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2.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
备课组 六年级组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2.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观点的。
教学重点 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三种论证方法,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复备记录
回顾复习: 1.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讲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2.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毛主席运用了引用、对比、举例子等方法来论证“为人民服务”中“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3.继续走进这篇演讲词,探究“为人民服务”。 二、学习第三段 1.自学第三段,想一想,第三段是用什么方法来论证的。 2.随机指导: 课件出示句子:“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①指名读、齐读。 ②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想想前面的四句话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这部分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判,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判,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承受任何人的、准确的批判。第四句话是对上一句进行增补,增补“准确的批判”是指对人民有益处的。句与句之间联络严密,一系列的关联词语语气不断加强,再抓住这段话中的联系关系词语剖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白:权衡批判准确与否的规范只有一个,就是能否契合人民的好处。承受任何人的只需是准确的批判的目标也只要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③关注关联词:圈出关联词。 (课件先找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点上着重号。“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红色的字标出关联词语 ,句与句之间紧密相连,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关联词语,让句子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④小结:论证的过程中,讲道理也是个好办法,但是要注意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3.随机指导:李鼎铭的例子 ①这个例子,为了说明什么?(接受任何人提出的正确的批评) ②这样说明有什么好处?读一读。 三、合作学习四、五自然段 1.四、五自然段又是怎样论证的呢?请合作学习,找关联词,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2.交流并指导: ①如何对待困难:抓住但是、不过,了解转折并推进的关系。 ②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抓住关联词,进一步肯定为人民利益牺牲的同志。 四、观看视频 1.这是毛主席对我们党我们公务员提出的最高道德标准,但现在读起来仍然非常亲切。下面想象一下当一回毛主席,面对群众,面对人民,该如何演讲,同时用两只耳朵听一听你这个毛主席是怎样演讲的。 2.播放电影《张思德》中毛主席的演讲视频 五、主题升华 你所知道的“为人民服务”的典型除了张思德,还有谁? 1.单元课文 含本课链接 《马诗》唐 李贺 怀才不遇 想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而不被重用(不能够) 《石灰吟》明 于谦 为了清白,为了人民“粉身碎骨” 也“浑不怕” 《竹石》清郑燮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 《十六年前的回忆》 父亲对儿女的慈祥,对家人深沉的爱,对党的忠诚,为革命事业坚贞不屈、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依然栩栩如生,历历在目。 2.其他: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3.齐读这段话,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