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下历史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九下历史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8 12:14:3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新人教版九下历史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德意日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下列各项与德意日三个国家法西斯上台都有关的(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2018·海南)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法西斯暴行 B.纳粹的暴政 C.战场的残酷 D.种族的灭绝
3.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1933年希特勒上台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4.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家是(  )
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5.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和日本(  )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发动内战
C.走上法西斯道路 D.实行新经济政策
6.(2018九下·安徽模拟)欧洲的六个大国中,既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轴心国成员的两国是(  )
A.德、意 B.英、俄 C.法、俄 D.英、法
7.(2018九下·广丰月考)下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  )
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度过了经济危机
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2018九下·东莞开学考)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台就宣布实行“新政”。在同一年里,大洋彼岸的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B.德军闪击波兰
C.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D.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9.(2017九上·姜堰月考)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日军与纳粹德国的疯狂行为充分说明了(  )
A.法西斯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影响人类和平
C.纵容法西斯只能加速自身的灭亡
D.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安全
10.(2017九上·丰县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所形成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分别是(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日本 ⑤意大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1.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希特勒上台
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12.(2017九下·泗水月考)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②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③华盛顿会议结束
④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A.④①③②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家以上的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约为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美国出现了约200万人的流浪大军,许多家庭连照明用的蜡烛都买不起。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经济危机。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险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希特勒和纳粹党趁机大肆活动,通过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支持。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建立了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恐怖统治。1939年9月1日,德国以强大的兵力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台国家宣言》,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3年,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1944年第二战场开辟后,反法西新联盟东西配合,相互支援,使德军腹背受敌。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写出经济大危机破坏性的表现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通过何种方式干预国家经济?
(3)根据材料三回答,希特勒领导德国走上了什么道路?
(4)根据材料四回答,德国发动战争的结局如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让意大利得到太多好处,反而引发国内矛盾,墨索里尼法西斯趁机上台,掌握了国家政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的打击沉重,希特勒利用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痛恨,骗取了人民的信任,趁机上台,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华盛顿会议上,日本利益受损,于是他们伺机报复,再加上经济大危机的打击,日本建立起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权,符合题意;
B.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打击了德国日本,导致两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意大利是因为一战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 罗斯福新政 ,不符合题意;
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需要学生分析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都有关”,细心分析备选项,注意所选的必须德意日三国法西斯都有关。
2.【答案】A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三幅图片所给信息“日军刺杀中国人”、“格尔尼卡”、“纳粹迫害犹太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军刺杀中国人”体现日本在中国的法西斯暴行;“格尔尼卡”的毕加索的名画,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纳粹迫害犹太人”体现了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族清洗,体现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所以,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都反映了法西斯暴行,A项符合题意;
BD两项反映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不符合日本;
C项不能从图片中体现出来。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格尔尼卡》的作者,该书创作的背景。
3.【答案】D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不符合题意;
B. 1933年希特勒上台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不符合题意;
C.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只有牢记。
4.【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A. 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后期,德意日三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侵略扩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吞并奥地利等,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威胁世界和平,符合题意;
C. 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不符合题意;
D. 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不符合史实;
B. 发动内战 ,不符合史实;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希特勒趁机上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1936年建立法西斯专政,两国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符合题意;
D. 实行新经济政策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政党的识记来回答,这类题目,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6.【答案】A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之一的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因此欧洲的六个大国中,既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轴心国成员的两国是德、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三国同盟的成员国和轴心国成员国,找出他们的共同的国家。
