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3 月光曲
一.试题(共10小题)
1.贝多芬被称为( )
A.“音乐之王” B.“琴圣” C.“乐圣”
2.读句子,回答问题。
(《月光曲》)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琴?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贝多芬为兄妹俩互相体贴的手足之情所感染,对穷苦人民有着同情和热爱。
B.贝多芬为盲姑娘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打动。
C.贝多芬想趁这个幽静的夜晚练习自己的技艺。
3.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
A.描写月光下的茅屋,主要突出了盲姑娘兄妹的穷困和凄凉。
B.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C.贝多芬瞧不起穷苦的兄妹俩。
4.(《月光曲》)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再弹一曲?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盲姑娘凭着直觉大胆推测出演奏第一首曲子的人就是贝多芬,这让贝多芬十分感动。
B.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C.贝多芬很喜欢盲姑娘兄妹,所以决定把以前创作好的《月光曲》再弹奏一遍。
5.读读下面人物的语言,想想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充满同情、爱意、遗憾、内疚 B、迫切 C、诚恳、热情 D、体谅、安慰
①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②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③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④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6.选词填空。
陶醉 沉醉
(1)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 了。
(2)汽笛声唤醒了 在回忆中的爷爷。
断断续续 陆陆续续
(3)演出结束后,同学们 地走出会场。
(4)贝多芬听到 的钢琴声从茅屋里传出来。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乐圣”贝多芬的故事
“乐圣”贝多芬成名后,许多贵族拼命地想结识他。但是贝多芬性格倔强,对那些倚仗权势的贵族格外鄙视。
一次,贝多芬应一位亲王的邀请,参加一场音乐会,并在音乐会上演奏自己的作品。音乐会在亲王的庄园里举行。那天天气十分寒冷并且下着倾盆大雨。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熟练而深情地弹奏起著名的《月光曲》。沉静优雅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优美的乐曲使人们陶醉,大家停止了谈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似乎他们 在风雨中听演奏, 沐浴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中。
这时,有一位伯爵旁若无人,忽然说起话来,声音越来越大。贝多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声音的干扰,他愤怒地停止了演奏,站起来高声说道:“我绝不能为这些蠢猪们演奏!”主办音乐会的亲王 不制止那位破坏全场气氛的伯爵, 大声训斥贝多芬。
以亲王的威势欺压贝多芬。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不可遏,对亲王说:“亲王,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凭借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贝多芬说完,离开了大厅,顶着风雨,拂袖而去。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我能体会到
A.贝多芬琴技高超,《月光曲》优美动听。
B.大厅的音响效果极好,演奏出的音乐很美。
(3)用“ ”标出描写贝多芬特别愤怒的句子,用“[]”标出描写贝多芬不畏权势的句子。
(4)贝多芬为什么说“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光明的心曲
①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在我写字台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渐渐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息地闪烁着……
②无意中见到的新鲜形象,总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愣了。总觉得它们像什么,像什么呢?
③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那是一位小姑娘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④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在绿荫深处照射。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晚风里飘拂,一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的头顶上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没有看见,依然专注地唱着。
⑤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吃了一惊: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黑又长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阴影﹣﹣啊,竟是一位盲姑娘!
⑥我心头一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位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⑦“……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⑧歌声依然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拳头,紧紧地贴在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从她动情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地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这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⑨唱吧,盲姑娘,你有一颗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暗淡无光的。
⑩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1)作者听到盲姑娘唱歌时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2)对第⑩段中“闪着光芒的歌”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指的是盲姑娘那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B.指的是盲姑娘向往的光明灿烂的地方。
C.指的是盲姑娘向往光明的精神。
(3)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光明的心曲”这个题目的理解。
(4)短文开头、结尾都写到夕晖,这属于 。开头描写的作用是推动情节的发展,结尾描写的作用是 。
9.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2)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改为反问句)
10.作文
皎洁的月亮,给童年的作者带来了神奇与享受。相信在晴朗的夏夜,你一定凝视过神奇的夜空,神往过灿烂的星辰。请以“夏日星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一定要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一切与星空有关的人与事都可以写进去的。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3 月光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贝多芬被称为( )
A.“音乐之王” B.“琴圣” C.“乐圣”
【解答】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故选:C。
2.读句子,回答问题。
