分析】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要调节天平的平衡,利用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计算质量,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
14.南丹县盛产锡矿,素有“锡都”之称,刘洋同学捡到一小块锡矿石,想测出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他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刘洋用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g.
(3)他用细线绑住矿石放入盛有20cm3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cm3 , 矿石的密度为    kg/m3 .
【答案】(1)左
(2)32.2
(3)10;3.22×103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1)在调节过程中,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边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由图甲可知,横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示数是2.2g,则矿石的质量:m=20g+10g+2.2g=32.2g.(3)由图乙可知,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总=30mL=30cm3,矿石的体积:V=V总 V水=30cm3 20cm3=10cm3,矿石的密度:ρ= =3.22g/cm3=3.22×103kg/m3.
【分析】使用天平时要调节天平平衡,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之和计算质量,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
15.给你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细金属丝(密度大于水,柔软,易变形的金属)、装有适量纯净水和浓盐水的烧杯各一个.请你用给出的器材测出浓盐水的密度,纯净水密度已知为ρ水.
(1)写出实验步骤;
(2)计算盐水的密度公式ρ盐水=   (用测出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
【答案】(1)实验步骤:①细金属丝缠在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的底端制成密度计;
②将制成的密度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浸入水中深度L1;
③将制成的密度计放入装有浓盐水液体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浸入浓盐水的深度L2;
④计算可得浓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 ρ水
(2) ρ水
【知识点】设计实验测密度;浮力的利用
【解析】【解答】(2)设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的横截面积为S. 密度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相等。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ρ水gSL1=ρ盐水gSL2,所以得ρ盐水= ρ水.
【分析】当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利用浮力和间接计算物体的密度.
16.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物块的密度)
(1)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物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15mL水;
②把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正确的调节使天平平衡,将物块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物块的质量m=   ;
④计算物块的密度是   kg/m3。该实验所测密度与物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   (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写出他们的实验过程。
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水、烧杯(2个)
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1;
③   ;
④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1)157.8g;1.578×104;偏大
(2)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G-F1)ρ水/(G-F2)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解答】(1)③由图乙可知,物块的质量m=100g+50g+5g+2.8g=157.8g;④由图甲可知物块的体积V=25cm3-15cm3=10cm3,所以可得物块的密度为ρ=m/V=157.8g/10cm3=15.78g/cm3=1.578×104kg/m3;由于在测质量时物块上粘有一部分水,使的质量偏大,所以测出的密度值也是偏大的;(2)③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④由题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未知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液=G-F1=ρV排g,根据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水=G-F2=ρV排g,可得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G-F1)ρ水/(G-F2)。
【分析】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量筒测量体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根据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可以计算物体的重力和质量,从而可以计算物体的密度.
17.小明用天平、大烧杯、小烧杯和水来测量一石块的密度.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
A .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粱水平平衡
C .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天平调平后,小明测出了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m=   g:
(3)因为石块较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小明用以下方法测量石块体积,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15.0g
B.把装满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图乙放置
C.把石块缓缓浸没入大烧杯中,大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烧杯
D.待溢出的水全部滴入小烧杯后测出小杯的总质量是34.4g
小明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石=   kg/m3;
(4)小南观摩了小明的实验后认为小明测量体积的方法麻烦,他认为可以把小烧杯中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直接读出石块的体积.你认为采用谁的方案可以使测量误差更小?   .
(5)小明在实验中找到了乐趣,他用一只有颈圆柱形的塑料饮料瓶和一桶水、一把刻度尺就巧妙地测出了食用油的密度.他的操作步骤如下:
A.剪去饮料瓶的上部,保留圆柱部分,测出圆柱直径d
B.瓶中放入几个石块和少量水,使水没过石块,将它放入桶中.使它浮在水面上,测量露出水面的瓶高h1
C.在瓶内注入一些待测的食用油,测量瓶内水面上的油层厚度H
D.再次将瓶子放入桶中,测量露出水面的瓶高h2
①小明为什么要在瓶中放入石块?   .
