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怀念母亲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教学难点: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歌曲。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一、读题导入
1.读题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怀念母亲》,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2.走近季羡林:我们提起季羡林,看到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然而,当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你们会发现作者心中有一个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他曾说: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这悔、这恨就从失去母亲开始——
二、失母之痛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你不懂的词。
2.小声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这一段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能不能把这长长的一段文字读成一个字?
3.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你看到了这个字?
4.学生任意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课件出示】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课件出示】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1)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
资料补充:
【课件出示】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
【课件出示】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季羡林《寸草心——我的母亲》
【课件出示】: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5.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后来,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自由读第三自然段。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
三、作业布置:
1.巩固生字新词。
2.再次熟读课文,体会情感。
3.摘录文中描写对母亲魂系梦系的句子,读一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一、读日记,解思母之情
(一)异国思乡——品“糊”字
1.夜静极了,没有一丝风,更没有一丝声响,我的心是否也跟着这夜晚静了下来?
2.作者的心活动起来,他的心会怎样活动呢?他的心都会回到哪里,都会看到什么呢?
3.体会一个“糊”字。
(1)为什么作者说这是凄凉的但又是甜蜜的?
(2)凄凉是因为什么?
(3)为什么又会是甜蜜的?
(4)一个“糊”字你读出了什么?
(二)触景伤怀——写“哭”字
1.读这一段,房东太太高兴得不得了,你能想象是怎样的不得了吗?
2.房东太太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展开想象写下来。你会怎样理解 “真想哭”这三个字?
3.房东太太让我想起了什么?当他看到房东老太太的样子,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请你拿起笔把你想象到的写下来。
4.学生读文,深化思母之情。
串读几篇日记,体会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
二、梦中寻母——感思母之情
1.此时,再读三自然段相信同学们一定对两个“不知道为什么”有所了解,但老师读到此却突然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异国的生活让两位母亲频来入梦,而作者在后文偏偏却又要《寻梦》,梦境已经如此之频,作者何故还要寻梦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寻梦的段落,看看作者寻的到底是什么?
2.指名读《寻梦》,的两个段落,交流读后的感受。
3.比较“面庞”与“面影”
【课件出示】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课件出示】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庞。
4.再读《寻梦》,谈你的感受。
5.小结:季羡林在苦苦地追寻,只为得到一个清晰的面影,只为得到母亲的一个微笑,一声呼唤,可是一次又一次追寻的结果,只是让眼泪不停地流淌,只是让自己的夜晚无数次地失眠,难怪他要大声地疾呼——学生读《寻梦》的结尾。
6.同学们想一想,季羡林单是在寻找自己的生母吗?
7.再来齐读《寻梦》的结尾,感受游子的爱国之心。
三、总结升华
1.对读首尾两个自然段。
2.总结全文。
四、作业布置:
像季羡林爷爷一样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五、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敬意爱慕
恨 糊 哭 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