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梅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2 15:30:4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梅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崩溃(kuì) 浩劫(jié) 阐(chǎn)述 萦(yínɡ)绕 绚(xùn)丽
B.严峻(jùn) 枷(jiā)锁 歧(qí)途 挚(zhì)爱 奠(diàn)定
C.拙(zhuō)劣 目睹(dǔ) 指(zhǐ)摘 肤(fū)浅 野蛮(mán)
D.凋(diāo)零 愚(yú)蠢 倘(tǎnɡ)若 襁(qiǎnɡ)褓 整顿(dù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卑鄙无耻 挑拨离间 光名正大 制造恐怖
B.虚心坦怀 滩头讲演 舐干血迹 人溺己溺
C.强词夺理 狗皮高药 招摇撞骗 激光照排
D.分崩离析 暴风骤雨 误入岐途 朝气蓬勃
3.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
C.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
D.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4.“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讲演一开始就说明李先生没有罪。
B.引起听众注意。
C.讲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揭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D.使敌人害怕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_________。
②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_________着古希腊社会。
③本次庆典是在欢乐祥和的_________下举行的。
A.推崇 主导 气氛
B.崇拜 主宰 氛围
C.推崇 主宰 氛围
D.崇拜 主导 气氛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请永远保存向往和平、向往自由、向往未来的美好愿望,反对战争、专制和恐怖主义。
B.弘扬优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C.看着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万分自豪。
D.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共5分)
8.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原指带兵越多越能打胜仗,后泛指越多越好。   
②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事迹。   
③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④形容所处的位置非常凶险且后果未卜,后引申为处在有争议的是非之地。   
⑤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也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三、下面文段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共5分)
9.下面文段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过去五年,八项规定成为改变中国的一个关键词,让党风政风不仅明显改善,民风社风为之一新,也以动真碰硬、持之以恒的力度,进一步唤醒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②诚如古人所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③这正是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的原因所在。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9分)
10.现代文阅读
沸腾之夜
孙大光
自从我们进了大使馆的大礼堂后,这里就一直笼罩在紧张、兴奋的气氛之中。国际奥委会投票的程序极为严格、细致,甚至细致得让人感到有点儿烦琐。投票前的“准备活动”很多,有的人有些着急了。
屏幕上,评估委员会的报告讲完了。按照程序,下面就该投票了。
这时,大礼堂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整个大礼堂里异常安静。人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越来越严肃,两眼一刻不离地盯着大屏幕。
①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派来参加声援的代表小沈悄悄来到我旁边:“太紧张了,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投票终于开始了。
第一轮投票结束后,负责计票的是塞内加尔的委员姆巴依(他是个大法官,是何振梁多年的好朋友,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他就非常支持我们)。我仔细地看着他的每个动作,他认真核对后,拿起一张纸——第一轮投票结果,站起来,走向主持人,把那张纸送给主持人,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主持人宣布伊斯坦布尔被淘汰。这是预料之中的。
紧接着开始第二轮投票。
第二轮投票结束了,我两眼紧盯着姆巴依。
他反复进行核对。然后,他拿起一个信封。
啊,我的心动了一下。
他把一张纸——肯定是第二轮投票的结果,装进信封。啊!他把信封封上了!
“我们成功了!”
我镇静地、一字一句地脱口而出。
多年的申办经验告诉我: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能在第二轮就胜出的只有中国北京!除北京外,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这个可能,巴黎不可能!多伦多更没可能!
“我们成功了!”
虽然我的声音不大,但旁边的人几乎都把眼睛转向了我。我的话使他们无比兴奋、激动。小沈悄悄过来,用力摇着我的胳膊,小声而急切地问:“真的吗?真的吗?我们真的成功了吗?”
“真的。我们成功了。”我一动没动,两眼直视前方。
随即,大家又把目光迅速转向大屏幕——
这时,姆巴依站起身来,拿着信封,走向萨马兰奇,把信封交给萨马兰奇。
我知道,孕育了十年的“火山”就要爆发了。
萨马兰奇带着他那一贯稳重的表情,慢慢地拿过信封,慢慢地拆开信封,慢慢地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慢慢地把这张纸打开,用眼睛看了一眼。然后,这位瘦瘦的、慈祥的西班牙老人开始慢慢地宣布:
“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
整个大礼堂沸腾了!整个大使馆沸腾了!
