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章末检测
一、填空题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 差异显著。
2.秦岭— 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3.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 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4.综合地理位置、 、 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 、 、 四大地理区域。
5.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在地形、 、 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
6.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域、 、 等。
7.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 、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二、选择题
8.我国降水各地不同,下列各地区降水最少的是( )
A.东南沿海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9.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0.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11.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常青。该山脉与淮河共同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山脉是( )
A.太行山脉 B.南岭 C.秦岭 D.天山
12.下列区域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是( )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亚热带和暖温带
④畜牧区和农耕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十一”黄金周期间,将栋同学在深圳街头看到某旅行团乘坐的车牌号为“湘A57681”的旅游大巴车,据此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性最大的是( )
A.这辆大巴来自河南
B.游客在途中看到成片的稻田一望无际
C.该车辆穿越了辽阔的黑土地
D.车上游客沿途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14.我国人文环境差异很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西牧东耕 B.南稻北麦 C.南船北马 D.西高东低
15.下列分界线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
A.秦岭—淮河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黑河—腾冲线
16.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农业生产
1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面是芳芳春节期间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其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看到的景象是( )
A.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B.河流结了厚厚的冰
C.细雨蒙蒙,禾苗茁壮 D.椰林摇曳,田野碧透
18.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或人文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C.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
D.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19.下列山脉不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阿尔金山 C.祁连山 D.横断山
20.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我国降水( )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少后多 D.先多后少
21.影响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经济 D.地势
22.下列我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苏州人喜欢吃辣 B.苏州人喜欢吃甜
C.上海人多喜辣 D.山西人多喜酸
23.下列我国地理差异的说法匹配正确的是( )
A.海南岛——银装素裹 B.黑龙江——干旱荒漠
C.西北内陆——山清水秀 D.青藏高原——地高天寒
24.下列城市气温最高的是( )
A.哈尔滨 B.呼和浩特 C.上海 D.武汉
25.下列各地理事物中,不能说明我国人文地理差异的是( )
A.农业西牧东耕 B.降水东多西少
C.经济东高西低 D.人口东密西疏
26.下列各地民居特点不属于南北方地区的是( )
A.窑洞 B.闽南土楼 C.竹楼 D.蒙古包
27.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三、非选择题
28.将我国四个区域与其主要特征连线。
①北方地区
A.我国主要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②南方地区
B.我国独特的高寒农牧区
③西北地区
C.我国以水田为主的重要农业区
④青藏地区
D.我国以旱地为主的重要农业区
29.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 (山脉)—— (河流)一线。该地理界线是我国1月 ℃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2)你的学校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地区,降水较 (多/少),属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本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
(3)图中“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地区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被誉为“ ”。
(4)图中“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 地区,该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 (远/近), 是本区主要气候特征。
30.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A ,B ,C ,D 。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E ,F 。
(3)B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
(4)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C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
(5)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是 ,以高原为主的是 。
(6)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 ,森林资源丰富的是 。
(7)A和B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和D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31.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其原因是 。
(2)在四大地理分区中,B是 地区,判断依据是 。
(3)D地区和A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
(4)你认为C地区种植水稻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至少列举两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自然环境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点评】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答案】淮河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我国一月0摄氏度等温线重合。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答案】地理差异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在我国,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4.【答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5.【答案】气候;农田类型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与南方在地形、气候、农田类型和植被类型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6.【答案】经济区;文化区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7.【答案】气候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的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点评】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洗吃辣;山西人口味偏酸。
8.【答案】D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选项中东南沿海降水最多,位于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降水最少,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
9.【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A、秦岭—淮河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故A不符合题意;
B、秦岭—淮河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故B不符合题意;
C、秦岭—淮河不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故C符合题意;
D、秦岭—淮河是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0.【答案】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淮南淮北的温度、湿度存在很大差异,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橘的生长,而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度达不到橘的生长条件.造成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
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常青。这个山脉是秦岭,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2.【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①符合题意;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故②不符合题意;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故③符合题意;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重合,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3.【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从车牌号“湘A57681”可知,此辆大巴来自湖南省,A错误;黑土地位于东北地区,C错误;在深圳街头感受不到四季的变化,D错误;深圳地区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的耕地类型,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
14.【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人文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西牧东耕、南稻北麦、南船北马,地势西高东低是自然环境的差异,故本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5.【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A、秦岭—淮河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A不符合题意;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故B不符合题意;
C、青藏高原边缘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故C不符合题意;
D、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6.【答案】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气温低于0摄氏度,以南高于0摄氏度;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以南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7.【答案】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改线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冬季河流结冰。春节期间正值我国冬季,芳芳可以看到的是该线以北河流结了厚厚的冰,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8.【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A、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故A不符合题意;
