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题】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上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文档属性

名称 【补题】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上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15:00:1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补题】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上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一、单选题
1.(2022·宜昌)“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大熊猫灭绝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由濒危降为易危,它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
B.大熊猫的神经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0条+XY
C.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1条+X或21条+Y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建立于成都北郊斧头山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属于保护动物多样性措施中的(  )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法制教育和管理 D.建立自然保护区
3.2022年4月12日,在厦门黄厝海域,有市民用无人机拍摄到了十多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白海豚的珍贵视频,建立厦门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属于(  )
A.法制教育 B.宣传教育 C.就地保护 D.迁地保护
4.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以黔金丝猴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  )
A.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用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
C.依据法律法规保护
D.引进外来物种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
6.下列关于我国保护野生濒危物种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保护黔金丝猴,在其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严格管理
B.为保护珙桐,应将其从原栖息地大规模移栽,扩大分布范围
C.为保护扬子鳄,需减少重金属和农药的使用,保护栖息地的水质
D.为增加华南虎数量,可建立华南虎繁育中心帮助其进行人工繁殖
7.2021 年 10 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了解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分类的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远
B.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与环境污染、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等原因有关
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物种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就地保护
8.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消灭所有有害生物 B.多食用野味
C.迁地保护 D.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9.2021年,西藏“高原精灵”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已超过20万只,从上世纪80年代一度“濒危”到如今“近危”的转化,得益于实施一系列有力的保护措施,其中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开展科普宣传教育,聘请当地农牧民参与保护管理
C.严格禁止盗猎,定期巡山
D.对物种种群活动进行监测
10.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国大会将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举办,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上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最恰当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物种多样性
B.野外放生能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是保护生物生存环境的唯一途径
11.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是我国第一个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我国野生的麋鹿早已灭绝,1985年英国归还给中国的20头麋鹿散养于此。公园还引进了豚鹿、梅花鹿、白唇鹿和狍等多种鹿科动物,使麋鹿苑逐步成为一个中国鹿科动物的研究地和博物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进多种鹿科动物能增加公园物种的多样性
B.对多种鹿科动物进行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C.公园中引进麋鹿属于就地保护的措施
D.野生的麋鹿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关系不大,是否灭绝不重要
12.河南省近年在黄河湿地等重点流域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湿地保护恢复补助项目,保护了大天鹅、震旦鸦雀等150多种珍稀鸟类。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这些鸟的有效措施
B.湿地生态系统又被称为“地球之肾”
C.可以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D.栖息地的丧失是这些鸟被保护的主要原因
13.河南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95%,河南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功能性灭绝将会导致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颁布系列相关的法律和文件
C.可将面临功能性灭绝的物种迁入濒危物种繁育中心进行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4.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锐减了三分之二以上,并且这种“灾难性的下降趋势”没有减缓迹象。以下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本质就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C.为了丰富我国生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生物资源
15.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领养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圈养 D.严厉打击偷猎犯罪活动
16.(2022·河源模拟)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召开,呼吁各方要采取行动,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实施体渔制度,保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种类多样性
D.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17.(2018·扬州)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18.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建立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C.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D.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19.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时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为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些外来物种
C.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与环境污染、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等原因有关
D.我国相关法律和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
20.(2022·陕西模拟)2021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目前,我国各地已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以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是“活的自然博物馆”
C.濒危生物可采用迁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21.(2022·成华模拟)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动物资源及其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护动物多样性需加强全体公民的法制教育和管理
B.地球上所有动物构成了动物多样性
C.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D.我国动物资源丰富,可以随意取用
22.“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引进其他国家的物种 B.全面禁止和开发自然资源
C.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23.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举办,今年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积极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
C.一只熊猫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建立濒危物种的基因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24.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月初,新华社在《习近平时间》节目中,以新会小鸟天堂为例子展示中国如何坚定不移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围湖造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稳定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等因素造成了生物多样性锐减
D.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
25.下列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
A.野骆驼 B.金丝猴 C.珙桐 D.朱鹃
26.下列各项中,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迁地保护 B.物种入侵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人工繁殖濒危物种
27.下列关于动物资源和保护说法错误的是( )
A.白鳍豚、大熊猫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
B.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加速动物物种的灭绝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
D.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要消灭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28.2021年5月22日,第28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云南昆明举行,通过活动促进了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B.将动物领养回家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种子基因库
29.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如长江江豚,近10年来数量锐减,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D.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
30.洞庭湖是鱼米之乡。近十年来,每年4月1日至7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对洞庭湖区制定了三个月的休渔制度。下列哪项不是休渔的主要目的(  )
A.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
B.保护洞庭湖水生动物多样性
C.有利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春夏季节的繁殖
D.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
31.金丝猴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稀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对保护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移入动物园
C.加强法制教育 D.送入濒危动物饲养、繁育中心
32.盐城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大丰建立动物园,对捕杀麋鹿等国家保护动物者绳之以法。以上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C.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教育
D.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教育
33.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个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生物种类多样性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B.病虫害爆发
C.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D.环境恶化
34.(2022八下·四会月考)下列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相违背的措施是( )
A.防止污染 B.设置休渔期
C.健全法制法规 D.海堤围堰建虾塘
二、填空题