②无论是奥申委的工作人员,还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各界人员;无论是体育明星、文艺明星,还是政府官员、企业家;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相互祝贺、拥抱,喊的、叫的、哭的、笑得、蹦的、跳的、互相拍照的。人们暂时忘记了这是在哪里,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困难,忘记了一切!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第一次沸腾了!
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第一次像在国内一样沸腾了。大使馆里的每个人,都在尽情释放自己的激动情绪。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激动的空气,到处都是中国国旗,到处都是一片红……
莫斯科沸腾了!世界沸腾了!
这一刻属于北京!这一刻属于中国!
(节选自《中国申奥亲历记——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
(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小沈与“我”说的话。
(3)体会文中划线的词语,作者这样表达重复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
(4)选文中画线句子②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1.现代文阅读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 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什么?作者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全文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语句,以显现全文的思路。
提出赠言→   →表达希望与祝愿
(3)细读选文第③⑤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②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就“做学问”表达了怎样的看法?
(4)作者在第④段中连用两个“凡是”和两个“自然”强调了什么观点?
(5)请给第⑤自然段另外再补充一个事例论据。(50字以内)
五、写作题(共40分)
12.牛顿和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时,分别是22岁和28岁;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时是22岁;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是29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是26岁;《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30岁,恩格斯是28岁……年轻,多么诱人的字眼!因为年轻,我们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因为年轻,我们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也因为年轻,我们会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
请以“年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解析】【分析】本题A项中绚丽的读音应为xuàn。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的拼音识别能力。解答时注意调动平时的积累进行辨识,平时多进行形近字、多音字的系统整理学习。
2.【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错误改正为:A项,光明正大;C项,狗皮膏药;D项,误入歧途。B项正确,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答案】A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正确使用成语,要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含义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先决条件。成语的含包括字面义、整体义、比喻义、褒贬义、特定义。要注意使用范围。明确对象,注意区别。用语得体,敬谦有别。A项“袖手旁观”的意思是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与句子意思不符。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A
【点评】成语辨析,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袖手旁观”应该改为等待观望一类表示态度消极的成语。
4.【答案】C
【知识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最后一次讲演
【解析】【分析】“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故在分析句子作用时,不可忽视作者情感态度的作用,仅有C项的“义正言辞”体现了作者的态度。
【点评】本体迷惑选项较多,需要注意从题干中抓取句子最主要的表达特色——强烈的个人情感,就可以锁定一个答案了。
5.【答案】A
【知识点】动词;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解析】【分析】辨义选词可从词义的不同着重点、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感彩、词的造句功能等方面去精析。①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对精神的赞同应选推崇。②主导: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③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相似词语的区分,根据具体语境选择词语。
6.【答案】A
【知识点】搭配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解析】【分析】B、多层定语之间一般按照与中心语关系的密切程度排列顺序,关系越密切的定语越靠近中心语。故正确的是: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C、否定错误。故正确的是:看着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使人感到万分自豪。
D、句式杂糅造成主语缺失。故正确的是: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识能力。解答时注意把握病句的类型进行辨析作答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然后我们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然后再依据各句之间的关系,注意其中的关联词、衔接语。依次排序即可。3句“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提出话题,2句“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紧承第一句,递进复句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作用。以此判断分析,顺序为③、②、①、⑤、④,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③是总提,②解释强调,①、⑤培养实验的精神,④收束语段。因此选B。
8.【答案】多多益善;逸事;阳奉阴违;风口浪尖;不修边幅
【知识点】解释;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解析】【分析】此题意在考查学生根据句意辨析判断词语的能力。考查的重点在于一些常用且易错的词语。对于一些生僻词语则很少涉及。如“不修边幅”的“幅”最容易写成“副”。学生需要在平时多留心,多比较。
【点评】这类题型只有平时多读书、多留心、多积累。在平时的写作中多灵活运用,切不可死记硬背。考试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
