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请将答案填在题前的表格内。)
1. 鸟类、昆虫、蝙蝠的运动器官分别是( )
A. 翅、翼、翼膜 B. 翼、翼膜、翅 C. 翼、翅、翼膜 D. 翼膜、翅、翼
2. 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蝗虫、章鱼、袋鼠 B. 家燕、飞蛾、企鹅
C. 狗、猫、大象 D. 蝙蝠、青蛙、袋鼠
3. 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微生物与其应用一致的是( )
A. 甲烷菌——沼气 B. 乳酸菌——面包 C. 青霉——米酒 D. 酵母菌——泡菜
4. 下列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 蜻蜓点水 B. 孔雀开屏 C. 小鸟筑巢 D. 蜘蛛结网
5.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群体中,群成员有明确分工,一定具有“首领”
B.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C. 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在外在刺激下所产生出来的活动表现
D. 冬天到了,大雁成群南飞的行为既有社群行为也有节律行为
6. 儿童、少年时期,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骨骼会发生变形,原因是( )
A. 青少年骨中无机物超过,骨脆硬且弹性小
B. 青少年骨中有机物超过,骨脆硬且弹性小
C 青少年骨中无机物超过,骨柔韧且弹性大
D. 青少年骨中有机物超过,骨柔韧且弹性大
7. 小明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鸭孵卵,小鸭出生后最先接触小明,因此小鸭就追随着小明,学习小明的一举一动。那么,小鸭追随小明的行为属于( ),小明的研究小鸭的方法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观察法 B. 后天学习行为;实验法
C. 先天性行为;实验法 D. 后天学习行为;观察法
8. 小秃鹰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将动物的大骨骼抓到空中,扔在岩石上摔碎,便于吞食,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与此类似行为是( )
A. 羊羔跪乳 B. 孔雀开屏 C. 雄鸡报晓 D. 山雀偷奶
9. 下列叙述中,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关节囊的内外有韧带
②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
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④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 细菌、真菌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关于分解者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解动植物的尸体、粪便等
B. 把动植物尸体中的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绿色植物利用
C. 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
D. 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11. 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 B.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就地保护
C. 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实行易地保护 D. 法制教育和管理
12. 下列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中,主要在安徽省有分布的动物是( )
A. 大熊猫 B. 金丝猴 C. 扭角羚 D. 扬子鳄
13. 腐生和寄生的区别是为该种生活的生物提供食物的有机体( )
A. 是否为活的生物 B. 是否为植物 C. 是否为整个生物 D. 是否为动物
14. 骨折后,医生在做手术时,特别注意保护骨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A. 保护骨膜中的血管 B. 保护骨膜中的神经
C. 保护骨密质 D. 保护成骨细胞
15. 廷伯根利用模型研究表明,引起银鸥幼雏啄亲鸟求食行为的是( )
A. 羽毛的颜色 B. 身体的形状 C. 喙上的红斑 D. 声音
16. 种植豆科植物能提高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A. 豆科植物能将它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分解到土壤中
B. 豆科植物能吸引更多的蚯蚓
C. 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固氮的根瘤菌
D. 豆科植物能杀死土壤中的细菌
17. 下列与哺乳动物运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骨骼肌两端的肌腹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B. 骨的运动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C.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D. 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
18. 直臂提水上楼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收缩,收缩 B. 收缩,舒张 C. 舒张,收缩 D. 舒张、舒张
19. 下列行为属于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分别为( )
①两只狗为争一块骨头而发生争斗
②母鸡护着小鸡
③壁虎断尾迅速逃跑
④蜜蜂发现“花源”回来跳“8”字舞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20. 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了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④③
21. 某果农发现果园内有许多昆虫,于是喷洒农药将昆虫全部杀死,但这一季节果实产量却是历年来最低的,这是因为昆虫能帮助植物
A. 光合作用 B. 传粉 C. 受精 D. 传播种子
22. 下列能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螳螂捕蝉 B. 松鼠吃蘑菇 C. 小鸡吃米 D. 老鹰抓小鸡
23. 下列有关人的长骨叙述错误的是( )
A. 骨松质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压力 B. 骨干外周部的骨密质结构致密坚硬,抗压力强
C. 幼年时骨髓呈红色,有造血功能 D. 骨膜内无血管,有神经和成骨细细胞
24.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应包括下列哪一项( )
A.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B. 动物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C. 动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D.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25.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真菌都只能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 B. 细菌大多数都是单细胞,少部分是多细胞
C. 在生态系统中,病毒都是消费者。病毒对人类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D.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有些是分解者,有些生产者,有些是消费者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26. 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
27.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
28. 动物的语言就是指动物的声音。( )
29.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滑液是由关节腔分泌。( )
30. 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时,必须将动物至于家养状态下。( )
31. 艾滋病病毒寄生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内,破坏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
32. 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在共生关系中的双方都不可独立生活。( )
33. 动物物种多样性是动物遗传多样性的基础。( )
34. 蘑菇与霉菌都是由大量菌丝构成的,并且依靠菌丝吸收营养物质。( )
35. 研究动物行为主要采用实验法和观察法,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实验法离不开观察。( )
三、填空与简答(每空2分,共40分)
36. 在探钙后,剩下的是究骨的成分时,把骨煅烧是利用有机物容易燃烧,无机物不易燃烧的原理。
实验结果:煅烧后的骨,只剩下____________它使骨具有____________把骨进行脱钙是利用无机物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无机盐被溶解分离出来。
实验结果:骨脱钙后,剩下的是____________它使骨具有______特性。
37.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兔、鼠、鹰等动物属于______。如图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腐生的______。
(2)该食物网中共含有______条食物链。
(3)请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兔和鼠的数量大量增加,则草的数量短时间内会______(填“减少”或“增加”)
38. 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是图中的______(填字母),其结构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B与C相比,在细胞结构上B细胞内没有成形的______。
(3)D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
39. 【科学探究】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方案一:将同一种树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1)对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组。
(3)方案二中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____组的树叶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______原则。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请将答案填在题前的表格内。)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D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26题答案】
【答案】正确
【27题答案】
【答案】错误
【28题答案】
【答案】错误
【29题答案】
【答案】错误
【30题答案】
【答案】错误
【31题答案】
【答案】正确
【32题答案】
【答案】正确
【33题答案】
【答案】错误
【34题答案】
【答案】对
【35题答案】
【答案】正确
三、填空与简答(每空2分,共40分)
【36题答案】
【答案】 ①. 无机物
②. 坚硬 ③. 有机物 ④. 韧性
【37题答案】
【答案】(1) ①. 消费者 ②. 细菌和真菌 (2)5
(3)草→鼠→蛇→鹰 (4)减少
【38题答案】
【答案】(1) ①. A ②. 内部的遗传物质 ③. 蛋白质外壳
(2)细胞核 (3)孢子生殖
【39题答案】
【答案】(1)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
(2) ①. 细菌 ②. 乙 (3)丙
(4) ① 一 ②. 单一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