35.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体现了国际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同心声和美好愿景。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   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36.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7.列举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动物   ,它属于哪一类   。
三、判断题
38.大熊猫、小熊猫、白鳍豚,丹顶鹤和金丝猴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39.人为的捕杀是当下两栖动物剧减的最主要原因。
四、综合题
40.生物具有多样性,在学习和了解生物时,我们可以按照生物类群进行,生物学家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时,主要依据是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请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表中写出相应的植物或动物类群名称,并分别举例写出两种植物或动物的名称。
特征 类群的名称 举例
①有花,两片子叶,叶脉一般为网状脉。        
②不具根、茎、叶。        
③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    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另外,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    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通过立法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
41.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我国昆明举行。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请根据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   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2)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A.围湖造田 B.安放人工鸟巢
C.退耕还林还草 D.植树造林
(3)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4)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什么?   (写出一条即可)。
42.《中国自然观察2018》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 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   。
(2)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   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保护、   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
(3)“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4)作为中学生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请举一例)
43.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己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
(1)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2)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   。
(3)请你写出保护藏羚羊的有效措施是   ,根本措施是   。
(4)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是:   ;   ;   。
44.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2020年云南新增一处国家森林公园一云龙国家森林公园,该公园林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5%,共记录野生维管束植物154科709属2072种,记录陆生脊椎动物4纲28目89科263种,作为目前世界上植物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地区,尤其是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在中国仅存的两块重要栖息地之一,云龙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资料二:《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显示,云南有重要国际保护地11处,截至目前,云南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66处。共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94个、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17个、全省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以上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资料三:20世纪三十年代,朱鹮还广泛分布在我国和日本等地,后来由于森林和湿地的急剧减少,1982年,只在我国发现,仅存7只。2005年7月经国务院办批准成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经过保护和繁育,数量有了较大增长。
(1)据资料一分析,云龙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体现了   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的多样性。
(2)由资料二可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
(3)由资料三可知,为保护朱鹮建立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高等植物约202种,分属30科102属。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仅存在个别种类,如匍匐水柏枝等。
材料二: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知哺乳类动物有30种,隶属于5目12科20属:鸟类有56种,隶属10目22科。
材料三:严厉打击盗猎、捕捉、倒卖、运输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到目前为止,管理局已出动车辆324车次,人员1238人次,行程30多万公里,组织大规模巡山69次、中小规模巡山87次,破获盗猎、非法捕捉、倒卖、运输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案件6起。同时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1)材料一、二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2)材料一、二中所说的内容属于生物多样性中的   ;根据课本举例说出青海自然保护区中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是   。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原因是   。
(4)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五、资料分析题
4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我国华南某地区现有苔藓植物约24种,蕨类植物约26种,种子植物约107科;动物中鸟类约154种、爬行类约12种,其他动物有39种。
资料二:云南某区域内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鸟类。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6种,二级保护鸟类有 8种。
(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多样性。
(2)图中[②]所表示的动物类群是   。
(3)在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有一种鸟每年深秋季节都会迁徙到该地区越冬,冬天结束后又回到北方繁衍生息。从动物行为的发生看,此种鸟的行为属于   行为,鸟类体温   ,适应   生活。
(4)结合资料,你认为要保护好鸟类资源,最有效的措施是   。
47.据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21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幽门螺旋杆菌首次被该报告列入一类致癌物。据统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倍,而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平均感染率近60%。它可通过共用餐具、水杯,或随患者粪便等传播方式进行传播。90%的感染者可经过1~2周治疗,将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消灭殆尽。
资料二:面对全球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截止2022年1月26日,我国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9.7亿剂,居世界第一,一定时间内可建立起有效的群体免疫屏障。下图为两次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浓度变化。
(1)从传染病角度来看,幽门螺旋杆菌属于   。据材料一信息,请写出一种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   。
(2)上述资料提到的两种疾病中,可被抗生素有效抑制的生物是   。
(3)全程接种2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或1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可接种第3针“加强针”疫苗,据资料二推测,进行三次接种的原因是   。
(4)从SARS病毒到2019新型冠状病毒,从鼠疫、H7N 9禽流感到曾经肆虐一时的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据研究,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你认为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   。
48.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着实成了顶流,被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迷倒的时候,也请同学们不要忘记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呀。
(1)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一只套着高科技冰晶外壳的熊猫。我国在首批国家公园中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以保护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大熊猫。如下图所示,是冰墩墩和大熊猫国家公园部分生物的食物网图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占全年食物量的99%。也并非真正的“和尚”,遇到机会,也要开一次“荤”。例如在它的栖息地内分布着一种名叫竹鼠的动物,专吃竹子的地下根,使竹子枯死。但其肉质鲜嫩,大熊猫偶尔会以竹鼠为食。在该食物链中,大熊猫处于第   营养级。蛇是竹鼠的天敌之一,该食物网中所有竹鼠所含的能量应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有蛇所含的能量,说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②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确立,对有效提升大熊猫栖息地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之所以建立国家公园是因为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   ,该措施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   保护。
③大熊猫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是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和平使者。“冰墩墩”的形象深受各国运动员的喜爱。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使用价值。
(2)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吉祥物灯笼外形的发光属性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①“雪容融”的眼睛的设计与“冰墩墩”不同,像两颗小豆豆,当“雪容融”向运动员走过来时,运动员眼中的晶状体曲度变化是   。
②高度近视的人看不清远处的“雪容融”。这是因为物像呈现在了[   ]   的前方,可通过佩戴凹透镜矫正。
49.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整个长江水系,包括各附属湖泊,共分布鱼类350种,其中纯淡水鱼有324种之多。为维持生态平衡,自2019年2月1日起长江流域将不再发放捕捞证,并全线禁捕。
资料二:2020年1月12日,纪念白鳍豚“淇淇”来武汉40周年,全国专家齐聚武汉白鳍豚馆,共话长江大保护。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其生活环境广泛,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但待水温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白鳍豚长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2007年8月8日,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1)从资料一得知,长江水系共分布鱼类350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
(2)资料二中,白鳍豚属于鲸类,其属于   动物,其特征为   ;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看,白鳍豚迁入另一个水域的行为属于   。
(3)若想保护生物多样性,其最有效的措施是   。
5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趋势图
材料二: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形式持续恶化,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于2021年10月在昆明召开,会议通过《昆明宣言》。《宣言》承诺加快并加强制定、更新本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优化和建立有效的保护地体系;积极完善全球环境法律框架;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现有多边环境协定的合作与协调行动,以推动陆地、淡水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最近3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   变化的趋势。
(2)生物多样性包括: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其中两点)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的措施。除此以外,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有什么措施?   。(答其中两点)
(5)华南虎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颜危,在野外已灭绝。在繁育中心培育华南虎属于   保护。
5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下表是造成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