9.【答案】有语病的句子是:①;
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将“不仅”放到“让”之前。
【知识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从语法角度。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①句改为“不仅让党风政风明显改善,民风社风为之一新,也以动真碰硬、持之以恒的力度,进一步唤醒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前后句子之间构成递进关系,强调“过去五年,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巨大变化。属于语序不当的毛病。
故答案为:有语病的句子是:①;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将“不仅”放到“让”之前。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不合逻辑。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看关键词语。重复啰嗦: 其修改方法是任意去掉其中一个。前后矛盾:其修改方法是去掉其中一部分,或把其中一部分改换成与另一部分相吻合的内容。缺少成分:其修改方法是补上所缺的成分。本题属于语序不当,将“不仅”放到“让”之前,句子意思就通顺了。
10.【答案】(1)①写大使馆的大礼堂内紧张、兴奋的气氛,为下文写两轮投票时大家的紧张心情以及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的兴奋、沸腾张本;②写国际奥委会投票程序的严格、细致,一方面突出了申奥的不易,另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是名副其实的。
(2)以点代面,突出说明在大使馆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兴奋之情。
(3)不重复。作者连用六个“已经”,表明投票结果已经出炉,中国申奥成功已成定局,确信无疑,作者的自信与喜悦溢于言表。
(4)排比;以铺排的内容、整齐的句式、高昂的气势,尽情抒发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大礼堂内中国人的激动、喜悦之情和“沸腾”之态。
【知识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排比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作答时,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内容上,第一段写出了大家紧张而兴奋的气氛,同时出表现了投票的严格与细致,从而表现了中国获得举办权是名副其实的。在结构上,为下文投票时大家的紧张心情和成功后的兴奋和沸腾做了铺垫。据此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全文可知,当时在大使馆中的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和兴奋,小沈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两个而已,这是以点代面的写法,突出地说明了大家心中的紧张与兴奋。 据此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连用六个“已经”,表明结果已经十分肯定,北京获胜,这六个“已经“突出了作者的自信与喜悦之情。所以说并不重复。 据此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修辞,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前三个分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这是排比的修辞。结合此处语境可知,这处排比突出了大家得知北京获胜后的激动与喜悦之情和当时的沸腾之态。 据此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①写大使馆的大礼堂内紧张、兴奋的气氛,为下文写两轮投票时大家的紧张心情以及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的兴奋、沸腾张本;②写国际奥委会投票程序的严格、细致,一方面突出了申奥的不易,另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是名副其实的。
(2)以点带面,突出说明在大使馆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兴奋之情。
(3)不重复。作者连用六个“已经”,表明投票结果已经出炉,中国申奥成功已成定局,确信无疑,作者的自信与喜悦溢于言表。
(4)排比;以铺排的内容、整齐的句式、高昂的气势,尽情抒发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大礼堂内中国人的激动、喜悦之情和“沸腾”之态。
【点评】(1)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作答时,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准确理解即可。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准确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修辞,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
11.【答案】(1)不要抛弃学问。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2)论述做学问的重要指出怎样做学问
(3)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②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
(4)研究学问的关键不在外部条件而在决心。
(5)鲁迅先生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他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终成一代大家。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中心论点;论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解析】【分析】(1)由第一段中的“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可以概括这篇演讲的中心是“不要抛弃学问”,原因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纳,具体分析即可。
(2)文的论证思路:第一段提出赠言,送出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点明主要观点,也可以作为中心论点;然后在主体部分,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述做学问的重要,并指出怎样做学问;最后在结尾部分表达希望与祝愿。
(3)举例论证:比如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天只能做-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道理论证:比如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主要观点是:走出校门后,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
(4)分析词语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或者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彩。两个“凡是”和两个“自然”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研究学问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认识和坚持,不在外部条件而在决心。
(5)补充论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5段用达尔文珍惜时间的事例,证明只要下决心有毅力做学问,时间不成问题。列举相关的名人事例补充。