B、北方地区陆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故B不符合题意;
C、北方地区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故C符合题意;
D、南方地区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9.【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
20.【答案】A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因此从西北地区向东南沿海,我国降水越来越多,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措施是修建水库。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1.【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形成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把秦岭—淮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我国划分成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主题是青藏高原,海拔高,因此划分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势,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2.【答案】B,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A、苏州人喜欢吃甜,故A不符合题意;
B、苏州人喜欢吃甜,故B符合题意;
C、上海人喜欢吃甜,故C不符合题意;
D、山西人多喜酸,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点评】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洗吃辣;山西人口味偏酸。
23.【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A、海南岛—山清水秀,故A不符合题意;
B、黑龙江—银装素裹,故B不符合题意;
C、西北内陆—干旱荒漠,故C不符合题意;
D、青藏高原—地高天寒,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
24.【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题目中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武汉,故其温度最高,本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25.【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农业的西牧东耕、经济的东高西低、人口的东密西疏,是人文环境的差异,降水的东多西少是自然环境的差异,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6.【答案】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位于北方地区,故A不符合题意;
B、闽南土楼,位于南方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
C、竹楼是南方地区的民居,故C不符合题意;
D、蒙古包是西北地区的民居,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乌金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属于北方地区。
27.【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作物的熟制一年一熟或者两年三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故本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8.【答案】D;C;A;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秦岭—淮河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青藏地区是我国的高寒牧区,故本题①-D,②-C,③-A,④-B。
故答案为:①-D;②-C;③-A;④-B。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29.【答案】(1)秦岭;淮河;0
(2)略;略;略;略
(3)青藏;世界屋脊
(4)西北;远;干旱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0摄氏度等温线大致重合。(2)我们的学校位于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属于季风区气候,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等。(3)图中的“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该区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被誉为“世界屋脊”。(4)“沙漠之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该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干旱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0;(2)北方地区;少;季风;小麦;玉米;谷子;(3)青藏地区;世界屋脊;(4)西北;远;干旱。
【点评】(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2)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3)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
(4)西北地区自然区划上的西北地区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30.【答案】(1)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昆仑山脉;秦岭
(3)温带季风气候;水田
(4)小麦;一年两熟或三熟
(5)①;②
(6)②;③
(7)季风;地形地势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我国主要山脉;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A是西北地区,B是北方地区,C是南方地区,D是青藏地区。(2)从图中可知E是昆仑山脉,F是秦岭。(3)B是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是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4)B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C是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者三熟。(5)在①②两地中,①是东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②是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6)②③两地中,②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③是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7)A是西北地区, B是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划分的主要因素是是否受季风的影响,A是西北地区,D是青藏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故答案为:(1)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2)昆仑山脉;秦岭;(3)温带季风气候;水田;(4)小麦;一年两熟或三熟;(5)①;②;(6)②;③;(7)季风;地形和地势。
【点评】(1)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中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前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值被是落叶阔叶林。
(4)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5)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6)我国的三大林区有东北林区、东南林区和西南林区。
(7)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我国划分成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1.【答案】(1)C;气温高,降水多
(2)北方;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一北
(3)青藏高原的边缘线
(4)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C区是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环境特征是湿热,原因是气温高,降水多。(2)图中B是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A是西北地区,D是青藏地区,两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的边缘线。(4)C区时南方地区,该区地形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故答案为:(1)湿热;气温高,降水多;(2)北方;秦岭—淮河以北;(3)青藏高原边缘线;(4)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点评】(1)南方,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常特指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区。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
(4)南方,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常特指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区。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章末检测
一、填空题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 差异显著。
【答案】自然环境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点评】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秦岭— 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答案】淮河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我国一月0摄氏度等温线重合。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 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答案】地理差异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在我国,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4.综合地理位置、 、 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 、 、 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5.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在地形、 、 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
【答案】气候;农田类型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与南方在地形、气候、农田类型和植被类型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6.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域、 、 等。
【答案】经济区;文化区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7.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 、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答案】气候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的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点评】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洗吃辣;山西人口味偏酸。
二、选择题
8.我国降水各地不同,下列各地区降水最少的是( )
A.东南沿海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答案】D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选项中东南沿海降水最多,位于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降水最少,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
9.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A、秦岭—淮河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故A不符合题意;
B、秦岭—淮河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故B不符合题意;
C、秦岭—淮河不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故C符合题意;
D、秦岭—淮河是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0.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淮南淮北的温度、湿度存在很大差异,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橘的生长,而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度达不到橘的生长条件.造成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故选:C.
