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三】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9 15:39: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五三】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
一、知识点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1.(2021八上·建华期末)“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D.旅游业的重要性
2.下列新型农业中哪个是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农业(  )
A.创汇农业 B.观光农业 C.绿色农业 D.自主农业
3.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牧业
4.下列生产活动中,不属于农业部门的是(  )
A. B.
C. D.
5.读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可知我国农业部门中,产值最大的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二、知识点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读我国种植业产品主产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6.下列主产区中,属于甜菜主产区的是(  )
A.华南主产区 B.东北平原主产区
C.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D.汾渭平原主产区
7.对华南主产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热带气候为主 B.粮食作物一年三熟
C.水田广布 D.渔业生产分布广
8.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优势的主产区是(  )
A.长江流域 B.黄淮海平原 C.甘肃新疆 D.东北平原
9.下列主产区中,水稻生产最少的是(  )
A.长江流域 B.黄淮海平原 C.华南 D.东北平原
10.(2021八上·长沙期末)读图,一个开发公司到图中阴影地区投资,以下四种投资方向不适合的是 (  )
A.饲养优质奶牛 B.种植优质水稻
C.发展羊毛纺织 D.生产乳制品
11.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位于我国的(  )
A.西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东南部
三、知识点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近20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冬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13.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 B.纬度、海陆 C.土壤、地形 D.土壤、海陆
14.对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最大的农业技术是(  )
A.麦种培育 B.无人播种 C.智能收割 D.粮食储运
15.(2020·定西)海南岛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主要是因为(  )
A.劳动力充足 B.交通便利 C.土壤肥沃 D.热量丰富
四、知识点四走科技强农之路
16.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科技兴农手段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无土栽培、生物育种、节水灌溉,发展生态农业
B.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可视化远程诊断、控制、预警等智能管理
C.智能机械代替人的农业劳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17.中央电视台以“推行生态增产,打造绿色粮仓”为主题,报道了某省农科院培育瓢虫吞食蚜虫,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减少,该报道体现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推广生态农业②成功经验可照搬推广
③走科技兴农的道路④加大化肥的使用量
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⑥加大农药的使用量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18.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多种植于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等省区。但在新疆柯坪县玉尔其乡玉尔其村石榴籽田园农民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一人高的火龙果枝条上,缀满了累累果实。这说明了(  )
A.科技可以兴农 B.勤劳可以致富
C.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D.火龙果可以适应寒冷环境
2020年10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海水稻”团队和江苏农技推广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平均亩产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创下高产新纪录,主要依靠(  )
A.科学技术 B.气候条件 C.灌溉水源 D.市场需求
20.大力推广种植“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水土流失 B.减少小麦种植
C.提高水稻产量 D.增加粮食出口
五、三年模拟全练努力攀登综合提升
21.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  )
①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②体现春播的生产环节
③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④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如图为“我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示意图所展示的地区为(  )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23.推断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  )
A.水源不足 B.热量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土壤贫瘠
六、五年中考全练实战演练勇夺第一
24.云南省红河哈尼梯田(如图),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条件同时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修筑梯田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水土、增加耕地面积
B.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小麦
C.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是畜牧业
D.修筑梯田有利于大型农机具的使用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饼状图(图1)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25.该地农业用地结构最不合理的是(  )
A.种植业比重过大 B.畜牧业比重过大
C.林业比重过大 D.渔业比重过大
26.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退耕还湖,扩大渔业生产 B.修建梯田,扩大种植业面积
C.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D.陡坡种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如图是我国北方沿海某区域示意图,其中①为城市郊区,②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③为山地,④为海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7.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土地利用,不合理的是(  )
A.①种植蔬菜 B.②种植小麦 C.③开辟农田 D.④发展渔业
28.温室大棚可明显改善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图示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最合适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七、"核心素养全练开放探究感悟创新
29.“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维持社会秩序安然、居民生活幸福的基石。图是中国小麦、水稻分布示意图,图是海南岛气候资料图。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大米和小麦全年进口量占当年产量的比重主要进口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1)2017年我国三大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均   (高于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我国大米、小麦完全实现了自给,少量进口是为了调节   结构。
(2)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地区主要种植   ,南方地区主要种植   。小麦和水稻过渡区主要位于   和   (地形区)。
(3)“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位于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冬季“育种的天堂”。每年9月至次年5月,全国各省区数千名科技人员到海南从事“南繁”工作。
说明三亚成为“南繁”基地的气候优势。    。
(4)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请解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含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指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并没有涉及到工业及交通运输、旅游的关系,故答案为:A。
【点评】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我国实现了现代化。
2.【答案】A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所谓新型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提出的,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相对于分户小规模生产形式的传统农业,它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形态。分析可知,创汇农业是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农业。
【点评】现代新型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村镇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进一步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答案】A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种植业。
【点评】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4.【答案】B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如A图;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如C图;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如D图;B图为汽车工业,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5.【答案】A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我国农业部门中,种植业产值最大。
