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短诗五首 第3课时 断章 风雨吟 统一 课件(共23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 短诗五首 第3课时 断章 风雨吟 统一 课件(共23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6 08:59:28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第1单元
短诗五首
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下)
第3课时 断章 风雨吟 统一
断 章
卞之琳
检查预习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翻译家。
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经历》,合集《汉园集》等。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鱼目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创作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说,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分析内容,把握情感
1
点击播放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5年10月
1
《断章》中由意象组合成的四个画面之间有什么联系?
分析内容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画面一
画面二
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但“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画面三
画面四
“窗子”和“梦”本是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
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2
《断章》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世间万物既是相对的,又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又可能从客体变成主体。
风雨吟
芦 荻
作者简介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现代诗人。
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背景链接
1941年12月,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我中华大地,那时的中国风雨如晦,阴霾遍布,生灵涂炭,诗人芦荻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风雨,也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心中积聚着的愤怒的力量,他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诗。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分析内容,把握情感
1
点击播放
风雨吟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
《风雨吟》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它们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这首诗作于1941年,这里的“风”“雨”表面为写景,实则是暗示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
“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
2
《风雨吟》中,“我”是怎样的形象?“我”的心态和情感是怎样的?
“我”是一个有志向的青年,正因为“年轻”,在茫茫大海中辨不清方向,掌不稳命运之舟的舵把,因此有不知人生命运的舟船会驶往何处的迷茫和担忧。同时,因为处于社会浪潮的领航位置,面对苦难中的祖国,“我”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总结
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在颇有象征意味的“风雨”中,表现一个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志青年,面对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统一
聂鲁达
作者简介
聂鲁达(1904—1973),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聂鲁达抒情诗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陈实译。本诗写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聂鲁达晚年的作品,原收录在诗集《世界末日》中。当时,诗人已认识到原子能时代的危险,该诗集的主题均为“启示”。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分析内容,把握情感
1
点击播放
统一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自主探究
1
《统一》中,如何理解“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这两句诗?这首诗阐述了怎样的哲理?
世界是多样的,世界因多样性而美丽;同时,所有的叶子和花本质上又是一样的。所以,繁多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究其本质,都是同一事物。诗人借助简单的意象,做出对人生规律的解答,阐释了世界的统一性。
对比阅读
1
对比阅读课文这五首短诗,总结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1.形式新:与旧体诗相比,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律。
2.语言新: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词语,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
3.观念新: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所谓“诗无达诂”(“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连 环
——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落日却回顾/回顾着远楼/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有人在窗口正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