故答案为:(1)不要抛弃学问。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2)论述做学问的重要指出怎样做学问
(3)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②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
(4)研究学问的关键不在外部条件而在决心。
(5)鲁迅先生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他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终成一代大家。
【点评】(1)本题考查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答题时应注意,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文段。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结合题目和首尾段、中间段可以提取论点。
(2)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答题时应注意,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观点。答题时应注意,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以及正反对比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即可。
(4)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分析词语作用的思路: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5)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认真读文段,明确文段的论点是什么,然后在看题干要求你补充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在搜索你平时积累的论据是否符合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并且注意与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同时注意关联词语的运用,从而补写出恰当的事实论据或则道理论据。
12.【答案】【参考例文】
一只猫的自述
佚名
我是一只猫,一只漂亮的猫,一只惹人喜爱的猫,一只颇有学问的猫。
我住在城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这个家庭很好,我的主人是一个16岁的女孩子,可她是个盲人,但是眼盲心不盲。她爱跳舞、唱歌、用手“看书”。她并不因自己残疾而丧失对生活的憧憬。女孩的奶奶,今年70岁,双腿不灵便,整日呆在家中,唉声叹气,抱怨这抱怨那。
我凭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一条:快乐能使我和人都健康。于是,我总爱跑到女孩房间,那里有阳光,有活力,女孩正用心感触这一切:站在窗前“眺望”。我叫了几声,女孩便怜爱地抱起我,指着远处的一切,叙述着她心中那美丽的景色。我听着,虽然不懂人话,但从她那朝气蓬勃的脸上,从那阳光般灿烂的微笑中看懂一切。我也爱朝窗外望,再叫几声,把我所看见的告诉女孩。我们都快乐。
相反,我不爱到女孩隔壁一间,那是老奶奶的房间,没有阳光,不,不是没有阳光,只是那窗子终日闭着。昏暗的房间里,老人坐在椅子上,喃喃地说些什么。我总爱站在门口,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引她发笑,使她快乐,可没有,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总是透出一股悲凉。
我不懂是什么使她们差异如此之大,也许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大地光辉,因为有个太阳;夜空灿烂,因为有个理想。”年轻的女孩,心中有一个彩色的理想,而老奶奶却只看到人生尽头的坟墓。唉,其实老奶奶的生活也可以充满阳光、充满欢乐的,只要她有一个年轻的心态。不管怎么样,我这只漂亮智慧的猫还是想说:年轻真好!
【知识点】话题作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析】【分析】这篇文章角度新颖,选取猫的视角,表达了小作者对年轻独到的感受和认识,从而引起人们对“年轻”这个话题的深思。
【点评】话题作文因其话题宽泛,不少学生就毫无顾忌,信笔写来,结果大而无当、泛泛而谈的文章居多,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的文章较少。因此,在平时作文训练立意时,首先要求学生要“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所谓“化大为小”就是把话题的内涵缩小,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把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场景。其次,要善于“以小见大”,即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梅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崩溃(kuì) 浩劫(jié) 阐(chǎn)述 萦(yínɡ)绕 绚(xùn)丽
B.严峻(jùn) 枷(jiā)锁 歧(qí)途 挚(zhì)爱 奠(diàn)定
C.拙(zhuō)劣 目睹(dǔ) 指(zhǐ)摘 肤(fū)浅 野蛮(mán)
D.凋(diāo)零 愚(yú)蠢 倘(tǎnɡ)若 襁(qiǎnɡ)褓 整顿(dùn)
【答案】A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解析】【分析】本题A项中绚丽的读音应为xuàn。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的拼音识别能力。解答时注意调动平时的积累进行辨识,平时多进行形近字、多音字的系统整理学习。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卑鄙无耻 挑拨离间 光名正大 制造恐怖
B.虚心坦怀 滩头讲演 舐干血迹 人溺己溺
C.强词夺理 狗皮高药 招摇撞骗 激光照排
D.分崩离析 暴风骤雨 误入岐途 朝气蓬勃
【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错误改正为:A项,光明正大;C项,狗皮膏药;D项,误入歧途。B项正确,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
C.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
D.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答案】A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正确使用成语,要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含义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先决条件。成语的含包括字面义、整体义、比喻义、褒贬义、特定义。要注意使用范围。明确对象,注意区别。用语得体,敬谦有别。A项“袖手旁观”的意思是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与句子意思不符。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A
【点评】成语辨析,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袖手旁观”应该改为等待观望一类表示态度消极的成语。
4.“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讲演一开始就说明李先生没有罪。
B.引起听众注意。
C.讲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揭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D.使敌人害怕
【答案】C
【知识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最后一次讲演
【解析】【分析】“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故在分析句子作用时,不可忽视作者情感态度的作用,仅有C项的“义正言辞”体现了作者的态度。