偷猎 栖息地的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类 20% 60% 12% 8%
资料二:黑颈鹤是大型涉禽,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云南省的黑颈鹤数量每年在增加,其中昭通大山包的黑颈鹤数量增加得最快,一年时间,几乎增加了200只。研究显示黑颈鹤数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加大了高原湿地的恢复与保护:二是湿地周边的老百姓爱鸟护鸟的意识大大提高,基本没有出现捕杀黑颈鹤的现象。
(1)从表中可以看出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2)从资料二中黑颈鹤数量增加可知,保护鸟类的根本措施是保护鸟类的   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即保护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为一名公民应当怎样做?   。
52.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2021年4月23日,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白鱼湾镇临湖村发生一起东北虎伤人事件。截至2021年4月23日,该事件造成1人受伤。同日21时许,进村老虎已被警方麻醉枪击中后带走。4月24日上午,涉事东北虎已被运往牡丹江市横道河子东北虎园,接受进一步观察。2021年4月26日,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就4.23野生东北虎救护情况进行了通报,会上将该虎定名为完达山1号。2021年5月18日,完达山1号在穆棱林业局有限公司施业区被成功放归自然。这是中国首次成功救护并放归野生东北虎。
(1)这只东北虎为什么会伤人?
(2)这只东北虎被救护后,为什么又被放归自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A不符合题意。
B.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大熊猫的神经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0条+XY,或40条+XX,B不符合题意。
C.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0条+X或20条+Y,C不符合题意。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易地保护的意思就是把濒危动物抓到动物园和繁育基地,在那里研究繁育保护起来,然后等数量繁育多了,再放归野外,它改变了动物的栖息地,动物容易退化,保护的数量较少,建立于成都北郊斧头山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属于保护动物多样性措施中的易地保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我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还采取了如下措施:迁地保护即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建立自然保护区即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黔金丝猴被誉为“地球独生子”,仅分布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A符合题意。
B.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称盐城生物圈保护区,简称盐城保护区。1983年成立江苏省盐城地区省级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1992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更名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我国几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及其主要保护对象
自然保护区名称 主要保护对象
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金丝猴
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广西花坪自然保护湖区 银杉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丹顶鹤
陕西洋县自然保护区 朱鹮
5.【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A不符合题意。
B.用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繁育成功后在进行野外放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B不符合题意。
C.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C不符合题意。
D.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6.【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所以在黔金丝猴的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严格管理,可以保护黔金丝猴,A不符合题意。
B.某些野生生物因栖息环境不复存在,把它们从原栖息地转移到濒危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而由于珙桐价值珍贵,好多的不法分子总是在不断的砍伐和破坏,导致数量日渐减少,它的生长的范围也是日益缩小,由此可知,为了保护珙桐可以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且加强管理,而不是将其从原栖息地大规模移栽,B符合题意。
C.减少重金属和农药的使用,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污染物对扬子鳄栖息地的破坏,可以保护扬子鳄,C不符合题意。
D.华南虎的栖息地受到破坏以及人们滥捕乱杀,使华南虎数量进一步下降,为了保护华南虎,设立了华南虎栖息地保护的建设项目:一方面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扩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对华南虎进行人工繁育,扩大华南虎的种群数量。同时在华南虎现有活动范围地区加强宣传教育,严禁猎杀野生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A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可知,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与环境污染、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等原因有关,B不符合题意。
C.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物种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及生物所生活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最有效的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以说一个物种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因此不能消灭所有的有害生物,A不符合题意。
B.野生动植物都是国家的宝库,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杜绝猎杀珍稀动植物,停止野生动植物的贩卖交易,B不符合题意。
C.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9.【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0.【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盲目野外放生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形式,C符合题意。
D.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重要价值,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是不对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11.【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物种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的个体数与种类数的多样性,因此引进多种鹿科动物是增加了种类数的多样性,A符合题意。
B.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对鹿科动物进行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潜在使用价值则指未发现的价值,B不符合题意。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公园中引进麋鹿属于迁地保护的措施,C不符合题意。
D.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重要的地位,野生麋鹿也是,野生麋鹿的灭绝影响到我国生物多样性,间接对人类造成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12.【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这些鸟的有效措施,A不符合题意。
B.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功能,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B不符合题意。
C.引进世界各地不同的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死绝,而一种生物的死绝会造成原来的生物链的断裂,导致更多的生物种生存受到威胁,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是造成我国多数野生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3.【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物种多样性锐减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从而使基因多样性也会临严重的威胁,各种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生物种类的锐减也将使生态系统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功能性灭绝将会导致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A不符合题意。
B.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易地保护,易地保护是指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它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则可将面临功能性灭绝的物种迁入濒危物种繁育中心进行保护,C不符合题意。
D.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4.【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实质上是指基因(遗传)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B符合题意。
C.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使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15.【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C.领养和圈养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由人工进行饲养为主,AC不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符合题意。
D.严厉打击偷猎犯罪活动,可以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安全,但不是最为有效的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6.【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实施体渔制度,能够保护鱼类的繁殖和小鱼的生长,因此实施这一举措的意义是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B不符合题意。
C.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这些物种可能会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的东北虎繁育中心以保护东北虎,属于迁地保护;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的偷猎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8.【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的东北虎繁育中心以保护东北虎,属于易地保护;建立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的偷猎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9.【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A不符合题意。
B.外来物种没有天敌,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不能盲目的大量引进外来物种,B符合题意。
C.环境污染、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等造成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C不符合题意。
D.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还相继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和文件,这些文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起到重要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20.【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建立自然保护区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正确。
B.自然保护区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天然基因库”,可以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活的自然博物馆”,B正确。
C.迁地保护指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濒危生物不适应当前生存环境,可采用迁地保护,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2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包含需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保护意识,不符合题意。
B.地球上所有动物构成了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不符合题意。
C.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不符合题意。
D.我国的动物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些动物已经面临灭绝,不可以随意取用,应合理利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2.【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盲目引进其他国家的物种可能导致生物入侵,对我国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应合理的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能保护生物多样性,C符合题意。