【点评】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答案】6.B
7.A
8.C
9.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我国农业分布现状: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形成东耕西牧的格局主要是因为降水多少问题。
6. 东北平原主产区是我国甜菜的主要种植区。
7.读图可知,华南主产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8.甘肃新疆主产区属于温带 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9.我国的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东北平原因有利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成为优质水稻种植地。
10.【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我国的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该该地区不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选项A、C、D适合在西北地区发展,故答案为:B。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11.【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
【点评】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
【答案】12.B
13.A
14.A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我国小麦有三大产区:
①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
②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
③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12.由图可知,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地区。
13.由材料“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 可知,甲、乙两地纬度差异大,造成热量差异大,乙、丙位于山脉两侧,地形差异造成了热量差异。
14.增加农产 品产量的技术,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其中麦种培育对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最大。
15.【答案】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全国34个省经级行政区中,只有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全年热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故答案为:D。
【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要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16.【答案】D
【知识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 利用无土栽培、生物育种、节水灌溉,发展生态农业;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可视化远程诊断、控制、预警等智能管理;智能机械代替人的农业劳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反映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属于传统农业,会破坏生态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科技兴农运是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一种战略措施。基本内容有:(1)因地制宜地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如选择适用良种,改进栽培办法,推广机械深耕和平衡施肥等;(2)农业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攻关,普及增产显著的综合性栽培技术,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模式化栽培等;(3) 实行耕地、草原、造林综合治理,抓好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是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基地建设;(4)普及农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
17.【答案】B
【知识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我国农 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行科学种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故答案为:B
【点评】现代农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
18.【答案】A
【知识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农业生产受光 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原本分布在我国广西海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但是新疆农民利用科学技术改善光热条件,在当地种植火龙果,这说明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可以兴农。
故答案为:A
【点评】科技农业则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涵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来武装农业、改造农业的技术体系。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等特点,目的是为了促进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
【答案】19.A
20.C
【知识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科技农业则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涵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来武装农业、改造农业的技术体系。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等特点,目的是为了促进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
19.“ 超优千号"耐盐水稻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培育出优良品种,形成耐盐、高产的水稻品种。
20.推广种植“ 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减少粮食进口。
21.【答案】B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国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营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①④正确;②③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答案】22.A
23.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22.从图上来看, 该地五月播种,八、九月收割,作物熟制一年一熟,该地应该是东北地区。
23.从五月播种及该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知,该农场应位于我国东北平原,该地区纬度较高,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故其不利因素为热量不足。
24.【答案】A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云南
【解析】【分析】A、云南省因地制宜筑梯田发展农业生产,该地区修筑梯田的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A正确;
B、云南省红河哈尼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C、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是林业;
D、修筑梯田不利于大型农具的使用。
故答案为:A
【点评】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25.A
26.C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
【解析】【点评】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不断满足当代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25.图示可以看出本区以缓坡、陡坡为主,但农业土地利用中种植业比重过大,明显是过度开垦的结果。
26.该地位于我国江南丘陵,从图可以看出,坡地面积大,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27.C
28.D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农业生产必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而进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渔则渔,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农业分布截然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两地的气候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类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27.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图中①为城市郊区,适合种植蔬菜;②为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种植小麦;③为山区,地形崎岖,如果开辟农田,易发生水土流失,应发展林业;④为沿海地区,水域广阔,适合发展渔业。
28.图示地区为北方沿海 ,这里冬季寒冷,室外不适宜种植蔬菜。温室大棚可明显改善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因此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最合适的季节是冬季。
29.【答案】(1)高于;需求
(2)小麦;水稻;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3)冬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
(4)藏粮于地: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藏粮于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育种,提高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农业。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2017年我国三大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 年,我国大米、小麦完全实现了自给,少量进口是为了调节需求结构。(2)读图可知,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水稻过渡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3)结合所学可知,三亚成为“南繁"基地的气候优势是冬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4) 藏粮于地: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藏粮于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育种,提高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农业。