【点评】本体迷惑选项较多,需要注意从题干中抓取句子最主要的表达特色——强烈的个人情感,就可以锁定一个答案了。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_________。
②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_________着古希腊社会。
③本次庆典是在欢乐祥和的_________下举行的。
A.推崇 主导 气氛
B.崇拜 主宰 氛围
C.推崇 主宰 氛围
D.崇拜 主导 气氛
【答案】A
【知识点】动词;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解析】【分析】辨义选词可从词义的不同着重点、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感彩、词的造句功能等方面去精析。①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对精神的赞同应选推崇。②主导: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③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相似词语的区分,根据具体语境选择词语。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请永远保存向往和平、向往自由、向往未来的美好愿望,反对战争、专制和恐怖主义。
B.弘扬优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C.看着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万分自豪。
D.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
【答案】A
【知识点】搭配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解析】【分析】B、多层定语之间一般按照与中心语关系的密切程度排列顺序,关系越密切的定语越靠近中心语。故正确的是: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C、否定错误。故正确的是:看着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使人感到万分自豪。
D、句式杂糅造成主语缺失。故正确的是: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识能力。解答时注意把握病句的类型进行辨析作答即可。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然后我们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然后再依据各句之间的关系,注意其中的关联词、衔接语。依次排序即可。3句“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提出话题,2句“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紧承第一句,递进复句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作用。以此判断分析,顺序为③、②、①、⑤、④,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③是总提,②解释强调,①、⑤培养实验的精神,④收束语段。因此选B。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共5分)
8.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原指带兵越多越能打胜仗,后泛指越多越好。   
②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事迹。   
③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④形容所处的位置非常凶险且后果未卜,后引申为处在有争议的是非之地。   
⑤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也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答案】多多益善;逸事;阳奉阴违;风口浪尖;不修边幅
【知识点】解释;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解析】【分析】此题意在考查学生根据句意辨析判断词语的能力。考查的重点在于一些常用且易错的词语。对于一些生僻词语则很少涉及。如“不修边幅”的“幅”最容易写成“副”。学生需要在平时多留心,多比较。
【点评】这类题型只有平时多读书、多留心、多积累。在平时的写作中多灵活运用,切不可死记硬背。考试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
三、下面文段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共5分)
9.下面文段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过去五年,八项规定成为改变中国的一个关键词,让党风政风不仅明显改善,民风社风为之一新,也以动真碰硬、持之以恒的力度,进一步唤醒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②诚如古人所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③这正是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的原因所在。
【答案】有语病的句子是:①;
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将“不仅”放到“让”之前。
【知识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从语法角度。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①句改为“不仅让党风政风明显改善,民风社风为之一新,也以动真碰硬、持之以恒的力度,进一步唤醒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前后句子之间构成递进关系,强调“过去五年,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巨大变化。属于语序不当的毛病。
故答案为:有语病的句子是:①;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将“不仅”放到“让”之前。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不合逻辑。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看关键词语。重复啰嗦: 其修改方法是任意去掉其中一个。前后矛盾:其修改方法是去掉其中一部分,或把其中一部分改换成与另一部分相吻合的内容。缺少成分:其修改方法是补上所缺的成分。本题属于语序不当,将“不仅”放到“让”之前,句子意思就通顺了。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9分)
10.现代文阅读
沸腾之夜
孙大光
自从我们进了大使馆的大礼堂后,这里就一直笼罩在紧张、兴奋的气氛之中。国际奥委会投票的程序极为严格、细致,甚至细致得让人感到有点儿烦琐。投票前的“准备活动”很多,有的人有些着急了。
屏幕上,评估委员会的报告讲完了。按照程序,下面就该投票了。
这时,大礼堂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整个大礼堂里异常安静。人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越来越严肃,两眼一刻不离地盯着大屏幕。
①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派来参加声援的代表小沈悄悄来到我旁边:“太紧张了,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投票终于开始了。
第一轮投票结束后,负责计票的是塞内加尔的委员姆巴依(他是个大法官,是何振梁多年的好朋友,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他就非常支持我们)。我仔细地看着他的每个动作,他认真核对后,拿起一张纸——第一轮投票结果,站起来,走向主持人,把那张纸送给主持人,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主持人宣布伊斯坦布尔被淘汰。这是预料之中的。
紧接着开始第二轮投票。
第二轮投票结束了,我两眼紧盯着姆巴依。
他反复进行核对。然后,他拿起一个信封。
啊,我的心动了一下。
他把一张纸——肯定是第二轮投票的结果,装进信封。啊!他把信封封上了!
