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6单元
24 诗词曲五首
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下)
第2课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文体知识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作品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其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作品有《岑嘉州诗集》。
背景链接
歌行体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以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代表作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生难字词
(1)字音
风掣( )
阑干( )
珠帘( )
瀚海( )
锦衾( )
狐裘( )
qiú
qīn
hàn
lán
lián
罗幕( )
chè
mù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1
点击播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疏通文意:
研读诗歌
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
这是一首歌行体咏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
这首诗前后侧重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二者是如何完成过渡的?
2
前面重在咏雪,后八句主要是写送别。
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完成了过渡。
诗中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
3
从正面和侧面来写当时天气寒冷。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正面
侧面
说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
“即”好在哪里。
4
“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
“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猛雪早。
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
5
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白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
6
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诗的最后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运用留白手法,写得含蓄,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拓展延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畅,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之处:
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之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言为主,间以二言,也有九言,句式错杂;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埋下伏笔,最后直抒胸臆,过渡自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言,句式整齐;叙事简洁;抒情含蓄而典雅;四处“雪”(送别前雪景、饯别时雪景、临别时雪景、送别后雪景),一线穿珠,章法严谨而又富于变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描写边塞特有的冰天雪地的奇丽景色,烘托出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表达了诗人因惜别友人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
奇异瑰丽
比喻、细节描写
送别
依依离情
夸张、渲染、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