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天气与气候
教学目标
1、会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能举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通过气象卫星云图,判断某地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3、知道空气质量日报的基本内容,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及对大气环境持有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观察图片,贝贝在上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天气?
天气
目录
一、什么是天气?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
二、如何描述天气状况
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 ,风力小。
天气
目录
三、天气的特点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不稳定。
特点 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大气状况是经常变化的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举例 同一地方白天暴风骤雨;晚上皓月当空,万里无云。 同一时刻,北京天安门广场阳光明媚;拉萨阴云密布
天气
目录
一、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二、气候的特点
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
气候
目录
下列描述是天气还是气候
1.风和日丽
2.昆明四季如春
3.暴风骤雨
4.春旱多风沙,夏热多暴雨,秋短晴朗,冬季干寒
5.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局部有雷雨,南风2-3级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8.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0.昨夜雨疏风骤,满地落花飞走
天气与气候的判断方法:
1、有 “日、天、夜、风、雨、雪、阴、晴、冷、热” 一般是天气。
(1、3、5、6、8、10)
2、有“季、年、春夏秋冬”一般是气候。(2、4、7、9)
天气、气候
目录
在小刚的一篇作文中有以下一些描述语言,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①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
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了异常
③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
④早饭后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却是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真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
天气、气候
目录
一、什么是天气预报?
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卫星云图、气温、降水、风力等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睛、降水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向和风力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这就是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目录
图中蓝色区域表示什么?
海洋
白色呢?
云层
绿色和黄色呢?
陆地、沙尘暴
此时我国东北地区的天气状况如何?
睛朗
二、了解卫星云图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目录
三、熟悉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目录
1、区分晴天,多雨和阴天的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目录
2、区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雨的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目录
3、区分雨夹雪、小雪、中雪、大雪的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目录
4、区分雾、霜冻、沙尘暴、冰雹的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目录
5、其他的天气符号
冷锋 暖峰
霾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目录
风力与风向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目录
活动
在下列天气中,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
天气与生活
目录
1、看图识天气,它们告诉你天气的状况怎么样了?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天气与生活
目录
天气与生活
目录
天气与生活
目录
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影响
目录
气候与着装:热带地区的人们四季穿着单衣;寒带地区的人们总要穿着厚厚的衣服;温带地区的人们着装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气候与饮食: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们喜欢吃辣的食品;生活在炎热地区的人们喜欢吃清淡的食物,喜爱喝汤祛暑。
气候与健康:潮湿的热带地区,人们易得风湿类疾病。
气候与建筑:因纽特人的房屋是用冰块搭建的;东南亚地区的建筑材料是木材或竹子。
五、空气质量日报
据报道,我市端午节5个点位PM2.5的日均值22微克/米3,均达到了一级。市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今明两天,我市PM2.5日均浓度值预计也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上面报道中,PM2.5是什么?它的多少说明什么?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多少说明空气质量优劣。
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环境的质量。许多国家在发布天气预报的同时,也公布每天对大气环境监测的结果,即发布“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
目录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以上
空气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对人体健康影响 无 无 少数敏感体质有影响 敏感体质有明显影响 对健康人群有明显影响
空气质量
目录
城市名称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北京 35 Ⅰ 优
天津 738 Ⅰ 优
长春 91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厦门 57 -- Ⅱ 优
太原 54 二氧化硫 Ⅱ 良
哈尔滨 105 可吸入颗粒物 Ⅲ 轻微污染
上海 70 -- Ⅱ 良
南京 86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011.01.09)
空气质量
目录
如何分辨雾霾和雾
雾会随着阳光的出现而消散,霾不会因为太阳消散 雾是白色的,霾是有颜色的。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多出现于秋冬季节。
小组讨论雾霾产生的原因?如何治理?
原因:1、汽车尾气
2、石油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
3、工厂产生的废气
措施:1、植树种草
2、提高煤炭利用率
3、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
空气质量
目录
天气
描述、特点
气候
描述、特点
天气
预报
云图、符号
空气
质量
环境保护措施
课堂小结
目录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