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怀念母亲.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28 20:2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怀念母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关键词句。
2、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3、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教学准备】
  课件、季羡林生平简介和他的相关作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生身母亲”,感受敬慕
  1、听写词语: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
  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亲生母亲的爱。
  二、细读课文,研读“祖国母亲”
  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1、自由朗读文章,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
  2、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
  对祖国的怀念
  3、再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随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作者旅居在外,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
  (3)带感情的朗读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来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
  因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会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
  (2)感情朗读
  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什么样的?
  关爱孩子、思念孩子
  (2)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
  (3)感情朗读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
  (2)在作者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
  (3)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4)感情朗读
  三、首尾呼应,适度拓展
  1、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一自然段。
这样的体验,我们能理解吗?我们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大家互相讨论交流。
2、了解季羡林其人其作品。
  四、布置作业
  1、摘录文中佳句,尤其是对祖国母亲魂牵梦绕的句子,读一读。
2、抄写课内课外,预习《彩色的翅膀》
  五、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季羡林
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
频来入梦、怅望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