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曹刿论战 课件(共28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 曹刿论战 课件(共28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6 12:42:58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6单元
20 曹刿论战
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下)
有这么一场战役,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那就是战国时期齐鲁两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在这场战役中,鲁国以弱胜强。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强大的齐国呢?
检查预习
作品简介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写作背景
长勺之战发生于鲁庄公十年春天。当时,齐为大国,鲁为小国,鲁国一向受齐侵侮。齐襄公在位时,政令无常,其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齐国的大臣所杀,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他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桓公因鲁国接纳公子纠并助其争夺王位而怀恨在心,于即位次年,率齐军攻打鲁国。
靡( )
生难字词
(1)字音
辙( )
孚( )
帛( )
间( )
刿( )
guì
jiàn

zhé


(2)词义
驰:
驱车追赶。
车轮碾出的痕迹。
辙:
车前的横木。
轼:
战胜齐军后。既,已经;克,战胜。
既克: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鼓,名词作动词,击鼓。
一鼓作气:
倒下。
靡:
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1
点击播放
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2
第1段:写曹刿拜见鲁庄公。
第2段: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
第3段: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何以战?”
军队
指鲁庄公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参与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凭借什么作战?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遍及、普遍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虚夸,夸大
实情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赐福,保佑
译文:
鲁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指诉讼事件
明察
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跟随
译文: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
击鼓进军
大败
驱车追赶
向下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译文: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轧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战胜齐军后。既,已经
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
第二次
(士气)枯竭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倒下
推测,估计
埋伏
译文: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耗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精读课文
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国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请找出课文原句。
1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于以上几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2
第一个准备
对于第二个准备
对于第三个准备
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3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曹刿对战争还有哪些论述?
4
(1)论战前准备:
取信于民——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论作战指挥:
齐人三鼓——反击;
登轼望之——遂逐
(3)论战胜原因:
彼竭我盈——敌疲我打
辙乱旗靡——敌退我追
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如何看待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5
“远谋”二字
为国君分忧,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政治上:
军事上:
机敏持重,善于把握战机;知“士气盈竭”,有当机立断的才干;知“战场虚实”,有务实求真的才智。
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6
不同意
鲁庄公作为一位君王,资质平庸无奇,但他并非昏君。他最初将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祈求神灵保佑上,这反映了他政治见识的鄙陋。在战场上,他急于求成,未曾谨慎考虑就出击追敌,暴露了他在军事上的轻率。但鲁庄公能够接见并非“肉食者”的曹刿,耐心回答他的提问,说明鲁庄公能够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后来在作战中他又听取了曹刿的意见,这反映了他知人善用、任人唯贤。战后又询问曹刿取胜原因,说明他虚怀若谷、谦虚好学。
请结合课文内容发表你的看法。
深层探究
本文语言精练,仅用两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文章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1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1段中与鲁庄公论“何以战”的对话,将其“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第3段论述取胜原因,则把他的作战必须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来。这两段文字,完整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不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板书设计
战前准备
请见原因
齐师伐我
政治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战争经过
战后总结
齐人三鼓,鲁军一鼓,齐师败绩
下视其辙,登轼望之,遂逐齐师
进攻时机:齐人三鼓之后
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战略思想
(取信于民)
战场指挥
(把握战机)
战术思想
(后发制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