7.【答案】D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是经济危机的特点;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度过了经济危机是美国采取的措施;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是德国采取的措施;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错误的,因为意大利是在经济大危机前就已经确立了法西斯统治;所以有④的不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
8.【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33年”这一关键信息,逐项分析,可知:
A项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是在1933年,符合题意。
B项德军闪击波兰是在1939年,不符合题意。
C项慕尼黑会议的召开是在1938年,不符合题意。
D项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是在1941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9.【答案】A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可知,无论是日本法西斯还是德国法西斯,两者都是残暴无比,都犯下了滔天罪行,法西斯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因此二战期间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人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
10.【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在德国形成;1936年,军部控制的政府上台,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在德国形成。③④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11.【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B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①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是在1933年;②凡尔赛体系的形成是在1920年;③华盛顿会议结束是在1922年;④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也是在1933年,但应该排在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之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关史实的先后顺序,注意题目给出的事件涉及不同国家。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13.【答案】(1)工业生产下降;农民收入降低;对外贸易减少;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贫困。
(2)立法。
(3)法西斯道路。
(4)德国战败投降。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经济大危机破坏性表现在工业生产下降;农民收入降低;对外贸易减少;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贫困。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信息显示,罗斯福新政通过一系列的法律, 干预国家经济 ,即通过立法的方式干预国家经济。
(3)依据材料三信息“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建立了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恐怖统治 ”,可以看出, 希特勒领导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4)依据材料四信息“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 德国发动战争的结局是战败投降。
故答案为:(1) 工业生产下降;农民收入降低;对外贸易减少;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贫困。
(2)立法。
(3)法西斯道路。
(4)德国战败投降。
【点评】本题的四问,都是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回答。解答时,就要紧贴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根据需要,或者进行概括,或者去掉不必要的字句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从材料中去回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新人教版九下历史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德意日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下列各项与德意日三个国家法西斯上台都有关的(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2018·海南)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法西斯暴行 B.纳粹的暴政 C.战场的残酷 D.种族的灭绝
3.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1933年希特勒上台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4.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家是(  )
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5.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和日本(  )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发动内战
C.走上法西斯道路 D.实行新经济政策
6.(2018九下·安徽模拟)欧洲的六个大国中,既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轴心国成员的两国是(  )
A.德、意 B.英、俄 C.法、俄 D.英、法
7.(2018九下·广丰月考)下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  )
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度过了经济危机
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2018九下·东莞开学考)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台就宣布实行“新政”。在同一年里,大洋彼岸的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B.德军闪击波兰
C.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D.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9.(2017九上·姜堰月考)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日军与纳粹德国的疯狂行为充分说明了(  )
A.法西斯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影响人类和平
C.纵容法西斯只能加速自身的灭亡
D.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安全
10.(2017九上·丰县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所形成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分别是(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日本 ⑤意大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1.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希特勒上台
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12.(2017九下·泗水月考)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②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③华盛顿会议结束
④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A.④①③②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家以上的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约为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美国出现了约200万人的流浪大军,许多家庭连照明用的蜡烛都买不起。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经济危机。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险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希特勒和纳粹党趁机大肆活动,通过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支持。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建立了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恐怖统治。1939年9月1日,德国以强大的兵力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台国家宣言》,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3年,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1944年第二战场开辟后,反法西新联盟东西配合,相互支援,使德军腹背受敌。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写出经济大危机破坏性的表现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通过何种方式干预国家经济?
(3)根据材料三回答,希特勒领导德国走上了什么道路?