D.旅游产业的开发可能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如滥采乱伐、环境污染等,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
C.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C符合题意。
D.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应该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人们有时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4.【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围湖造田,将导致生物种类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A符合题意。
B.生物的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稳定的重要因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义不容辞的义务,B不符合题意。
C.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会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会使生物的栖息地丧失。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67%的物种遭受生活环境丧失、退化与破碎的威胁,C不符合题意。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5.【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珍稀动物
【解析】【解答】野骆驼、金丝猴、朱鹃,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故答案为:C。
【分析】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等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其中白鲟、中华鲟生活在长江流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金丝猴、大熊猫、白鳍豚、藏羚羊都是胎生哺乳,都属于哺乳动物。朱鹮、丹顶鹤都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体内有气囊,双重呼吸。扬子鳄、大鲵属于爬行动物。扬子鳄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
26.【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迁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濒危物种都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因此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27.【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珍稀动物;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白鳍豚、大熊猫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各种生态环境是各种动物资源的生存之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加速动物物种的灭绝,B不符合题意。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方法,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有些动物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等生物防治的办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需物质条件,人类的衣食住行所需无一不是取自大自然。人类对自然资源,既不能盲目地开发利用,也不能完全禁止开发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
28.【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9.【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它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三峡大坝修建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如长江江豚,已经不再适合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了,这时迁地保护,即易地保护是最好的补充办法。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0.【答案】A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是渔民的事情,不属于休渔的主要目的,A符合题意。
B.休渔制度是为了限制捕捞幼鱼,保护了洞庭湖水生动物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三个月的休渔期,使得洞庭湖中的幼鱼得以时间繁殖,C不符合题意。
D.对渔业的保护,控制了捕捞的尺寸,有效控制了幼鱼的捕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人类不加以保护就会消失的,要合理开发利用。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殖力;国家也可以对饲养鱼类有成效的人实施奖励,鼓励其投资鱼类繁殖产业如规定。
31.【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因此保护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2.【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①就地保护。②迁地保护。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所以“盐城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大丰建立动物园”,“对捕杀麋鹿等国家保护动物者绳之以法”分别属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3.【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鸟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个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因此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4.【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设休渔期、控制网眼的大小等措施,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等。这样可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提高渔业资源量;建造人工鱼礁,改造鱼的栖息、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海产品养殖,防止污染、健全法制法规可以提高海洋渔业资源量;而海堤围堰建虾塘,提高经济效益会使海洋渔业资源大量减少。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5.【答案】生态系统;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生态系统;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36.【答案】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也叫就地保护。
故答案为:自然保护区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7.【答案】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东北虎、藏羚羊等;哺乳动物(扬子鳄,爬行动物;朱鹮、褐马鸡、黑颈鹤,鸟类)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我国的珍稀动物
【解析】【解答】珍稀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数量极少的动物,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东北虎、藏羚羊等。这些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故答案为: 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东北虎、藏羚羊等 ;哺乳动物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3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我国的珍稀动物
【解析】【解答】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哺乳类,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其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 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的珍稀动物,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10多年之前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又名仰鼻猴,其特征为面部蓝色,鼻孔上翻,全身长满金黄色长毛,背部毛最长达33厘米,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是鹤类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因此,大熊猫、白鳍豚,丹顶鹤和金丝猴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而小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等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其中白鲟、中华鲟生活在长江流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金丝猴、大熊猫、白鳍豚、藏羚羊都是胎生哺乳,都属于哺乳动物。朱鹮、丹顶鹤都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体内有气囊,双重呼吸。扬子鳄、大鲵属于爬行动物。扬子鳄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
39.【答案】(1)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所以,当下两栖动物剧减的最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导致它们的栖息地破坏或丧失。该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40.【答案】(1)双子叶植物;大豆、花生(其他的双子叶植物也可以);藻类植物;海带、水绵(其他的藻类植物也可以);节肢动物;蝗虫、蟋蟀(其他的节肢动物也可以)
(2)基因;生态系统
(3)建立自然保护区;种质库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有花,两片子叶,叶脉一般具有网状脉应属于双子叶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植物有大豆、花生、向日葵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的植物属于藻类植物,如海带、水绵、紫菜等;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如蝗虫、蟋蟀、螳螂等。
(2)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另外,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分析】(1)生物的分类:
(2)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1.【答案】(1)种类;生态系统
(2)A
(3)建立自然保护区
(4)积极参加植树活动;拒绝野生动物制品;爱护环境;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 (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安放人工鸟巢、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这些做法都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围湖造田会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答案为:A。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从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例如积极参加植树活动;拒绝野生动物制品;爱护环境;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2.【答案】(1)变差
(2)生态环境;就地;易地
(3)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4)宣传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观图可知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变差了。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栖息地的丧失。
(2)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故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措施。其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如资料中的“伞护效应”。
(4)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宣传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也可以大力植树造林,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也可以保护环境,进行垃圾分类等等行为。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3.【答案】(1)人类的乱捕滥杀、偷猎
(2)下降或丧失
(3)建立藏羚羊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的栖息环境
(4)保护天然基因库或保护天然实验室或保护活的自然博物馆;保护天然实验室或保护天然基因库或保护活的自然博物馆;保护活的自然博物馆或保护天然实验室或保护天然基因库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这属于偷猎者的滥捕乱杀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乱捕滥杀。
(2)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破坏了食物链,改变了藏羚羊的生存环境,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下降。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因此,保护藏羚羊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藏羚羊自然保护区,根本措施是保护藏羚羊的栖息环境。
(4)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有:(1)保护功能: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2)科研功能: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3)宣传教育功能: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44.【答案】(1)生物种类或物种;基因
(2)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