②倒入瓶中的食用油的体积是V=   ;食用油的密度ρ油=   ;(用实验中的物理量d、h1、h2、H和水的密度ρ水表示)
【答案】(1)ACB
(2)58.2
(3)3.0×103
(4)小明的方案误差小
(5)使饮料瓶能够竖立在水桶中; H; ρ水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解答】(1)天平的使用和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⑵石块的质量m=50g+5g+3.2g=58.2g;
⑶溢出水的质量m水=34.4g﹣15.0g=19.4g,
石块的体积v=v排= = =19.4cm3,
石块的密度ρ= = =3.0g/cm3=3.0×103kg/m3;
⑷小南的方案中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烧杯壁上会有残留的水,使得测量的石块的体积偏小,测量的密度值偏大,所以小明的方案误差小;
⑸①在瓶中放入几个小石块,是为了使饮料瓶能够竖立在水桶中.
②设瓶子的横断面积是S,高度是h,
瓶子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
F浮=ρ水gS(h﹣h1)=G水+石块.﹣﹣①
在瓶内注入一些待测的油,测量瓶内水面上的油层厚度H.则倒入油的体积v=SH= H
倒入油的重力:G油=ρ油gSH.﹣﹣②
再次将瓶放入桶中,测量露出水面的瓶高h2.
瓶子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
F'浮=ρ水gS(h﹣h2)=G油+G水+石块.﹣﹣③
由②﹣①得,ρ水gS(h1﹣h2)=G油,﹣﹣④
③式代入④式,ρ油= ρ水.
【分析】使用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和密度计算物体的体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结合浮力可以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也可以计算密度.
18.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石块放入左盘,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质量是   g;
(3)如图丙所示,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 , 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g/cm3;
(4)小丽同学做这个实验时没有用天平,也测出了该石块的密度.她先按照小浩的方法测出石块的体积,然后用体积为48cm3、质量为12g的小泡沫块(不吸水)与小石块用细线捆在一起,再次放入量筒中,石块和泡沫块漂浮在水面上,且有1/3的泡沫露出水面。石块和泡沫块放入量筒之前水面初始位置是28mL,则石块和泡沫块放入量筒后水面应该在   mL刻度处.小丽测出的石块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浩的测量值。
【答案】(1)游码未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58
(3)40;1.45
(4)100;大于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没有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这样测量的质量会偏大;(2)由图示乙可知,小石块的质量为m=50g+5g+3g=58g;(3)由图示丙可知,小石块的体积为V=90cm3-50cm3=40cm3,所以小石块的密度为ρ=m/V=58g/40cm3=1.45g/cm3;(4)浸入水中的泡沫的体积为32 cm3,而石块的体积为40cm3,所以排开水的总体积为72cm3,故可知水面应该在72+28=100mL处;由于在测量时会把细线的质量也算上去,造成质量偏大,所以测出的密度也偏大。
【分析】使用天平时首先要调零,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物体密度的大小.
四、填空题
19.(2017·松北模拟)如图是小明测量某金属块密度的情景,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密度为    kg/m3.
【答案】53.4;2.67×103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为m=50g+3.4g=53.4g.
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其中水的体积为20mL,金属和水的体积为40mL,所以金属块的体积为V=40mL﹣20mL=20mL=20cm3
所以金属块的密度为;ρ= = =2.67g/cm3=2.67×103kg/m3.
故答案为:53.4;2.67×103.
【分析】天平平衡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之和.读数时注意标尺的分度值.
首先通过量筒读出水的体积,再读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则两者之差为金属块的体积.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
利用公式ρ= 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20.小明测量食用油密度步骤如下:①将天平调节平衡;②调平调好后,在质量为20g的孔烧杯内倒入适量油,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39g;③将烧杯内的油倒入量筒,读出量筒内油的体积为20mL,则测得油密度为     g/cm3 , 按此方法测得油密度    (小于/等于/大于)油真实密度.
【答案】0.95;大于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天平调好后,在质量为20g的空烧杯内倒入适量油,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39g,则食用油的质量:m=39g 20g=19g,将烧杯内的油倒入量筒,读出量筒内油的体积为20mL,测得油密度:ρ =0.95g/cm3;把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过程中,有部分油附着在烧杯壁上,所测油的体积偏小,由ρ 可知,测得油密度大于油真实密度。
故答案为:0.95;大于。
【分析】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物体的密度的大小.
21.(2015八上·中山期末)某合金块的体积是20cm3,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时,砝码质量和游码的如图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    g,密度是    kg/m3.
【答案】69.2;3.46×103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合金块的质量:m=50g+10g+5g+4.2g=69.2g;
则合金块的密度:ρ= = =3.46g/cm3=3.46×103kg/m3.
故答案为:69.2;3.46×103.
【分析】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根据ρ= 求出合金的密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