(4)根据材料四回答,德国发动战争的结局如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让意大利得到太多好处,反而引发国内矛盾,墨索里尼法西斯趁机上台,掌握了国家政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的打击沉重,希特勒利用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痛恨,骗取了人民的信任,趁机上台,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华盛顿会议上,日本利益受损,于是他们伺机报复,再加上经济大危机的打击,日本建立起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权,符合题意;
B.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打击了德国日本,导致两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意大利是因为一战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 罗斯福新政 ,不符合题意;
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需要学生分析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都有关”,细心分析备选项,注意所选的必须德意日三国法西斯都有关。
2.【答案】A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三幅图片所给信息“日军刺杀中国人”、“格尔尼卡”、“纳粹迫害犹太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军刺杀中国人”体现日本在中国的法西斯暴行;“格尔尼卡”的毕加索的名画,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纳粹迫害犹太人”体现了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族清洗,体现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所以,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都反映了法西斯暴行,A项符合题意;
BD两项反映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不符合日本;
C项不能从图片中体现出来。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格尔尼卡》的作者,该书创作的背景。
3.【答案】D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不符合题意;
B. 1933年希特勒上台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不符合题意;
C.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只有牢记。
4.【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A. 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后期,德意日三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侵略扩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吞并奥地利等,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威胁世界和平,符合题意;
C. 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不符合题意;
D. 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不符合史实;
B. 发动内战 ,不符合史实;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希特勒趁机上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1936年建立法西斯专政,两国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符合题意;
D. 实行新经济政策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政党的识记来回答,这类题目,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6.【答案】A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之一的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因此欧洲的六个大国中,既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轴心国成员的两国是德、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三国同盟的成员国和轴心国成员国,找出他们的共同的国家。
7.【答案】D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是经济危机的特点;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度过了经济危机是美国采取的措施;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是德国采取的措施;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错误的,因为意大利是在经济大危机前就已经确立了法西斯统治;所以有④的不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
8.【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33年”这一关键信息,逐项分析,可知:
A项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是在1933年,符合题意。
B项德军闪击波兰是在1939年,不符合题意。
C项慕尼黑会议的召开是在1938年,不符合题意。
D项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是在1941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9.【答案】A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可知,无论是日本法西斯还是德国法西斯,两者都是残暴无比,都犯下了滔天罪行,法西斯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因此二战期间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人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
10.【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在德国形成;1936年,军部控制的政府上台,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在德国形成。③④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11.【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B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①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是在1933年;②凡尔赛体系的形成是在1920年;③华盛顿会议结束是在1922年;④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也是在1933年,但应该排在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之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关史实的先后顺序,注意题目给出的事件涉及不同国家。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13.【答案】(1)工业生产下降;农民收入降低;对外贸易减少;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贫困。
(2)立法。
(3)法西斯道路。
(4)德国战败投降。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经济大危机破坏性表现在工业生产下降;农民收入降低;对外贸易减少;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贫困。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信息显示,罗斯福新政通过一系列的法律, 干预国家经济 ,即通过立法的方式干预国家经济。
(3)依据材料三信息“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建立了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恐怖统治 ”,可以看出, 希特勒领导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4)依据材料四信息“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 德国发动战争的结局是战败投降。
故答案为:(1) 工业生产下降;农民收入降低;对外贸易减少;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贫困。
(2)立法。
(3)法西斯道路。
(4)德国战败投降。
【点评】本题的四问,都是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回答。解答时,就要紧贴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根据需要,或者进行概括,或者去掉不必要的字句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从材料中去回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新人教版九下历史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德意日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下列各项与德意日三个国家法西斯上台都有关的(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答案】A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让意大利得到太多好处,反而引发国内矛盾,墨索里尼法西斯趁机上台,掌握了国家政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的打击沉重,希特勒利用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痛恨,骗取了人民的信任,趁机上台,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华盛顿会议上,日本利益受损,于是他们伺机报复,再加上经济大危机的打击,日本建立起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权,符合题意;
B.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打击了德国日本,导致两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意大利是因为一战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 罗斯福新政 ,不符合题意;
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需要学生分析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都有关”,细心分析备选项,注意所选的必须德意日三国法西斯都有关。
2.(2018·海南)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法西斯暴行 B.纳粹的暴政 C.战场的残酷 D.种族的灭绝
【答案】A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三幅图片所给信息“日军刺杀中国人”、“格尔尼卡”、“纳粹迫害犹太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军刺杀中国人”体现日本在中国的法西斯暴行;“格尔尼卡”的毕加索的名画,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纳粹迫害犹太人”体现了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族清洗,体现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所以,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都反映了法西斯暴行,A项符合题意;
