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0 青山不老
一.试题(共10小题)
1.辨字组词。
炕 稍 肆 载
坑 梢 律 栽
2.判断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青山是不会老的。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恭敬 尊敬 崇敬 可敬
(1)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 的。
(2)消防队员奋不顾身救火的行为是 的。
(3)我们怀着 的心情拜访了老红军张爷爷。
(4)大家都十分 地向赵老师问好。
4.判断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语意转换;③表示声音断续。
(1)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5.理解句子: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1)这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
(2)画出句中表示数字的词语,这些数字写出了 。
6.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换
C.表示声音断续
(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他的呻吟显得更苍白无力:“把——我的土地——好好地——照顾好。”
7.
沙尘暴敲响了警钟
(节选)
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我国50﹣6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则已达2460平方公里。
据国家环保部门的分析,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的密度,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90年代初发展到246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50年代那水草丰美,牧歌声声,成片羊群如悠悠白云搏动于草原的富有诗意的兴旺美景已不复存在。如今,一眼望去,是被啃光牧草、土地沙化的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草场成为扬起沙尘暴的沙源。再看看另外一个旗,由于产羊绒获利大,牧民靠多养山羊增收,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返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光。这个旗虽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沙化。羊绒业是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
朱镕基总理最近在河北、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加快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如果只图眼前经济高速增长,不顾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以jié泽而渔的方式,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入2000年之后,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在追求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同时,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jié) 泽而渔
(2)从文中看,今年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的原因在于:
①
②
(3)第一自然段划线句运用了 这两种说明方法。第二自然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
(4)文中的第二自然段不能与第一自然段互换位置的理由是:
①
②
(5)从全文看,最后一段划线句“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句中“警钟”指的是 。
(6)从文中看,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径是 。根据这个途径,结合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措施。例如:以圈养为主,轮流放牧,来提高草地生产力。 。
8.拓展阅读。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难得的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一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这里仍旧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阵,然后兴奋地告诉我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一齐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堆,接着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处勾出十分好看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种在花坛的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完全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 ]没来这儿倒垃圾,[ ]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昔日的空地已经是花团锦簇,翠木葱茏,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看着窗外那幅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风景图,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
(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旧﹣﹣ 慷慨﹣﹣ 奉献﹣﹣
(3)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以前,窗外的空地上,垃圾成堆、臭气熏天,如今,这儿变得 , 。
②第二段写建造花坛的经过:铲垃圾、挑石块、 、 、 、 栽花苗。
③以前,人们把这儿当垃圾堆,后来看到这儿变成了 ,人们不但不往这儿倒垃圾,而且纷纷 ,使这里的景色变得更美了。
④第二段中爸妈对我说了一个好主意,这里的“好主意”应该是 。
(4)摘抄文中的优美语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佳句摘抄:
喜欢理由:
(5)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用“___”在文中画出来。
9.按要求写句子。
(1)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缩句)
(2)老人植树。(扩写,至少扩两处)
(3)青山是不会老的。(改为反问句)
10.请你以一只生活在小河里的青蛙的身份给人类写一封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呼吁人类减少污染,保护河流。
要求:①注意建议书的格式;②把建议的原因和具体内容写清楚;③不少于500字。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0 青山不老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辨字组词。
炕 火炕 稍 稍息 肆 放肆 载 装载
坑 土坑 梢 树梢 律 纪律 栽 栽树
【解答】本题中的形近字可通过它们的偏旁区分,辨析它们的意义,如:炕“火”旁,和火有关系,坑“土”旁,和土有关系,其它也可用这个方法辨析。
故答案为:
火炕 土坑 稍息 树梢 放肆 纪律 装载 栽树
2.判断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青山是不会老的。 拟人
【解答】“青山是不会老的。”这是一个拟人句。拟人句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本句说“青山”不会老,这是把“青山”人格化。
故答案为:
拟人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恭敬 尊敬 崇敬 可敬