(3)就地保护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
②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②迁地保护,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这属于就地保护。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5.【答案】(1)建立自然保护区
(2)物种的多样性;藏羚羊
(3)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加剧使野生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改变或严重破坏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或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我国的珍稀动物;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展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各种动物、植物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藏羚羊是青海保护区中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
(3)“严厉打击盗猎、捕捉、倒卖、运输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体现了人类生活动对生物的影响,因此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加剧使野生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改变或严重破坏。
(4)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46.【答案】(1)种类或物种
(2)哺乳动物或哺乳类
(3)先天性行为;恒定;飞行
(4)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补题】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上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一、单选题
1.(2022·宜昌)“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大熊猫灭绝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由濒危降为易危,它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
B.大熊猫的神经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0条+XY
C.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1条+X或21条+Y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D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A不符合题意。
B.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大熊猫的神经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0条+XY,或40条+XX,B不符合题意。
C.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0条+X或20条+Y,C不符合题意。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建立于成都北郊斧头山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属于保护动物多样性措施中的(  )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法制教育和管理 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易地保护的意思就是把濒危动物抓到动物园和繁育基地,在那里研究繁育保护起来,然后等数量繁育多了,再放归野外,它改变了动物的栖息地,动物容易退化,保护的数量较少,建立于成都北郊斧头山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属于保护动物多样性措施中的易地保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2022年4月12日,在厦门黄厝海域,有市民用无人机拍摄到了十多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白海豚的珍贵视频,建立厦门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属于(  )
A.法制教育 B.宣传教育 C.就地保护 D.迁地保护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我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还采取了如下措施:迁地保护即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建立自然保护区即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以黔金丝猴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  )
A.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黔金丝猴被誉为“地球独生子”,仅分布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A符合题意。
B.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称盐城生物圈保护区,简称盐城保护区。1983年成立江苏省盐城地区省级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1992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更名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我国几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及其主要保护对象
自然保护区名称 主要保护对象
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金丝猴
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广西花坪自然保护湖区 银杉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丹顶鹤
陕西洋县自然保护区 朱鹮
5.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用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
C.依据法律法规保护
D.引进外来物种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A不符合题意。
B.用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繁育成功后在进行野外放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B不符合题意。
C.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C不符合题意。
D.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6.下列关于我国保护野生濒危物种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保护黔金丝猴,在其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严格管理
B.为保护珙桐,应将其从原栖息地大规模移栽,扩大分布范围
C.为保护扬子鳄,需减少重金属和农药的使用,保护栖息地的水质
D.为增加华南虎数量,可建立华南虎繁育中心帮助其进行人工繁殖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所以在黔金丝猴的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严格管理,可以保护黔金丝猴,A不符合题意。
B.某些野生生物因栖息环境不复存在,把它们从原栖息地转移到濒危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而由于珙桐价值珍贵,好多的不法分子总是在不断的砍伐和破坏,导致数量日渐减少,它的生长的范围也是日益缩小,由此可知,为了保护珙桐可以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且加强管理,而不是将其从原栖息地大规模移栽,B符合题意。
C.减少重金属和农药的使用,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污染物对扬子鳄栖息地的破坏,可以保护扬子鳄,C不符合题意。
D.华南虎的栖息地受到破坏以及人们滥捕乱杀,使华南虎数量进一步下降,为了保护华南虎,设立了华南虎栖息地保护的建设项目:一方面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扩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对华南虎进行人工繁育,扩大华南虎的种群数量。同时在华南虎现有活动范围地区加强宣传教育,严禁猎杀野生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2021 年 10 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了解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分类的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远
B.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与环境污染、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等原因有关
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物种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就地保护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A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可知,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与环境污染、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等原因有关,B不符合题意。
C.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物种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及生物所生活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最有效的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8.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消灭所有有害生物 B.多食用野味
C.迁地保护 D.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以说一个物种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因此不能消灭所有的有害生物,A不符合题意。
B.野生动植物都是国家的宝库,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杜绝猎杀珍稀动植物,停止野生动植物的贩卖交易,B不符合题意。
C.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9.2021年,西藏“高原精灵”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已超过20万只,从上世纪80年代一度“濒危”到如今“近危”的转化,得益于实施一系列有力的保护措施,其中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开展科普宣传教育,聘请当地农牧民参与保护管理
C.严格禁止盗猎,定期巡山
D.对物种种群活动进行监测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0.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国大会将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举办,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上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最恰当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物种多样性
B.野外放生能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是保护生物生存环境的唯一途径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盲目野外放生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形式,C符合题意。
D.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重要价值,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是不对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11.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是我国第一个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我国野生的麋鹿早已灭绝,1985年英国归还给中国的20头麋鹿散养于此。公园还引进了豚鹿、梅花鹿、白唇鹿和狍等多种鹿科动物,使麋鹿苑逐步成为一个中国鹿科动物的研究地和博物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进多种鹿科动物能增加公园物种的多样性
B.对多种鹿科动物进行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C.公园中引进麋鹿属于就地保护的措施
D.野生的麋鹿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关系不大,是否灭绝不重要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物种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的个体数与种类数的多样性,因此引进多种鹿科动物是增加了种类数的多样性,A符合题意。
B.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对鹿科动物进行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潜在使用价值则指未发现的价值,B不符合题意。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公园中引进麋鹿属于迁地保护的措施,C不符合题意。
D.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重要的地位,野生麋鹿也是,野生麋鹿的灭绝影响到我国生物多样性,间接对人类造成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12.河南省近年在黄河湿地等重点流域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湿地保护恢复补助项目,保护了大天鹅、震旦鸦雀等150多种珍稀鸟类。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这些鸟的有效措施
B.湿地生态系统又被称为“地球之肾”
C.可以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D.栖息地的丧失是这些鸟被保护的主要原因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这些鸟的有效措施,A不符合题意。
B.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功能,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B不符合题意。