“我们成功了!”
我镇静地、一字一句地脱口而出。
多年的申办经验告诉我: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能在第二轮就胜出的只有中国北京!除北京外,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这个可能,巴黎不可能!多伦多更没可能!
“我们成功了!”
虽然我的声音不大,但旁边的人几乎都把眼睛转向了我。我的话使他们无比兴奋、激动。小沈悄悄过来,用力摇着我的胳膊,小声而急切地问:“真的吗?真的吗?我们真的成功了吗?”
“真的。我们成功了。”我一动没动,两眼直视前方。
随即,大家又把目光迅速转向大屏幕——
这时,姆巴依站起身来,拿着信封,走向萨马兰奇,把信封交给萨马兰奇。
我知道,孕育了十年的“火山”就要爆发了。
萨马兰奇带着他那一贯稳重的表情,慢慢地拿过信封,慢慢地拆开信封,慢慢地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慢慢地把这张纸打开,用眼睛看了一眼。然后,这位瘦瘦的、慈祥的西班牙老人开始慢慢地宣布:
“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
整个大礼堂沸腾了!整个大使馆沸腾了!
②无论是奥申委的工作人员,还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各界人员;无论是体育明星、文艺明星,还是政府官员、企业家;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相互祝贺、拥抱,喊的、叫的、哭的、笑得、蹦的、跳的、互相拍照的。人们暂时忘记了这是在哪里,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困难,忘记了一切!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第一次沸腾了!
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第一次像在国内一样沸腾了。大使馆里的每个人,都在尽情释放自己的激动情绪。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激动的空气,到处都是中国国旗,到处都是一片红……
莫斯科沸腾了!世界沸腾了!
这一刻属于北京!这一刻属于中国!
(节选自《中国申奥亲历记——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
(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小沈与“我”说的话。
(3)体会文中划线的词语,作者这样表达重复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
(4)选文中画线句子②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1)①写大使馆的大礼堂内紧张、兴奋的气氛,为下文写两轮投票时大家的紧张心情以及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的兴奋、沸腾张本;②写国际奥委会投票程序的严格、细致,一方面突出了申奥的不易,另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是名副其实的。
(2)以点代面,突出说明在大使馆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兴奋之情。
(3)不重复。作者连用六个“已经”,表明投票结果已经出炉,中国申奥成功已成定局,确信无疑,作者的自信与喜悦溢于言表。
(4)排比;以铺排的内容、整齐的句式、高昂的气势,尽情抒发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大礼堂内中国人的激动、喜悦之情和“沸腾”之态。
【知识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排比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作答时,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内容上,第一段写出了大家紧张而兴奋的气氛,同时出表现了投票的严格与细致,从而表现了中国获得举办权是名副其实的。在结构上,为下文投票时大家的紧张心情和成功后的兴奋和沸腾做了铺垫。据此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全文可知,当时在大使馆中的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和兴奋,小沈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两个而已,这是以点代面的写法,突出地说明了大家心中的紧张与兴奋。 据此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连用六个“已经”,表明结果已经十分肯定,北京获胜,这六个“已经“突出了作者的自信与喜悦之情。所以说并不重复。 据此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修辞,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前三个分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这是排比的修辞。结合此处语境可知,这处排比突出了大家得知北京获胜后的激动与喜悦之情和当时的沸腾之态。 据此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①写大使馆的大礼堂内紧张、兴奋的气氛,为下文写两轮投票时大家的紧张心情以及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的兴奋、沸腾张本;②写国际奥委会投票程序的严格、细致,一方面突出了申奥的不易,另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是名副其实的。
(2)以点带面,突出说明在大使馆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兴奋之情。
(3)不重复。作者连用六个“已经”,表明投票结果已经出炉,中国申奥成功已成定局,确信无疑,作者的自信与喜悦溢于言表。
(4)排比;以铺排的内容、整齐的句式、高昂的气势,尽情抒发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大礼堂内中国人的激动、喜悦之情和“沸腾”之态。
【点评】(1)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作答时,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准确理解即可。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准确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修辞,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
11.现代文阅读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 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什么?作者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全文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语句,以显现全文的思路。
提出赠言→   →表达希望与祝愿
(3)细读选文第③⑤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②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就“做学问”表达了怎样的看法?
