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15.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一课时
备课组 六年级组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目标 会写“惯、圃”等12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20个词语。
了解课题,明确作者的观点;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重点 了解课题,明确作者的观点;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 复备记录
一、揭示课题,了解“真理” (一)漫谈“真理” 1.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议论文,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议论文。齐读课题。 2.“真理”这个词对我们来说是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经常挂在嘴上的,然而,你们有没有思考过,“真理”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二)明晰“真理” 1.课件出示三条真理 ①做好第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次。(这句话是——真理。) ②黑色的物体比白色的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这句话是——真理。) ③1+1=2(这又是——真理。) 2.所以诗人纪伯伦说——一件事实是一条没有性别的真理。 所以作家狄更斯说——真理是人生的向导与光辉。 所以我们知道,真理就是?(提示第一句) 真理就是指引人生的?(提示第二句) 二、找寻真理,整体感知 (一)自学课文,找寻真理 自读课文,要求如下: ①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并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读课文。 ②找一找课文中列举了哪几则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真理,用“_____”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二)字词正音,分类理解 出示三组含生字的词语 波义耳 魏格纳 阿瑟林斯基 华罗庚 酸碱 醋盐 凹凸 经纬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不可思议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请同桌间互读互评,并讨论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些词语分成这样三组排列。 随机引导:凹凸可用画图方式;锲的读音。 (三)依循真理,梳理结构 1.第二个问题呢?找一找课文中列举了哪几则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真理,用“_____”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学生朗读在文中找到的真理,老师在屏幕上画出来。) ①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②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③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 注意:学生可能画错,提醒怎样的才是真理。 2.齐读三则真理。 3.这三则真理的诞生过程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想法、思想,是作者的观点!作者在题目和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板书:提出观点)。然后用三个事例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板书:举例证明)。那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是的,这叫作出结论。(板书:作出结论) 这就是议论文,结构非常清晰。 三、把握事例,领悟观点 1.联系首尾,诠释观点 作者说的这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并不是只要提出一百个问题,而是要怎样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首尾的四个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 课文告诉我们要发现真理,就要 、 、 、 。 2.罗列四字词语,引导发现见微知著就是发现微小的现象等从而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或者事物的实质,可问:其实我们可以用找到的词语结合起来就是见微知著的意思(发现问题(现象)解决疑问(发现实质)) 3.课文告诉我们,要发现真理就要……(读学生找到的词语)。 4.如果只能用四个,你怎么选呢? 5.大家各有各的想法,那怎么来确定谁是最理解作者的那一位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作者用来证明观点的事例,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发现。来先看波义尔发明石蕊试纸的那一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6.请大家读读这段文字,在上面这些词语中选择四个词语,分别批注到意思对应的语句边上。 7.交流:请将你的批注结果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8.那么魏格纳和阿瑟林斯基部分呢?也请同学们像刚才那样,选择一个段落进行阅读,并选择合适的四字词语标注到意思对应的语句边上。看看你又会有什么发现。 9.大家通过阅读,发现了每一个事例的共同之处,这也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发现问题、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发现真理。 10.课文告诉我们要发现真理,就要发现问题、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发现真理。 四、体会写法,说明观点 (一)回扣事例,理解“具体” 1.作者就是这样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板书:具体事例)这里的“具体”是什么意思?老师在辞典中找到了关于“具体”的两个解释:细节很明确,很详细。特定的,真实的。大家觉得在这个“用具体事例说明”中的“具体”是属于哪一种意思? 2.比较中做出选择:大家还记得《世界地图的发现》这篇文章吗?也是讲魏格纳的故事。(屏幕阅读《世界地图的发现》)大家比较一下这篇文章与我们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一样? 3.所以现在对于具体怎么选择?特定的,真实的。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具体事例”应该是?特定的,真实的事例。 (二)小结写法,见证观点 1.文章的写作目的不一样,写法也不一样。同一件事,如果是要将事情的经过描绘给别人看,就要尽可能详细生动。但是如果是要通过这件事或几件事说明一个观点,那么叙事的时候就要根据观点的需要选择特定的环节,实事求是的写下来。所以,我们再明确一下,这里的“具体事例”指的是——特定的,真实的事例。 2.今天我们学了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很 重要的一点用特定的、真实的事例来证观点的办法。
板书设计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 举例证明 具体事例——特定的、真实的事 作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