C.引进世界各地不同的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死绝,而一种生物的死绝会造成原来的生物链的断裂,导致更多的生物种生存受到威胁,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是造成我国多数野生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3.河南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95%,河南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功能性灭绝将会导致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颁布系列相关的法律和文件
C.可将面临功能性灭绝的物种迁入濒危物种繁育中心进行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物种多样性锐减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从而使基因多样性也会临严重的威胁,各种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生物种类的锐减也将使生态系统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功能性灭绝将会导致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A不符合题意。
B.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易地保护,易地保护是指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它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则可将面临功能性灭绝的物种迁入濒危物种繁育中心进行保护,C不符合题意。
D.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4.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锐减了三分之二以上,并且这种“灾难性的下降趋势”没有减缓迹象。以下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本质就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C.为了丰富我国生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生物资源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实质上是指基因(遗传)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B符合题意。
C.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使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15.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领养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圈养 D.严厉打击偷猎犯罪活动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C.领养和圈养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由人工进行饲养为主,AC不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符合题意。
D.严厉打击偷猎犯罪活动,可以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安全,但不是最为有效的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6.(2022·河源模拟)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召开,呼吁各方要采取行动,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实施体渔制度,保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种类多样性
D.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实施体渔制度,能够保护鱼类的繁殖和小鱼的生长,因此实施这一举措的意义是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B不符合题意。
C.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这些物种可能会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7.(2018·扬州)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的东北虎繁育中心以保护东北虎,属于迁地保护;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的偷猎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8.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建立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C.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D.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的东北虎繁育中心以保护东北虎,属于易地保护;建立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的偷猎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9.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时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为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些外来物种
C.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与环境污染、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等原因有关
D.我国相关法律和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A不符合题意。
B.外来物种没有天敌,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不能盲目的大量引进外来物种,B符合题意。
C.环境污染、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等造成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C不符合题意。
D.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还相继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和文件,这些文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起到重要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20.(2022·陕西模拟)2021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目前,我国各地已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以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是“活的自然博物馆”
C.濒危生物可采用迁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建立自然保护区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正确。
B.自然保护区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天然基因库”,可以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活的自然博物馆”,B正确。
C.迁地保护指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濒危生物不适应当前生存环境,可采用迁地保护,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21.(2022·成华模拟)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动物资源及其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护动物多样性需加强全体公民的法制教育和管理
B.地球上所有动物构成了动物多样性
C.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D.我国动物资源丰富,可以随意取用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包含需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保护意识,不符合题意。
B.地球上所有动物构成了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不符合题意。
C.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不符合题意。
D.我国的动物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些动物已经面临灭绝,不可以随意取用,应合理利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2.“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引进其他国家的物种 B.全面禁止和开发自然资源
C.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盲目引进其他国家的物种可能导致生物入侵,对我国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应合理的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能保护生物多样性,C符合题意。
D.旅游产业的开发可能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举办,今年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积极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
C.一只熊猫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建立濒危物种的基因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如滥采乱伐、环境污染等,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
C.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C符合题意。
D.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应该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人们有时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4.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月初,新华社在《习近平时间》节目中,以新会小鸟天堂为例子展示中国如何坚定不移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围湖造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稳定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等因素造成了生物多样性锐减
D.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围湖造田,将导致生物种类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A符合题意。
B.生物的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稳定的重要因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义不容辞的义务,B不符合题意。
C.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会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会使生物的栖息地丧失。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67%的物种遭受生活环境丧失、退化与破碎的威胁,C不符合题意。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5.下列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
A.野骆驼 B.金丝猴 C.珙桐 D.朱鹃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珍稀动物
【解析】【解答】野骆驼、金丝猴、朱鹃,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故答案为:C。
【分析】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等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其中白鲟、中华鲟生活在长江流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金丝猴、大熊猫、白鳍豚、藏羚羊都是胎生哺乳,都属于哺乳动物。朱鹮、丹顶鹤都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体内有气囊,双重呼吸。扬子鳄、大鲵属于爬行动物。扬子鳄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
26.下列各项中,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迁地保护 B.物种入侵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人工繁殖濒危物种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迁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濒危物种都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因此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27.下列关于动物资源和保护说法错误的是( )
A.白鳍豚、大熊猫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
B.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加速动物物种的灭绝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
D.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要消灭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珍稀动物;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白鳍豚、大熊猫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各种生态环境是各种动物资源的生存之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加速动物物种的灭绝,B不符合题意。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方法,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有些动物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等生物防治的办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需物质条件,人类的衣食住行所需无一不是取自大自然。人类对自然资源,既不能盲目地开发利用,也不能完全禁止开发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
