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2 读不完的大书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进阶篇)22 读不完的大书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5 22:0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2 读不完的大书
一.试题(共10小题)
1.照样子,写词语。
蹦蹦跳跳(AABB式)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2)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3)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3.读一读,选择合适的词语的序号填空。
A.沉思 B.愉悦 C.趣味 D.遐想 E.敬佩
(1)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   和   。
(2)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   。
(3)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   。
(4)小蚂蚁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   。
4.读一读,选出诗词中的小动物,并背诵诗句。
(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3)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春景》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千奇百怪的植物。(《读不完的大书》)
(1)植物的   、   ,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2)作者重点描写了   和   两种植物。竹子的生长特点是   ,作者把竹叶发出的声音比作   ,体现了作者对竹子的   ;棕榈树的特点是   ,叶子像   。
6.总结。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1)这句话把大自然比作   和   ,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   之情。
(2)这句话是全文的    ( 多选,填字母)
A.总结句
B.中心句
C.转折句
7.延伸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 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证) 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儿,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1)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词,画上横线。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   很短,跑起来很快,爪子   、   。除了腹部,它浑身长满了   。
(3)仔细阅读短文,说说刺猬的硬刺有什么作用。
   
(4)下面的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B.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5)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8.拓展阅读。
《读不完的大书》一文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大自然中富有趣味的事物和现象,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由衷的喜爱之情。阅读下面的短文,你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悟呢?
四季风
许焰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shuò风。    它们都是风,   它们的脾性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有一点儿风,   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粱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的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着走,躲避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有改动)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
即使……也……;虽然……但是……
(2)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表。
季节 风的名称 风的特点
春        
夏        
秋        
冬        
(3)文中加引号的两个字“拂”“刮”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4)摘抄一个你喜欢的句子。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改为反问句)
   
(2)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仿写句子)
   是    。
(3)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合为一句话)
   
