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第2节 波的描述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第2节 波的描述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05 12:3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波的描述
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图,由图像可知(  )
A.质点b此时位移为零
B.质点b此时向-y方向运动
C.质点d的振幅是2 cm
D.质点a再经过通过的路程是4 cm,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是4 cm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某时刻波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e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
A.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质点c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a将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d振幅为0
3.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b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B. a、b两质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
C.质点b完成的全振动次数比质点a多一次
D.质点b完成的全振动次数比质点a少一次
4.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8甲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  )
A.0.5 m B.1.5 m C.2.5 m D.3.5 m
5.抖动绳子的一端,绳子每秒钟做两次全振动,产生如图所示的横波。求绳上横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并画出1.25 s后的波形图。若要增大绳波的波长,抖动绳子的频率该如何改变?
6.有人用下列方法测量声音的传播速率。如图所示,两只船相距14 km,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向水里放一口钟,当她敲钟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向水里放一个听音器,他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听到了水下的钟声。请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水中的声速。
7.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正弦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经过0.5 s后,其图像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T大于0.5 s。
(1)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求该波的波速和周期;
(2)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求该波的波速和周期。
8.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像如图中的Ⅰ所示,经t=0.2 s后,波形图像如图3-4中的Ⅱ所示。求这列波的波速。
9.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形图,图(b)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x=1.5 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2 m的质点。求:
(1)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
(2)前2 s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
10.如图所示,一列水平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v=0.6 m/s,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x=0.96 m。某时刻该波刚好传到距点O 0.24 m的位置,从该时刻开始计时。
(1)经过多长时间,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
(2)经过多长时间,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谷?当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谷时,质点P通过的路程及在该时刻的位移为多少?
第2节 波的描述
参考答案
1.AC
2.B
3.D
4.C
5.解:f=2 Hz,λ=50 cm=0.5 m,v=λf=0.5×2 m/s=1 m/s
T==0.5 s,则==,即t=,相当于再过半个周期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决定波速,故v不变,由v=λf知,若要增大绳波的波长,抖动绳子的频率应降低。
6.解:s=14 km=1.4×104 m,t=10 s,忽略光传播的时间,
则v==1 400 m/s。
7.解:(1)由题图知λ=20 cm,由于该波的周期大于0.5 s,则在0.5 s内传播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则0.5 s内传播的距离Δx=15 cm=0.15 m,
故得到v===0.30 m/s
0.5 s波向前传播,0.5 s=,T=。
(2)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0.5 s内波向左传播的距离
Δx′=5 cm=0.05 m
v′===0.10 m/s
0.5 s波向前传播,有T′=4×0.5 s=2.0 s。
8.解:由图可知波长λ=8 m,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有
t=(n=0,1,2,…),得T=,又有v=,联立解得v==10(4n+1) m/s(n=0,1,2,…)。
9.解:(1)根据题图(b)知,x=1.5 m处的质点在t=2 s时振动方向是向下的。
利用微平移法,由图可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
v===0.5 m/s。
(2)t=2 s时质点P在波谷,在半个周期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 s=2A=8 cm。
10.解:(1)由题中波形图知,λ=0.24 m,振幅A=5 cm,则周期T===0.4 s,质点P位于0.96 m处,开始计时时刻的波峰位于0.06 m处,波形需传播的距离Δx=0.96 m-0.06 m=0.90 m,
所需时间t===1.5 s。
(2)欲求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谷所需时间,可取0时刻波谷x=0.18 m处的质点研究,该振动状态传到质点P的距离Δx′=0.96 m-0.18 m=0.78 m,所需时间Δt′===1.3 s
第二次到达波谷t2=Δt′+T=1.3 s+0.4 s=1.7 s
波的最右端传到质点P所需时间为Δt″,
Δt″===1.2 s
从质点P开始振动到P第二次到达波谷经历的时间
t3=t2-Δt″=1.7 s-1.2 s=0.5 s
0.5 s相当于
质点P通过的路程s=5A=25 cm
此时质点P的位移xP=-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