11.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常青。该山脉与淮河共同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山脉是( )
A.太行山脉 B.南岭 C.秦岭 D.天山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
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常青。这个山脉是秦岭,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2.下列区域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是( )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亚热带和暖温带
④畜牧区和农耕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①符合题意;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故②不符合题意;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故③符合题意;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重合,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3.“十一”黄金周期间,将栋同学在深圳街头看到某旅行团乘坐的车牌号为“湘A57681”的旅游大巴车,据此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性最大的是( )
A.这辆大巴来自河南
B.游客在途中看到成片的稻田一望无际
C.该车辆穿越了辽阔的黑土地
D.车上游客沿途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从车牌号“湘A57681”可知,此辆大巴来自湖南省,A错误;黑土地位于东北地区,C错误;在深圳街头感受不到四季的变化,D错误;深圳地区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的耕地类型,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
14.我国人文环境差异很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西牧东耕 B.南稻北麦 C.南船北马 D.西高东低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人文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西牧东耕、南稻北麦、南船北马,地势西高东低是自然环境的差异,故本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5.下列分界线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
A.秦岭—淮河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黑河—腾冲线
【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A、秦岭—淮河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A不符合题意;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故B不符合题意;
C、青藏高原边缘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故C不符合题意;
D、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6.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农业生产
【答案】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气温低于0摄氏度,以南高于0摄氏度;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以南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面是芳芳春节期间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其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看到的景象是( )
A.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B.河流结了厚厚的冰
C.细雨蒙蒙,禾苗茁壮 D.椰林摇曳,田野碧透
【答案】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改线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冬季河流结冰。春节期间正值我国冬季,芳芳可以看到的是该线以北河流结了厚厚的冰,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8.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或人文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C.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
D.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A、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故A不符合题意;
B、北方地区陆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故B不符合题意;
C、北方地区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故C符合题意;
D、南方地区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9.下列山脉不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阿尔金山 C.祁连山 D.横断山
【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
20.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我国降水( )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少后多 D.先多后少
【答案】A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因此从西北地区向东南沿海,我国降水越来越多,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措施是修建水库。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1.影响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经济 D.地势
【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形成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把秦岭—淮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我国划分成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主题是青藏高原,海拔高,因此划分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势,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2.下列我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苏州人喜欢吃辣 B.苏州人喜欢吃甜
C.上海人多喜辣 D.山西人多喜酸
【答案】B,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A、苏州人喜欢吃甜,故A不符合题意;
B、苏州人喜欢吃甜,故B符合题意;
C、上海人喜欢吃甜,故C不符合题意;
D、山西人多喜酸,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点评】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洗吃辣;山西人口味偏酸。
23.下列我国地理差异的说法匹配正确的是( )
A.海南岛——银装素裹 B.黑龙江——干旱荒漠
C.西北内陆——山清水秀 D.青藏高原——地高天寒
【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A、海南岛—山清水秀,故A不符合题意;
B、黑龙江—银装素裹,故B不符合题意;
C、西北内陆—干旱荒漠,故C不符合题意;
D、青藏高原—地高天寒,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
24.下列城市气温最高的是( )
A.哈尔滨 B.呼和浩特 C.上海 D.武汉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题目中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武汉,故其温度最高,本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25.下列各地理事物中,不能说明我国人文地理差异的是( )
A.农业西牧东耕 B.降水东多西少
C.经济东高西低 D.人口东密西疏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农业的西牧东耕、经济的东高西低、人口的东密西疏,是人文环境的差异,降水的东多西少是自然环境的差异,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6.下列各地民居特点不属于南北方地区的是( )
A.窑洞 B.闽南土楼 C.竹楼 D.蒙古包
【答案】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位于北方地区,故A不符合题意;
B、闽南土楼,位于南方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
C、竹楼是南方地区的民居,故C不符合题意;