(1)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 尊敬 的。
(2)消防队员奋不顾身救火的行为是 可敬 的。
(3)我们怀着 崇敬 的心情拜访了老红军张爷爷。
(4)大家都十分 恭敬 地向赵老师问好。
【解答】恭敬:指严肃、端庄有礼貌。
尊敬:指尊崇敬重。
崇敬:推崇尊敬。
可敬:值得尊敬。
(1)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敬重的,选“尊敬”。
(2)消防队员奋不顾身救火的行为是值得尊敬的,选“可敬”。
(3)我们怀着推崇尊敬的心情,选“崇敬”。
(4)大家端庄有礼貌地问好,选“恭敬”。
故答案为:
(1)尊敬;
(2)可敬;
(3)崇敬;
(4)恭敬。
4.判断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语意转换;③表示声音断续。
(1)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②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①
【解答】(1)结合句子可知,破折号表示语意转换。
(2)结合句子可知,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故答案为:
(1)②;
(2)①。
5.理解句子: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1)这句用了 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
(2)画出句中表示数字的词语,这些数字写出了 可以体会到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决心之大,态度之坚决,成绩之突出 。
【解答】从上下文中找相关语句结合起来理解.理解文章中的句子时,可以找出上下文中相关的句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
(1)考查了说明方法,此处的“15年 8条 7条 3700亩”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考查了说明方法的作用,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结合句子中的数字和“了不起的奇迹”考虑,可以体会到决心之大,态度之坚决,成绩之突出.
故答案为:
(1)列数字
(2)15年 8条 7条 3700亩 可以体会到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决心之大,态度之坚决,成绩之突出
6.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换
C.表示声音断续
(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B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A
(3)他的呻吟显得更苍白无力:“把——我的土地——好好地——照顾好。” C
【解答】(1)结合句义可知,句中破折号表示语意转换。故选B。
(2)结合句义可知,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故选A。
(3)结合句义可知,句中破折号表示声音断续。故选C。
故答案为:
(1)B;
(2)A;
(3)C。
7.
沙尘暴敲响了警钟
(节选)
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我国50﹣6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则已达2460平方公里。
据国家环保部门的分析,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的密度,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90年代初发展到246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50年代那水草丰美,牧歌声声,成片羊群如悠悠白云搏动于草原的富有诗意的兴旺美景已不复存在。如今,一眼望去,是被啃光牧草、土地沙化的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草场成为扬起沙尘暴的沙源。再看看另外一个旗,由于产羊绒获利大,牧民靠多养山羊增收,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返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光。这个旗虽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沙化。羊绒业是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
朱镕基总理最近在河北、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加快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如果只图眼前经济高速增长,不顾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以jié泽而渔的方式,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入2000年之后,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在追求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同时,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jié) 竭 泽而渔
(2)从文中看,今年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的原因在于:
① 气候异常,东亚季风势力强
② ②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3)第一自然段划线句运用了 作比较、列数字 这两种说明方法。第二自然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 。
(4)文中的第二自然段不能与第一自然段互换位置的理由是:
① 第一自然段总写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的多种原因。
② 第二自然段具体剖析其中的一个原因。
(5)从全文看,最后一段划线句“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句中“警钟”指的是 土地沙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
(6)从文中看,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径是 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根据这个途径,结合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措施。例如:以圈养为主,轮流放牧,来提高草地生产力。 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竭泽而渔:竭:使……干涸;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能力。第一自然段中“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这段话介绍了今年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进行概括即可。即①气候异常,东亚季风势力强。②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第二自然段中将50﹣60年代与90年代的沙化土地面积做对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560平方公里和2460平方公里列举具体的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
(4)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第一、二自然段。可知第一自然段是总写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的多种原因。而第二自然段具体剖析其中的一个原因。不能互换位置。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前一句“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说明了“警钟”的含义。即土地沙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6)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能力。最后一句“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径。可以针对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等,来提出具体措施,言之成理即可。即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故答案为:
