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识地球(第二课时)(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读经纬网图,关于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低纬度 B.B点四季分明
C.A点位于西半球 D.B点所在纬线比A点所在的纬线长
2.我们班四名同学在经纬网上做游戏,哪名同学所在的纬线圈长度最长( )
A.10°N B.20°S C.0°纬线 D.60°S
3.图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
A. B.
C. D.
4.下列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C.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D.纬线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减小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B.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C.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长春市位于北纬43.05°-45.15°,属于高纬度地区
6.读图,下列有关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连接南北两极,长度都相等
C.经度的数值范围是0°~90° D.经线形状是圆
7.本初子午线是指( )
A.南北半球分界线 B.东西半球分界线
C.0°经线 D.180°经线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赤道 B.20°W经线和160°E经线
C.20°E经线和160°W经线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9.读经纬网图,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B.②、③两地所在经线相互平行
C.②、④两地有两艘船同时沿所在的纬线驶向180°经线,且同时到达,速度较慢的是④地的船
D.①地所处热量带为南温带,③地所处热量带为北温带
10.一艘油轮由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达④地。根据“经纬网图”, 油轮到达地④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0°S,20°W B.40°N,60°E C.20°S,40°W D.60°N,40°E
二、解答题(版答题共2小题)
11.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纬度和经度分别是____,____。
(2)B点在____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和____半球(东半球或西半球)。
(3)A点在B点的____方向。
(4)B点在五带中的____。
12.读地球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温度带的名称:A____;B____。
(2)图中A、B、C、D、E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和____;终年炎热的是____。(填字母)
(3)A和B的分界线是____,它的纬度是____。C和D的分界线是____,它的纬度是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答案】1.D
【解析】据已学知识可知,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A点的纬度为30°~40°之间,位于中纬度地区,A错误;地球五带的划分,纬度0°~23.5°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四季不分明,纬度23.5°~66.5°为南北温带,四季分明,纬度66.5°~90°为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四季不分明,据图可知,B地位于20°,属于热带,四季不分明,B错误;经度20°W往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到160°E为西半球,A点位于100°E附近,属于东半球,C错误;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级递减,图中B的纬度低于A,所以B所在的纬线比A所在的纬线长,D正确。故选D。
【答案】2.C
【解析】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3.D
【解析】在地球仪上,人们把20°W以东、160°E以西称为东半球,160°E以东、 20°W以西之间称为西半球;赤道以北的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23.5°N- 23.5°S之间称为热带,23.5°N- 66.5°N称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称为南温带,66.5°N- 90°N之间称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称为南寒带。图中A图所示的P点经纬度位置是(120°E,20°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和热带,故A错误。B图所示的P点的经纬度位置是(130°W,30°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和北温带,故B错误。C图所示的P点经纬度位置是(30°E,10°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和热带,故C错误。D图所示的P点经纬度位置是(120°E,20°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和热带,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答案】4.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A正确,不合题意;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故B正确,不合题意;纬线的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缩短,故C错误,符合题意; 纬线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减小,赤道为0°,纬度度数最小,纬线最长,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答案】5.D
【解析】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约4万千米,A正确,不合题意;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B正确,不合题意;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C正确,不合题意;纬度划分,0°~ 30为低纬度地区, 30°~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 90°为高纬度地区,长春市位于北纬43.05°-45.15°,属于中纬度地区,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6.B
【解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且长度相等,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作东经和西经,分别用字母“E”和“W表示,AC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故选B。
【答案】7.C
【解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地球仪上的0°纬线是赤道,故C正确,故ABD错误,故选C。
【答案】8.B
【解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160°E经线以西为东半球,20°W经线以西、160°E经线以东为西半球。B正确。故选B。
【答案】9.C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④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向,A错误。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②、③两地所在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B错误。图中②、④地与180°经线均跨经度40°,②地纬度低、④地纬度高,纬度越低,纬线越长,②地到180°经线比④地到180°经线距离长,且同时到达,速度较慢的是④地的船,C正确。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可判定,①地所处热量带为南温带,③地所处热量带为热带,D错误。故选C。
【答案】10.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并观察经纬网可知,经线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纬线度数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由此判定④地所处经纬度是60°N,40°E。故选D项。
【答案】11.(1) 20°N 0°
(2) 南 东
(3)东北
(4)热带
【解析】(1)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赤道以北,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后面的字母用“N”表示,赤道以南,度数向南增大,为南纬,后面的字母用“S”表示;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以东,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后面的字母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度,后面的字母用“W”表示,由此可以判断图中A点的纬度和经度分别是20°N、0°。
(2)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B点在南半球;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20°W-180°-160°E,B点在东半球。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4)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读图,B点的纬度是10°S,位于热带。
【答案】12.(1) 北寒带 北温带
(2) C A E C
(3) 北极圈 66.5°N 南回归线 23.5°S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位于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B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是北温带。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图中C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A北寒带和E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C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终年炎热。
(3)A北寒带和B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它的纬度是66.5°N;C热带和D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它的纬度是2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