【点评】我国农业分布现状: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形成东耕西牧的格局主要是因为降水多少问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五三】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
一、知识点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1.(2021八上·建华期末)“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D.旅游业的重要性
【答案】A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指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并没有涉及到工业及交通运输、旅游的关系,故答案为:A。
【点评】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我国实现了现代化。
2.下列新型农业中哪个是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农业(  )
A.创汇农业 B.观光农业 C.绿色农业 D.自主农业
【答案】A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所谓新型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提出的,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相对于分户小规模生产形式的传统农业,它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形态。分析可知,创汇农业是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农业。
【点评】现代新型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村镇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进一步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牧业
【答案】A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种植业。
【点评】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4.下列生产活动中,不属于农业部门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如A图;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如C图;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如D图;B图为汽车工业,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5.读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可知我国农业部门中,产值最大的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答案】A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我国农业部门中,种植业产值最大。
【点评】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二、知识点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读我国种植业产品主产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6.下列主产区中,属于甜菜主产区的是(  )
A.华南主产区 B.东北平原主产区
C.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D.汾渭平原主产区
7.对华南主产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热带气候为主 B.粮食作物一年三熟
C.水田广布 D.渔业生产分布广
8.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优势的主产区是(  )
A.长江流域 B.黄淮海平原 C.甘肃新疆 D.东北平原
9.下列主产区中,水稻生产最少的是(  )
A.长江流域 B.黄淮海平原 C.华南 D.东北平原
【答案】6.B
7.A
8.C
9.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我国农业分布现状: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形成东耕西牧的格局主要是因为降水多少问题。
6. 东北平原主产区是我国甜菜的主要种植区。
7.读图可知,华南主产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8.甘肃新疆主产区属于温带 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9.我国的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东北平原因有利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成为优质水稻种植地。
10.(2021八上·长沙期末)读图,一个开发公司到图中阴影地区投资,以下四种投资方向不适合的是 (  )
A.饲养优质奶牛 B.种植优质水稻
C.发展羊毛纺织 D.生产乳制品
【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我国的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该该地区不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选项A、C、D适合在西北地区发展,故答案为:B。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11.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位于我国的(  )
A.西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东南部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
【点评】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
三、知识点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近20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冬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13.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 B.纬度、海陆 C.土壤、地形 D.土壤、海陆
14.对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最大的农业技术是(  )
A.麦种培育 B.无人播种 C.智能收割 D.粮食储运
【答案】12.B
13.A
14.A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我国小麦有三大产区:
①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
②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
③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12.由图可知,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地区。
13.由材料“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 可知,甲、乙两地纬度差异大,造成热量差异大,乙、丙位于山脉两侧,地形差异造成了热量差异。
14.增加农产 品产量的技术,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其中麦种培育对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最大。
15.(2020·定西)海南岛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主要是因为(  )
A.劳动力充足 B.交通便利 C.土壤肥沃 D.热量丰富
【答案】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全国34个省经级行政区中,只有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全年热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故答案为:D。
【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要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四、知识点四走科技强农之路
16.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科技兴农手段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无土栽培、生物育种、节水灌溉,发展生态农业
B.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可视化远程诊断、控制、预警等智能管理
C.智能机械代替人的农业劳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 利用无土栽培、生物育种、节水灌溉,发展生态农业;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可视化远程诊断、控制、预警等智能管理;智能机械代替人的农业劳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反映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属于传统农业,会破坏生态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科技兴农运是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一种战略措施。基本内容有:(1)因地制宜地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如选择适用良种,改进栽培办法,推广机械深耕和平衡施肥等;(2)农业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攻关,普及增产显著的综合性栽培技术,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模式化栽培等;(3) 实行耕地、草原、造林综合治理,抓好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是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基地建设;(4)普及农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
17.中央电视台以“推行生态增产,打造绿色粮仓”为主题,报道了某省农科院培育瓢虫吞食蚜虫,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减少,该报道体现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推广生态农业②成功经验可照搬推广
③走科技兴农的道路④加大化肥的使用量
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⑥加大农药的使用量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我国农 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行科学种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故答案为:B
【点评】现代农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
18.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多种植于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等省区。但在新疆柯坪县玉尔其乡玉尔其村石榴籽田园农民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一人高的火龙果枝条上,缀满了累累果实。这说明了(  )
A.科技可以兴农 B.勤劳可以致富