(4)作者在第④段中连用两个“凡是”和两个“自然”强调了什么观点?
(5)请给第⑤自然段另外再补充一个事例论据。(50字以内)
【答案】(1)不要抛弃学问。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2)论述做学问的重要指出怎样做学问
(3)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②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
(4)研究学问的关键不在外部条件而在决心。
(5)鲁迅先生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他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终成一代大家。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中心论点;论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解析】【分析】(1)由第一段中的“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可以概括这篇演讲的中心是“不要抛弃学问”,原因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纳,具体分析即可。
(2)文的论证思路:第一段提出赠言,送出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点明主要观点,也可以作为中心论点;然后在主体部分,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述做学问的重要,并指出怎样做学问;最后在结尾部分表达希望与祝愿。
(3)举例论证:比如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天只能做-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道理论证:比如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主要观点是:走出校门后,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
(4)分析词语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或者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彩。两个“凡是”和两个“自然”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研究学问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认识和坚持,不在外部条件而在决心。
(5)补充论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5段用达尔文珍惜时间的事例,证明只要下决心有毅力做学问,时间不成问题。列举相关的名人事例补充。
故答案为:(1)不要抛弃学问。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2)论述做学问的重要指出怎样做学问
(3)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②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
(4)研究学问的关键不在外部条件而在决心。
(5)鲁迅先生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他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终成一代大家。
【点评】(1)本题考查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答题时应注意,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文段。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结合题目和首尾段、中间段可以提取论点。
(2)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答题时应注意,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观点。答题时应注意,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以及正反对比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即可。
(4)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分析词语作用的思路: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5)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认真读文段,明确文段的论点是什么,然后在看题干要求你补充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在搜索你平时积累的论据是否符合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并且注意与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同时注意关联词语的运用,从而补写出恰当的事实论据或则道理论据。
五、写作题(共40分)
12.牛顿和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时,分别是22岁和28岁;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时是22岁;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是29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是26岁;《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30岁,恩格斯是28岁……年轻,多么诱人的字眼!因为年轻,我们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因为年轻,我们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也因为年轻,我们会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
请以“年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一只猫的自述
佚名
我是一只猫,一只漂亮的猫,一只惹人喜爱的猫,一只颇有学问的猫。
我住在城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这个家庭很好,我的主人是一个16岁的女孩子,可她是个盲人,但是眼盲心不盲。她爱跳舞、唱歌、用手“看书”。她并不因自己残疾而丧失对生活的憧憬。女孩的奶奶,今年70岁,双腿不灵便,整日呆在家中,唉声叹气,抱怨这抱怨那。
我凭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一条:快乐能使我和人都健康。于是,我总爱跑到女孩房间,那里有阳光,有活力,女孩正用心感触这一切:站在窗前“眺望”。我叫了几声,女孩便怜爱地抱起我,指着远处的一切,叙述着她心中那美丽的景色。我听着,虽然不懂人话,但从她那朝气蓬勃的脸上,从那阳光般灿烂的微笑中看懂一切。我也爱朝窗外望,再叫几声,把我所看见的告诉女孩。我们都快乐。
相反,我不爱到女孩隔壁一间,那是老奶奶的房间,没有阳光,不,不是没有阳光,只是那窗子终日闭着。昏暗的房间里,老人坐在椅子上,喃喃地说些什么。我总爱站在门口,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引她发笑,使她快乐,可没有,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总是透出一股悲凉。
我不懂是什么使她们差异如此之大,也许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大地光辉,因为有个太阳;夜空灿烂,因为有个理想。”年轻的女孩,心中有一个彩色的理想,而老奶奶却只看到人生尽头的坟墓。唉,其实老奶奶的生活也可以充满阳光、充满欢乐的,只要她有一个年轻的心态。不管怎么样,我这只漂亮智慧的猫还是想说:年轻真好!
【知识点】话题作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析】【分析】这篇文章角度新颖,选取猫的视角,表达了小作者对年轻独到的感受和认识,从而引起人们对“年轻”这个话题的深思。
【点评】话题作文因其话题宽泛,不少学生就毫无顾忌,信笔写来,结果大而无当、泛泛而谈的文章居多,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的文章较少。因此,在平时作文训练立意时,首先要求学生要“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所谓“化大为小”就是把话题的内涵缩小,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把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场景。其次,要善于“以小见大”,即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