28.2021年5月22日,第28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云南昆明举行,通过活动促进了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B.将动物领养回家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种子基因库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9.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如长江江豚,近10年来数量锐减,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D.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它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三峡大坝修建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如长江江豚,已经不再适合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了,这时迁地保护,即易地保护是最好的补充办法。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0.洞庭湖是鱼米之乡。近十年来,每年4月1日至7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对洞庭湖区制定了三个月的休渔制度。下列哪项不是休渔的主要目的(  )
A.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
B.保护洞庭湖水生动物多样性
C.有利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春夏季节的繁殖
D.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
【答案】A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是渔民的事情,不属于休渔的主要目的,A符合题意。
B.休渔制度是为了限制捕捞幼鱼,保护了洞庭湖水生动物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三个月的休渔期,使得洞庭湖中的幼鱼得以时间繁殖,C不符合题意。
D.对渔业的保护,控制了捕捞的尺寸,有效控制了幼鱼的捕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人类不加以保护就会消失的,要合理开发利用。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殖力;国家也可以对饲养鱼类有成效的人实施奖励,鼓励其投资鱼类繁殖产业如规定。
31.金丝猴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稀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对保护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移入动物园
C.加强法制教育 D.送入濒危动物饲养、繁育中心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因此保护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2.盐城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大丰建立动物园,对捕杀麋鹿等国家保护动物者绳之以法。以上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C.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教育
D.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教育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①就地保护。②迁地保护。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所以“盐城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大丰建立动物园”,“对捕杀麋鹿等国家保护动物者绳之以法”分别属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3.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个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生物种类多样性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B.病虫害爆发
C.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D.环境恶化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鸟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个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因此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4.(2022八下·四会月考)下列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相违背的措施是( )
A.防止污染 B.设置休渔期
C.健全法制法规 D.海堤围堰建虾塘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设休渔期、控制网眼的大小等措施,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等。这样可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提高渔业资源量;建造人工鱼礁,改造鱼的栖息、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海产品养殖,防止污染、健全法制法规可以提高海洋渔业资源量;而海堤围堰建虾塘,提高经济效益会使海洋渔业资源大量减少。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填空题
35.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体现了国际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同心声和美好愿景。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   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答案】生态系统;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生态系统;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36.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答案】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也叫就地保护。
故答案为:自然保护区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7.列举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动物   ,它属于哪一类   。
【答案】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东北虎、藏羚羊等;哺乳动物(扬子鳄,爬行动物;朱鹮、褐马鸡、黑颈鹤,鸟类)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我国的珍稀动物
【解析】【解答】珍稀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数量极少的动物,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东北虎、藏羚羊等。这些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故答案为: 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东北虎、藏羚羊等 ;哺乳动物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三、判断题
38.大熊猫、小熊猫、白鳍豚,丹顶鹤和金丝猴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我国的珍稀动物
【解析】【解答】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哺乳类,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其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 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的珍稀动物,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10多年之前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又名仰鼻猴,其特征为面部蓝色,鼻孔上翻,全身长满金黄色长毛,背部毛最长达33厘米,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是鹤类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因此,大熊猫、白鳍豚,丹顶鹤和金丝猴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而小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等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其中白鲟、中华鲟生活在长江流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金丝猴、大熊猫、白鳍豚、藏羚羊都是胎生哺乳,都属于哺乳动物。朱鹮、丹顶鹤都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体内有气囊,双重呼吸。扬子鳄、大鲵属于爬行动物。扬子鳄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
39.人为的捕杀是当下两栖动物剧减的最主要原因。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所以,当下两栖动物剧减的最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导致它们的栖息地破坏或丧失。该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四、综合题
40.生物具有多样性,在学习和了解生物时,我们可以按照生物类群进行,生物学家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时,主要依据是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请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表中写出相应的植物或动物类群名称,并分别举例写出两种植物或动物的名称。
特征 类群的名称 举例
①有花,两片子叶,叶脉一般为网状脉。        
②不具根、茎、叶。        
③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    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另外,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    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通过立法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
【答案】(1)双子叶植物;大豆、花生(其他的双子叶植物也可以);藻类植物;海带、水绵(其他的藻类植物也可以);节肢动物;蝗虫、蟋蟀(其他的节肢动物也可以)
(2)基因;生态系统
(3)建立自然保护区;种质库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有花,两片子叶,叶脉一般具有网状脉应属于双子叶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植物有大豆、花生、向日葵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的植物属于藻类植物,如海带、水绵、紫菜等;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如蝗虫、蟋蟀、螳螂等。
(2)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另外,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分析】(1)生物的分类:
(2)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1.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我国昆明举行。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请根据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   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2)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A.围湖造田 B.安放人工鸟巢
C.退耕还林还草 D.植树造林
(3)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4)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什么?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种类;生态系统
(2)A
(3)建立自然保护区
(4)积极参加植树活动;拒绝野生动物制品;爱护环境;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 (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安放人工鸟巢、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这些做法都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围湖造田会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答案为:A。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从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例如积极参加植树活动;拒绝野生动物制品;爱护环境;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2.《中国自然观察2018》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 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   。
(2)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   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保护、   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
(3)“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4)作为中学生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请举一例)
【答案】(1)变差
(2)生态环境;就地;易地
(3)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4)宣传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观图可知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变差了。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栖息地的丧失。
(2)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故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措施。其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如资料中的“伞护效应”。
(4)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宣传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也可以大力植树造林,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也可以保护环境,进行垃圾分类等等行为。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3.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己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
