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1-27 13:31:31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最能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
A. B.
C. D.
2.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的地形区的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和东北平原黑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土地肥沃,黄土地较贫瘠
B.黑土地多种棉花和花生
C.黄土地多种谷子和春小麦
D.黄土地不需要灌溉,黑土地必须灌溉
4.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田多为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
B.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甘蔗
C.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东北一年一熟
5.(2017八下·天门期中)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③耕地集中连片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二、综合提升
7.读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B   山脉;C   山脉;D   平原;   平原;F   高原。
(2)①   (邻国);②   (邻国)。
(3)④   (河流);⑤   (河流).。
8.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盛行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降水量一般为500~800毫米。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领土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所以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2.【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地区;东北平原属于北方地区;华北平原属于北方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3.【答案】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属于黄土地,该土地比较贫瘠,多种植谷子、棉花、冬小麦,该土地依靠需要依靠黄河水灌溉;东北平原属于黑土地,该土地比较肥沃,多种植春小麦、甜菜等,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选项B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黄土高原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能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要。盛产苹果、梨、柿、枣、杏、桃等水果以及高粱和谷子等粮食作物。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除一部分山地外,本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甘蔗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长城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故选:B.
【点评】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5.【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平原面积广大,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但北方地区热量较低,降水较少,对农业生产不利,以旱地为主;南方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故选C。
【点评】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6.【答案】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题中四项措施都可以缓解华北平原用水紧张的状况,问题在于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华北平原人口密集,必须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以提高农业产出;直接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灌溉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会引发“公害病”。只有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才能缓解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故答案为:D。
【点评】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是:①春季锋面雨带还没有到达,降水少;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③春季农业用水增加。治理措施:合理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人工增雨,海水淡化;发展节水农业;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
7.【答案】(1)长白;太行;东北;华北;黄土
(2)俄罗斯;朝鲜
(3)黄河;淮河
【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B是长白山脉,C是太行山脉,D是东北平原,E是华北平原,F是黄土高原;(2)①是俄罗斯,②是朝鲜;(3)④是黄河,⑤是淮河.
【点评】(1)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
(2)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3)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河流有黄河、松花江等。
8.【答案】有利因素:多为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然灾害较少;劳动力充足。
不利因素:水资源缺乏;土地盐渍化严重。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发达。发展农业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因素。有利的条件如地形平坦,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自然灾害较少;劳动力充足。 交通便利,农业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劣势是水资源短缺,
土地盐渍化严重 ,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小。
【点评】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
1 / 1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最能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盛行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降水量一般为500~800毫米。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领土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所以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2.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的地形区的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地区;东北平原属于北方地区;华北平原属于北方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和东北平原黑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土地肥沃,黄土地较贫瘠
B.黑土地多种棉花和花生
C.黄土地多种谷子和春小麦
D.黄土地不需要灌溉,黑土地必须灌溉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属于黄土地,该土地比较贫瘠,多种植谷子、棉花、冬小麦,该土地依靠需要依靠黄河水灌溉;东北平原属于黑土地,该土地比较肥沃,多种植春小麦、甜菜等,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选项B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黄土高原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能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要。盛产苹果、梨、柿、枣、杏、桃等水果以及高粱和谷子等粮食作物。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田多为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
B.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甘蔗
C.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东北一年一熟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除一部分山地外,本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甘蔗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长城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故选:B.
【点评】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5.(2017八下·天门期中)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③耕地集中连片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平原面积广大,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但北方地区热量较低,降水较少,对农业生产不利,以旱地为主;南方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故选C。
【点评】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6.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题中四项措施都可以缓解华北平原用水紧张的状况,问题在于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华北平原人口密集,必须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以提高农业产出;直接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灌溉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会引发“公害病”。只有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才能缓解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故答案为:D。
【点评】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是:①春季锋面雨带还没有到达,降水少;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③春季农业用水增加。治理措施:合理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人工增雨,海水淡化;发展节水农业;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
二、综合提升
7.读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B   山脉;C   山脉;D   平原;   平原;F   高原。
(2)①   (邻国);②   (邻国)。
(3)④   (河流);⑤   (河流).。
【答案】(1)长白;太行;东北;华北;黄土
(2)俄罗斯;朝鲜
(3)黄河;淮河
【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B是长白山脉,C是太行山脉,D是东北平原,E是华北平原,F是黄土高原;(2)①是俄罗斯,②是朝鲜;(3)④是黄河,⑤是淮河.
【点评】(1)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
(2)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3)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河流有黄河、松花江等。
8.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答案】有利因素:多为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然灾害较少;劳动力充足。
不利因素:水资源缺乏;土地盐渍化严重。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发达。发展农业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因素。有利的条件如地形平坦,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自然灾害较少;劳动力充足。 交通便利,农业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劣势是水资源短缺,
土地盐渍化严重 ,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小。
【点评】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