10.写作。
课文(读不完的大书)第2自然段中,作者运用恰当的词语,写出了活泼可爱的小麻雀,雄健勇猛的老鹰,勇敢忠贞的小蚂蚁。请你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你眼中有趣的虫鱼鸟兽吧。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2 读不完的大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照样子,写词语。
蹦蹦跳跳(AABB式) 整整齐齐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解答】故答案为:
整整齐齐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超凡脱俗 
(2)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井然有序 
(3)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奥秘 
【解答】故答案为:
(1)超凡脱俗;
(2)井然有序;
(3)奥秘。
3.读一读,选择合适的词语的序号填空。
A.沉思 B.愉悦 C.趣味 D.遐想 E.敬佩
(1)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 A 和 D 。
(2)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 B 。
(3)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 C 。
(4)小蚂蚁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 E 。
【解答】A.沉思:深思。
B.愉悦:开心,快乐,心情舒畅的意思。
C.趣味: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D.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E.敬佩:敬重佩服。
(1)根据句子语境,结合词语意思,世界万物让人深思和想象,可用“沉思”和“遐想”。故选A和D。
(2)根据句子语境,结合词语意思,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令人感到新奇舒畅,可用“愉悦”。故选B。
(3)根据句子语境,结合词语意思,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使人感到有着不同的情趣,可用“趣味”一词。故选C。
(4)根据句子语境,结合词语意思,小蚂蚁勇敢忠贞的精神,令人感到敬重和佩服,可用“敬佩”。故选E。
故答案为:
(1)A D;
(2)B;
(3)C;
(4)E。
4.读一读,选出诗词中的小动物,并背诵诗句。
(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蝴蝶、黄莺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白鹭、鳜鱼 
(3)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春景》 黄鹂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黄莺、燕子 
【解答】(1)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2)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
(3)出自北宋晏殊的《破阵子 春景》;
(4)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故答案为:
(1)蝴蝶、黄莺;
(2)白鹭、鳜鱼;
(3)黄鹂;
(4)黄莺、燕子。
5.千奇百怪的植物。(《读不完的大书》)
(1)植物的 开花 、 结籽 ,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2)作者重点描写了 竹子 和 棕榈树 两种植物。竹子的生长特点是 长得快 ,作者把竹叶发出的声音比作 温柔的细语 ,体现了作者对竹子的 喜爱 ;棕榈树的特点是 高大挺拔 ,叶子像 大蒲扇 。
【解答】《读不完的大书》这是朱维之写的一篇短文。作者写“我”小时候在大自然中﹣﹣﹣野外的天空、大地、飞禽、走兽、游鱼,找到了玩不尽的材料;自家房子前后左右空地上,栽有各种果树,棕榈和竹林对孩子来说,也很有情趣。文章通过对野外与自家庭院自然环境的描述,说明了大自然是儿童的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表述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认真阅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故答案为:
(1)开花 结籽;
(2)竹子 棕榈树 长得快 温柔的细语 喜爱 高大挺拔 大蒲扇。
6.总结。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1)这句话把大自然比作 大画册 和 大书 ,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2)这句话是全文的 AB  ( 多选,填字母)
A.总结句
B.中心句
C.转折句
【解答】(1)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句中作者将“大自然”比作“大画册”与“大书”,因为里面 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考查了对句子作用的辨析。
通过阅读全文可知,写“我”小时候在大自然中﹣﹣﹣野外的天空、大地、飞禽、走兽、游鱼,找到了玩不尽的材料;自家房子前后左右空地上,栽有各种果树,棕榈和竹林对孩子来说,也很有情趣。文章通过对野外与自家庭院自然环境的描述,说明了大自然是儿童的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表述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本语段是全文的最后一句,总结了全文,表达了作者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既是全文中总结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
故答案为:
(1)大画册 大书 对大自然的热爱;
(2)AB。
7.延伸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 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证) 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儿,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1)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词,画上横线。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 腿 很短,跑起来很快,爪子 锐利 、 有力 。除了腹部,它浑身长满了 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3)仔细阅读短文,说说刺猬的硬刺有什么作用。
 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 
(4)下面的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 
A.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B.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5)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解答】(1)考查了对字词的辨析。四肢:动物的双上肢和双下肢的合称。故选“肢”。保护:指尽力照顾,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权益不受损害。保证:担保。结合语境选“保证”。
(2)考查了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的能力。完成本题较简单,认真读短文,边读边从原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填空。
(3)考查了学生从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完成本题可结合过渡句“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回答。
(4)考查了对比喻句的辨析。
A.不是比喻句,没有喻体。
B.是比喻句,句中将“刺猬的硬刺”比作“钢针”。
(5)考查了对中心句的辨析。中心句能体现语段主要内容或主题,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本语段中心句是首句“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后面围绕这一句通过介绍刺猬的外形特点及其爪子与刺的作用,具体说明了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动物。
故答案为:
(1)肢 保护;
(2)腿 锐利 有力 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3)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
(4)A;
(5)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8.拓展阅读。
《读不完的大书》一文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大自然中富有趣味的事物和现象,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由衷的喜爱之情。阅读下面的短文,你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悟呢?
四季风
许焰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shuò风。  虽然 它们都是风, 但是 它们的脾性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即使 有一点儿风, 也 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粱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的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着走,躲避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有改动)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
即使……也……;虽然……但是……
(2)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表。
季节 风的名称 风的特点
春  和风   唤醒万物、给人们带来欢乐 
夏  熏风   暖烘烘、吹散不了炎热 
秋  金风   凉丝丝、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冬  朔风   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 
(3)文中加引号的两个字“拂”“刮”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拂”是轻轻擦过的意思,写出了秋风的轻柔;“刮”是用力地划过,写出了冬风的粗暴。 
(4)摘抄一个你喜欢的句子。
 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 
【解答】(1)考查了关联词语。即使……也……:表假设的关联词。虽然……但是……:表转折的关联词。结合语境依次填入“虽然”“但是”“即使”“也”。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由“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shuò风”可知各个季节风的名称。由“春天……唤醒了万物……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夏日……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初秋……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隆冬……‘刮’得人睁不开眼”等内容可概括各季节风的特点。
(3)考查了对字词的理解、辨析能力。要通过字词的意思及具体语境分析。“拂”是轻轻擦过的意思,写出了秋风的轻柔;“刮”是用力地划过,写出了冬风的粗暴。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不一样,要用不同的动词,所以不能调换位置。
(4)考查了摘抄句子。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即可。如: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
故答案为:
(1)虽然 但是 即使 也;
(2)和风 唤醒万物、给人们带来欢乐;
熏风 暖烘烘、吹散不了炎热;
金风 凉丝丝、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朔风 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
(3)不能。因为“拂”是轻轻擦过的意思,写出了秋风的轻柔;“刮”是用力地划过,写出了冬风的粗暴。
(4)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改为反问句)
 那声音充满力量,怎能不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呢? 
(2)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仿写句子)
 落叶 是  秋天的诗 。
(3)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合为一句话)
 风和水都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解答】(1)考查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句子中加“怎能”和“不”,句末加疑问词“呢”,句号改为问号。
(2)考查了仿写句子,原句是比喻句,形式是“什么是什么”,仿写时注意。
(3)考查了关联词和句子改写。原句是并列关系,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首先要理解句意,在不改变句意的前提下,去掉重复的部分,再整理通顺,即:风和水都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故答案为:
(1)那声音充满力量,怎能不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呢?
(2)落叶 秋天的诗;
(3)风和水都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10.写作。
课文(读不完的大书)第2自然段中,作者运用恰当的词语,写出了活泼可爱的小麻雀,雄健勇猛的老鹰,勇敢忠贞的小蚂蚁。请你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你眼中有趣的虫鱼鸟兽吧。
 一晃几个月,小鹅长成了大白鹅:粗短的尾巴,大大的翅膀,长长的脖子,扁扁的嘴,扇子似的脚,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神气极了!每天放学以后,我就背起鹅筐拔几把嫩草喂它们。它们见到我,就拍打着翅膀“嘎嘎”地叫着,贪婪地吃起来,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声。 
【解答】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可结合“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井然有序,个个尽自己的职责。这种组织性很强的行动,真叫人佩服。”等句子来分析,写出自己眼中有趣的虫鱼鸟兽。
故答案为:
一晃几个月,小鹅长成了大白鹅:粗短的尾巴,大大的翅膀,长长的脖子,扁扁的嘴,扇子似的脚,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神气极了!每天放学以后,我就背起鹅筐拔几把嫩草喂它们。它们见到我,就拍打着翅膀“嘎嘎”地叫着,贪婪地吃起来,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声。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