(1)竭
(2)①气候异常,东亚季风势力强。②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3)作比较、列数字;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
(4)第一自然段总写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的多种原因;而第二自然段具体剖析其中的一个原因。
(5)土地沙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6)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8.拓展阅读。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难得的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一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这里仍旧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阵,然后兴奋地告诉我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一齐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堆,接着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处勾出十分好看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种在花坛的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完全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 不但 ]没来这儿倒垃圾,[ 而且 ]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昔日的空地已经是花团锦簇,翠木葱茏,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看着窗外那幅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风景图,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
(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旧﹣﹣ 仍然 慷慨﹣﹣ 大方 奉献﹣﹣ 贡献
(3)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以前,窗外的空地上,垃圾成堆、臭气熏天,如今,这儿变得 花团锦簇 , 翠木葱茏 。
②第二段写建造花坛的经过:铲垃圾、挑石块、 砌花坛 、 糊水泥 、 勾图案 、 堆细土 栽花苗。
③以前,人们把这儿当垃圾堆,后来看到这儿变成了 花坛 ,人们不但不往这儿倒垃圾,而且纷纷 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 ,使这里的景色变得更美了。
④第二段中爸妈对我说了一个好主意,这里的“好主意”应该是 在这里建一个花坛 。
(4)摘抄文中的优美语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佳句摘抄: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
喜欢理由: 写出了窗外的美丽景象。
(5)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用“___”在文中画出来。
【解答】(1)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结合句子间的关系,来选词语,结合句子看:附近的居民没来这儿倒垃圾,而且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具有递进关系,可用“不但,而且”。
(2)考查了写近义词,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仍旧”依旧,近义词“仍然”;“慷慨”不吝啬,近义词“大方”;“奉献”献出,近义词“贡献”。
(3)①在通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即可。②第二小节中作者用了一个排比句写了改造的过程,根据提示,用动词+名词的形式概括这个过程即可。
③在通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第二小节的有关内容填空即可。④结合前后文,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可知是在这里建一个花坛。
(4)考查了优美语句的摘抄,说你名喜欢的原因即可。如: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写出了窗外的美丽景象。
(5)本文的最后一句是话点明的本文的主题,即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美。”
故答案为:
(1)不但 而且
(2)仍然 大方 贡献
(3)①花团锦簇 翠木葱茏
②砌花坛 糊水泥 勾图案 堆细土
③花坛 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
④在这里建一个花坛。
(4)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写出了窗外的美丽景象。
(5)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
9.按要求写句子。
(1)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缩句)
我知道环境。
(2)老人植树。(扩写,至少扩两处)
年迈的老人在荒山上植树。
(3)青山是不会老的。(改为反问句)
难道青山是会老的吗?
【解答】(1)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这条山沟所处的大”。
(2)扩写句子,添加修饰语“年迈的、在荒山上”。
(3)改为反问句,去掉“不”,添加“难道……吗”,结尾用问号。
故答案为:
(1)我知道环境。
(2)年迈的老人在荒山上植树。
(3)难道青山是会老的吗?
10.请你以一只生活在小河里的青蛙的身份给人类写一封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呼吁人类减少污染,保护河流。
要求:①注意建议书的格式;②把建议的原因和具体内容写清楚;③不少于500字。
【解答】
建议书
亲爱的人类朋友:
我是你们的朋友﹣﹣青蛙,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河边到田野,到处都有我的身影。我的跳跃能力极强,一年几乎可以吃掉上万条害虫,那么成千上万只青蛙的工作量,不仅可以代替农药,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为人类提供了绿色的食品来源。
你们为什么要保护青蛙?时代变迁,环境污染。我们虽然学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却不曾看到这种场景,那皎洁的月光,清爽的凉风,蝉儿的鸣叫,蛙声的共鸣,多么和谐的画面啊!
但是由于人为的破坏,如:工厂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溪流;到处是随手乱丢的垃圾;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你们一定要保护青蛙,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请大家努力保护我们,我提出如下建议:
1.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再排到溪流中;
2.珍爱水资源,杜绝浪费,地质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的滥采;
3.禁止打捞、贩卖青蛙;
4.出去游玩的时候,不要再河边乱丢垃圾;
相信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以上几点,我们青蛙的生存环境会有所改善。我们生活的家园也会越来越美丽。
建议人:青蛙
2020年10月13日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