(1)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2)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   。
(3)请你写出保护藏羚羊的有效措施是   ,根本措施是   。
(4)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是:   ;   ;   。
【答案】(1)人类的乱捕滥杀、偷猎
(2)下降或丧失
(3)建立藏羚羊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的栖息环境
(4)保护天然基因库或保护天然实验室或保护活的自然博物馆;保护天然实验室或保护天然基因库或保护活的自然博物馆;保护活的自然博物馆或保护天然实验室或保护天然基因库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这属于偷猎者的滥捕乱杀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乱捕滥杀。
(2)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破坏了食物链,改变了藏羚羊的生存环境,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下降。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因此,保护藏羚羊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藏羚羊自然保护区,根本措施是保护藏羚羊的栖息环境。
(4)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有:(1)保护功能: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2)科研功能: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3)宣传教育功能: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44.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2020年云南新增一处国家森林公园一云龙国家森林公园,该公园林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5%,共记录野生维管束植物154科709属2072种,记录陆生脊椎动物4纲28目89科263种,作为目前世界上植物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地区,尤其是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在中国仅存的两块重要栖息地之一,云龙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资料二:《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显示,云南有重要国际保护地11处,截至目前,云南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66处。共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94个、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17个、全省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以上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资料三:20世纪三十年代,朱鹮还广泛分布在我国和日本等地,后来由于森林和湿地的急剧减少,1982年,只在我国发现,仅存7只。2005年7月经国务院办批准成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经过保护和繁育,数量有了较大增长。
(1)据资料一分析,云龙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体现了   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的多样性。
(2)由资料二可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
(3)由资料三可知,为保护朱鹮建立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
【答案】(1)生物种类或物种;基因
(2)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
(3)就地保护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
②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②迁地保护,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这属于就地保护。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高等植物约202种,分属30科102属。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仅存在个别种类,如匍匐水柏枝等。
材料二: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知哺乳类动物有30种,隶属于5目12科20属:鸟类有56种,隶属10目22科。
材料三:严厉打击盗猎、捕捉、倒卖、运输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到目前为止,管理局已出动车辆324车次,人员1238人次,行程30多万公里,组织大规模巡山69次、中小规模巡山87次,破获盗猎、非法捕捉、倒卖、运输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案件6起。同时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1)材料一、二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2)材料一、二中所说的内容属于生物多样性中的   ;根据课本举例说出青海自然保护区中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是   。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原因是   。
(4)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答案】(1)建立自然保护区
(2)物种的多样性;藏羚羊
(3)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加剧使野生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改变或严重破坏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或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我国的珍稀动物;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展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各种动物、植物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藏羚羊是青海保护区中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
(3)“严厉打击盗猎、捕捉、倒卖、运输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体现了人类生活动对生物的影响,因此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加剧使野生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改变或严重破坏。
(4)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五、资料分析题
4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我国华南某地区现有苔藓植物约24种,蕨类植物约26种,种子植物约107科;动物中鸟类约154种、爬行类约12种,其他动物有39种。
资料二:云南某区域内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鸟类。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6种,二级保护鸟类有 8种。
(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多样性。
(2)图中[②]所表示的动物类群是   。
(3)在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有一种鸟每年深秋季节都会迁徙到该地区越冬,冬天结束后又回到北方繁衍生息。从动物行为的发生看,此种鸟的行为属于   行为,鸟类体温   ,适应   生活。
(4)结合资料,你认为要保护好鸟类资源,最有效的措施是   。
【答案】(1)种类或物种
(2)哺乳动物或哺乳类
(3)先天性行为;恒定;飞行
(4)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生物类群②哺乳类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绝大多数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并由此排出废物,成熟后从母体产出。
(3)动物行为从获得途径大致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鸟类的迁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鸟类的体温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骨骼中空,适于飞行生活。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2)动物的进化历程:①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
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②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4)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5)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7.据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21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幽门螺旋杆菌首次被该报告列入一类致癌物。据统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倍,而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平均感染率近60%。它可通过共用餐具、水杯,或随患者粪便等传播方式进行传播。90%的感染者可经过1~2周治疗,将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消灭殆尽。
资料二:面对全球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截止2022年1月26日,我国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9.7亿剂,居世界第一,一定时间内可建立起有效的群体免疫屏障。下图为两次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浓度变化。
(1)从传染病角度来看,幽门螺旋杆菌属于   。据材料一信息,请写出一种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   。
(2)上述资料提到的两种疾病中,可被抗生素有效抑制的生物是   。
(3)全程接种2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或1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可接种第3针“加强针”疫苗,据资料二推测,进行三次接种的原因是   。
(4)从SARS病毒到2019新型冠状病毒,从鼠疫、H7N 9禽流感到曾经肆虐一时的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据研究,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你认为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   。
【答案】(1)病原体;使用公筷、公勺,饭前、便后应洗手等(答出一条,言之有理即可)
(2)幽门螺旋杆菌
(3)抗体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当抗体浓度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就不足以起保护作用了,可通过再次注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浓度
(4)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角度来看,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病原体。据统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倍,而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平均感染率近60%。它可通过共用餐具、水杯,或随患者粪便等传播方式进行传播,所以据材料一信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使用公筷、公勺,饭前、便后应洗手等。  
(2)抗生素能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无效。因此,上述资料提到的两种疾病中,可被抗生素有效抑制的生物是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全程接种2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或1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可接种第3针“加强针”疫苗,据资料二推测,进行三次接种的原因是抗体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当抗体浓度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就不足以起保护作用了,可通过再次注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浓度。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因此,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体存在于人体血清中。如:患过麻疹的人,体内就产生了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抗体.抗体把麻疹病毒消灭后,自己则留在人体内,当新的麻疹病毒再次侵染该人体时,存在于该人体内的抗体就会将麻疹病毒消灭掉,使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了.还有“抗病毒血清”也是属于抗体。又如:注射疫苗后,体内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
(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8.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着实成了顶流,被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迷倒的时候,也请同学们不要忘记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呀。
(1)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一只套着高科技冰晶外壳的熊猫。我国在首批国家公园中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以保护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大熊猫。如下图所示,是冰墩墩和大熊猫国家公园部分生物的食物网图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占全年食物量的99%。也并非真正的“和尚”,遇到机会,也要开一次“荤”。例如在它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