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2_3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2022秋湘教版七上地理精优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核心素养】2_3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2022秋湘教版七上地理精优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5 23: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3世界的地形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概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综合思维;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提高读图能力。
3.地理实践力: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加强对地形的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难点:不同地形部位的精准识别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世纪末,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英国人,搜出来一些画有许多密集线条的图纸,他们说是捉蝴蝶的,图纸上画的是蝴蝶。藏族人收留了他们,而且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侵略的英国军队。这些“蝴蝶”图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会看的等高线地形图。
二、新课讲授:
(一)海底地形
1.相关概念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m以内。
大洋中脊: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万多米。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值几千米。
2.阅读 马里亚纳海沟
1951年,英国“查林杰8号”船在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发现了马里亚纳海沟。它为一条洋底弧形洼地,长约2550千米,最宽约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为11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视频:“奋斗者”号再次下潜万米深海——马里亚纳海沟
过渡:想一想,等高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二)学看地形图
1.活动:观察 “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学生:优势: 直观;不足: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难以绘制等。
2.活动: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你能根据该图解释“等高线”的含义吗?与鸟瞰图比较,等高线地形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学生:优势: 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不足:高低起伏不够直观;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
3.等高线地形图
(1)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地形图。
视频: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
(2)如何绘制等高线?
①确定全图等高距;②假想多个平面,水平切割山体,两个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等高距;③被切割的山体,切割面和山体的交点下落,形成闭合曲线,标明海拔。
(3)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①每条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 。②每条等高线上有 个数值 。
③相邻两条等高线差值 。④等高线密集,坡度 ;等高线稀疏,坡度 。
学生:海拔高度;1;相等;陡峭;和缓。
活动: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概念判断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错误,同一条等高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
(4)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①山顶:闭合 的曲线,(“开张或闭合”),中间数值高 ,周围数值低 。(填“高或低”)
②山脊:弯曲处为山脊(C为山脊)等高线向数值低处突起
③山谷:弯曲处为山谷,D为山谷,等高线向数值高处突起
易混淆:山脊和山谷
方法一: 看等高线向哪里凸出。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是山谷。
方法二: 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然后作垂线,该垂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读出这几个点的海拔,由内向外海拔降低的为山脊,由内向外海拔升高的为山谷。
④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部位(A为鞍部)
⑤陡崖:等高线重合处(B为陡崖)。
⑥陡坡和缓坡
活动:登山比赛——学校组织登山比赛,沿图中线路(红/蓝)爬到山顶,请说出你的选择和理由?
A缓坡 稀疏 B陡坡 密集
活动: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表示地形方法判断甲、乙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甲、乙两图均有错误。甲图中间低,四周高,不表示山顶;乙图虚线表示山谷。
活动: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5)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①——判读河流流向
①河流发育于什么地形部位?图中甲乙丙三条支流中,哪条不存在,并说出理由?
②怎么在图中判断河流流向?说出图中河流丁段的流向?
学生:①山谷;乙不存在,乙位于山脊,无法汇水。②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中方向的辨别方法,即可确定河流流向;自东南向西北。
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②——水库(大坝)选址
①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为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地势落差大。
②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③——公路、铁路的选址
一般选择线路与等高线平行,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尽量避开陡崖、陡坡,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建成“之”字形。
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④——露营地的选址
①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避开暴雨造成的山洪。②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③应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过渡:这是等高线地形图,但是阅读起来有点复杂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更加清晰明了?
教师:分层设色
4.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1)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2)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橙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3)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4)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
5.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B.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陡 B.河流一般出现在山谷处
C.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相对高度 D.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缓
3.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密集的地方表示( )
A.陡崖 B.陡坡 C.山顶 D.山谷
答案:1、C 2、B 3、B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助学读本,作业本总结本课知识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