C.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D.火龙果可以适应寒冷环境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农业生产受光 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原本分布在我国广西海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但是新疆农民利用科学技术改善光热条件,在当地种植火龙果,这说明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可以兴农。
故答案为:A
【点评】科技农业则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涵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来武装农业、改造农业的技术体系。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等特点,目的是为了促进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
2020年10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海水稻”团队和江苏农技推广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平均亩产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创下高产新纪录,主要依靠(  )
A.科学技术 B.气候条件 C.灌溉水源 D.市场需求
20.大力推广种植“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水土流失 B.减少小麦种植
C.提高水稻产量 D.增加粮食出口
【答案】19.A
20.C
【知识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科技农业则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涵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来武装农业、改造农业的技术体系。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等特点,目的是为了促进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
19.“ 超优千号"耐盐水稻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培育出优良品种,形成耐盐、高产的水稻品种。
20.推广种植“ 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减少粮食进口。
五、三年模拟全练努力攀登综合提升
21.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  )
①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②体现春播的生产环节
③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④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国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营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①④正确;②③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如图为“我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示意图所展示的地区为(  )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23.推断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  )
A.水源不足 B.热量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土壤贫瘠
【答案】22.A
23.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22.从图上来看, 该地五月播种,八、九月收割,作物熟制一年一熟,该地应该是东北地区。
23.从五月播种及该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知,该农场应位于我国东北平原,该地区纬度较高,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故其不利因素为热量不足。
六、五年中考全练实战演练勇夺第一
24.云南省红河哈尼梯田(如图),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条件同时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修筑梯田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水土、增加耕地面积
B.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小麦
C.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是畜牧业
D.修筑梯田有利于大型农机具的使用
【答案】A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云南
【解析】【分析】A、云南省因地制宜筑梯田发展农业生产,该地区修筑梯田的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A正确;
B、云南省红河哈尼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C、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是林业;
D、修筑梯田不利于大型农具的使用。
故答案为:A
【点评】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饼状图(图1)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25.该地农业用地结构最不合理的是(  )
A.种植业比重过大 B.畜牧业比重过大
C.林业比重过大 D.渔业比重过大
26.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退耕还湖,扩大渔业生产 B.修建梯田,扩大种植业面积
C.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D.陡坡种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答案】25.A
26.C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
【解析】【点评】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不断满足当代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25.图示可以看出本区以缓坡、陡坡为主,但农业土地利用中种植业比重过大,明显是过度开垦的结果。
26.该地位于我国江南丘陵,从图可以看出,坡地面积大,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如图是我国北方沿海某区域示意图,其中①为城市郊区,②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③为山地,④为海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7.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土地利用,不合理的是(  )
A.①种植蔬菜 B.②种植小麦 C.③开辟农田 D.④发展渔业
28.温室大棚可明显改善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图示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最合适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27.C
28.D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农业生产必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而进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渔则渔,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农业分布截然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两地的气候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类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27.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图中①为城市郊区,适合种植蔬菜;②为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种植小麦;③为山区,地形崎岖,如果开辟农田,易发生水土流失,应发展林业;④为沿海地区,水域广阔,适合发展渔业。
28.图示地区为北方沿海 ,这里冬季寒冷,室外不适宜种植蔬菜。温室大棚可明显改善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因此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最合适的季节是冬季。
七、"核心素养全练开放探究感悟创新
29.“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维持社会秩序安然、居民生活幸福的基石。图是中国小麦、水稻分布示意图,图是海南岛气候资料图。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大米和小麦全年进口量占当年产量的比重主要进口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1)2017年我国三大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均   (高于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我国大米、小麦完全实现了自给,少量进口是为了调节   结构。
(2)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地区主要种植   ,南方地区主要种植   。小麦和水稻过渡区主要位于   和   (地形区)。
(3)“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位于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冬季“育种的天堂”。每年9月至次年5月,全国各省区数千名科技人员到海南从事“南繁”工作。
说明三亚成为“南繁”基地的气候优势。    。
(4)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请解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含义。
【答案】(1)高于;需求
(2)小麦;水稻;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3)冬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
(4)藏粮于地: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藏粮于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育种,提高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农业。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2017年我国三大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 年,我国大米、小麦完全实现了自给,少量进口是为了调节需求结构。(2)读图可知,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水稻过渡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3)结合所学可知,三亚成为“南繁"基地的气候优势是冬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4) 藏粮于地: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藏粮于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育种,提高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农业。
【点评】我国农业分布现状: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形成东耕西牧的格局主要是因为降水多少问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