BD两项反映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不符合日本;
C项不能从图片中体现出来。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格尔尼卡》的作者,该书创作的背景。
3.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1933年希特勒上台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答案】D
【知识点】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不符合题意;
B. 1933年希特勒上台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不符合题意;
C.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只有牢记。
4.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家是(  )
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答案】B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A. 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后期,德意日三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侵略扩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吞并奥地利等,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威胁世界和平,符合题意;
C. 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不符合题意;
D. 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5.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和日本(  )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发动内战
C.走上法西斯道路 D.实行新经济政策
【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不符合史实;
B. 发动内战 ,不符合史实;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希特勒趁机上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1936年建立法西斯专政,两国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符合题意;
D. 实行新经济政策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政党的识记来回答,这类题目,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6.(2018九下·安徽模拟)欧洲的六个大国中,既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轴心国成员的两国是(  )
A.德、意 B.英、俄 C.法、俄 D.英、法
【答案】A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之一的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因此欧洲的六个大国中,既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轴心国成员的两国是德、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三国同盟的成员国和轴心国成员国,找出他们的共同的国家。
7.(2018九下·广丰月考)下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  )
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度过了经济危机
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是经济危机的特点;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度过了经济危机是美国采取的措施;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是德国采取的措施;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错误的,因为意大利是在经济大危机前就已经确立了法西斯统治;所以有④的不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
8.(2018九下·东莞开学考)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台就宣布实行“新政”。在同一年里,大洋彼岸的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B.德军闪击波兰
C.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D.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33年”这一关键信息,逐项分析,可知:
A项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是在1933年,符合题意。
B项德军闪击波兰是在1939年,不符合题意。
C项慕尼黑会议的召开是在1938年,不符合题意。
D项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是在1941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9.(2017九上·姜堰月考)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日军与纳粹德国的疯狂行为充分说明了(  )
A.法西斯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影响人类和平
C.纵容法西斯只能加速自身的灭亡
D.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安全
【答案】A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可知,无论是日本法西斯还是德国法西斯,两者都是残暴无比,都犯下了滔天罪行,法西斯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因此二战期间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人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
10.(2017九上·丰县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所形成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分别是(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日本 ⑤意大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在德国形成;1936年,军部控制的政府上台,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在德国形成。③④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11.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希特勒上台
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答案】B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2.(2017九下·泗水月考)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②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③华盛顿会议结束
④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A.④①③②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答案】B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①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是在1933年;②凡尔赛体系的形成是在1920年;③华盛顿会议结束是在1922年;④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也是在1933年,但应该排在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之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关史实的先后顺序,注意题目给出的事件涉及不同国家。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家以上的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约为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美国出现了约200万人的流浪大军,许多家庭连照明用的蜡烛都买不起。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经济危机。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险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希特勒和纳粹党趁机大肆活动,通过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支持。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建立了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恐怖统治。1939年9月1日,德国以强大的兵力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台国家宣言》,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3年,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1944年第二战场开辟后,反法西新联盟东西配合,相互支援,使德军腹背受敌。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写出经济大危机破坏性的表现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通过何种方式干预国家经济?
(3)根据材料三回答,希特勒领导德国走上了什么道路?
(4)根据材料四回答,德国发动战争的结局如何?
【答案】(1)工业生产下降;农民收入降低;对外贸易减少;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贫困。
(2)立法。
(3)法西斯道路。
(4)德国战败投降。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经济大危机破坏性表现在工业生产下降;农民收入降低;对外贸易减少;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贫困。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信息显示,罗斯福新政通过一系列的法律, 干预国家经济 ,即通过立法的方式干预国家经济。
(3)依据材料三信息“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建立了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恐怖统治 ”,可以看出, 希特勒领导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4)依据材料四信息“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 德国发动战争的结局是战败投降。
故答案为:(1) 工业生产下降;农民收入降低;对外贸易减少;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贫困。
(2)立法。
(3)法西斯道路。
(4)德国战败投降。
【点评】本题的四问,都是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回答。解答时,就要紧贴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根据需要,或者进行概括,或者去掉不必要的字句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从材料中去回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