D、蒙古包是西北地区的民居,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乌金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属于北方地区。
27.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作物的熟制一年一熟或者两年三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故本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三、非选择题
28.将我国四个区域与其主要特征连线。
①北方地区
A.我国主要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②南方地区
B.我国独特的高寒农牧区
③西北地区
C.我国以水田为主的重要农业区
④青藏地区
D.我国以旱地为主的重要农业区
【答案】D;C;A;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秦岭—淮河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青藏地区是我国的高寒牧区,故本题①-D,②-C,③-A,④-B。
故答案为:①-D;②-C;③-A;④-B。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29.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 (山脉)—— (河流)一线。该地理界线是我国1月 ℃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2)你的学校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地区,降水较 (多/少),属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本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
(3)图中“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地区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被誉为“ ”。
(4)图中“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 地区,该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 (远/近), 是本区主要气候特征。
【答案】(1)秦岭;淮河;0
(2)略;略;略;略
(3)青藏;世界屋脊
(4)西北;远;干旱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0摄氏度等温线大致重合。(2)我们的学校位于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属于季风区气候,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等。(3)图中的“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该区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被誉为“世界屋脊”。(4)“沙漠之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该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干旱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0;(2)北方地区;少;季风;小麦;玉米;谷子;(3)青藏地区;世界屋脊;(4)西北;远;干旱。
【点评】(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2)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3)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
(4)西北地区自然区划上的西北地区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30.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A ,B ,C ,D 。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E ,F 。
(3)B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
(4)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C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
(5)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是 ,以高原为主的是 。
(6)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 ,森林资源丰富的是 。
(7)A和B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和D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答案】(1)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昆仑山脉;秦岭
(3)温带季风气候;水田
(4)小麦;一年两熟或三熟
(5)①;②
(6)②;③
(7)季风;地形地势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我国主要山脉;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A是西北地区,B是北方地区,C是南方地区,D是青藏地区。(2)从图中可知E是昆仑山脉,F是秦岭。(3)B是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是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4)B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C是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者三熟。(5)在①②两地中,①是东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②是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6)②③两地中,②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③是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7)A是西北地区, B是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划分的主要因素是是否受季风的影响,A是西北地区,D是青藏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故答案为:(1)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2)昆仑山脉;秦岭;(3)温带季风气候;水田;(4)小麦;一年两熟或三熟;(5)①;②;(6)②;③;(7)季风;地形和地势。
【点评】(1)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中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前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值被是落叶阔叶林。
(4)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5)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6)我国的三大林区有东北林区、东南林区和西南林区。
(7)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我国划分成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1.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其原因是 。
(2)在四大地理分区中,B是 地区,判断依据是 。
(3)D地区和A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
(4)你认为C地区种植水稻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至少列举两条)
【答案】(1)C;气温高,降水多
(2)北方;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一北
(3)青藏高原的边缘线
(4)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C区是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环境特征是湿热,原因是气温高,降水多。(2)图中B是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A是西北地区,D是青藏地区,两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的边缘线。(4)C区时南方地区,该区地形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故答案为:(1)湿热;气温高,降水多;(2)北方;秦岭—淮河以北;(3)青藏高原边缘线;(4)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点评】(1)南方,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常特指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区。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
(4)南方,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常特指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区。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