(《月光曲》)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琴?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贝多芬为兄妹俩互相体贴的手足之情所感染,对穷苦人民有着同情和热爱。
B.贝多芬为盲姑娘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打动。
C.贝多芬想趁这个幽静的夜晚练习自己的技艺。
【解答】《月光曲》一课描写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激发了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是被盲姑娘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打动;为兄妹俩互相体贴的手足之情所感染。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怀着无比的同情和热爱。故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C项的解释。
故选:C。
3.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
A.描写月光下的茅屋,主要突出了盲姑娘兄妹的穷困和凄凉。
B.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C.贝多芬瞧不起穷苦的兄妹俩。
【解答】《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结合“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可知,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故选:B。
4.(《月光曲》)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再弹一曲?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盲姑娘凭着直觉大胆推测出演奏第一首曲子的人就是贝多芬,这让贝多芬十分感动。
B.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C.贝多芬很喜欢盲姑娘兄妹,所以决定把以前创作好的《月光曲》再弹奏一遍。
【解答】《月光曲》一课描写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激发了贝多芬,使他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当贝多芬为穷兄妹弹完第一首曲子后,盲姑娘凭着直觉大胆推测出演奏第一首曲子的人就是贝多芬,这让贝多芬十分感动。故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故A和B的理解是正确的,C的说法是错误。
故选:C。
5.读读下面人物的语言,想想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充满同情、爱意、遗憾、内疚 B、迫切 C、诚恳、热情 D、体谅、安慰
①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B
②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A
③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D
④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C
【解答】(1)本题抓住后文提到的“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表明姑娘急切想听到贝多芬的亲自弹奏。
(2)本题抓住“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表明哥哥因为未能满足妹妹看音乐会的请求而感到内疚。
(3)本题抓住“哥哥,你别难过”可知姑娘对哥哥的安慰。
(4)本题中贝多芬说的话表明贝多芬听到兄妹对话而感动,打算专门给姑娘弹奏一首曲子,可见他非常热情。
故答案为:
(1)B
(2)A
(3)D
(4)C
6.选词填空。
陶醉 沉醉
(1)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 陶醉 了。
(2)汽笛声唤醒了 沉醉 在回忆中的爷爷。
断断续续 陆陆续续
(3)演出结束后,同学们 陆陆续续 地走出会场。
(4)贝多芬听到 断断续续 的钢琴声从茅屋里传出来。
【解答】陶醉:指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
(1)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陶醉”。
(2)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沉醉”。
断断续续:是状态词,指时而中断,时而继续。陆陆续续:指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3)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陆陆续续”。
(4)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断断续续”。
故答案为:
(1)陶醉;
(2)沉醉;
(3)陆陆续续;
(4)断断续续。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乐圣”贝多芬的故事
“乐圣”贝多芬成名后,许多贵族拼命地想结识他。但是贝多芬性格倔强,对那些倚仗权势的贵族格外鄙视。
一次,贝多芬应一位亲王的邀请,参加一场音乐会,并在音乐会上演奏自己的作品。音乐会在亲王的庄园里举行。那天天气十分寒冷并且下着倾盆大雨。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熟练而深情地弹奏起著名的《月光曲》。沉静优雅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优美的乐曲使人们陶醉,大家停止了谈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似乎他们 不是 在风雨中听演奏, 而是 沐浴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中。
这时,有一位伯爵旁若无人,忽然说起话来,声音越来越大。贝多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声音的干扰,他愤怒地停止了演奏,站起来高声说道:“我绝不能为这些蠢猪们演奏!”主办音乐会的亲王 不但 不制止那位破坏全场气氛的伯爵, 还 大声训斥贝多芬。
以亲王的威势欺压贝多芬。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不可遏,对亲王说:“亲王,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凭借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贝多芬说完,离开了大厅,顶着风雨,拂袖而去。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我能体会到 A
A.贝多芬琴技高超,《月光曲》优美动听。
B.大厅的音响效果极好,演奏出的音乐很美。
(3)用“ ”标出描写贝多芬特别愤怒的句子,用“[]”标出描写贝多芬不畏权势的句子。
(4)贝多芬为什么说“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因为贝多芬不光有极高的音乐才能,而且性格倔强,鄙视权贵。
【解答】(1)考查对关联词的运用。文中的“在风雨中演奏”与“沐浴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中”根据句子大意,它们之间属于“并列关系”,因此,应填写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即填空为:似乎他们不是在风雨中听演奏,而是沐浴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中。文中的“不制止那位破坏全场气氛的伯爵”与“大声训斥贝多芬”根据句子大意,它们之间属于“递进关系”,因此,应填写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不但……还……”。即填空为:主办音乐会的亲王不但不制止那位破坏全场气氛的伯爵,还大声训斥贝多芬。
(2)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并从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文中的画线句子“沉静优雅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优美的乐曲使人们陶醉,大家停止了谈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似乎他们不是在风雨中听演奏,而是沐浴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中”意思表明了贝多芬琴技高超,《月光曲》优美动听。故选题目中的A项。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文中的这几句话“贝多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声音的干扰,他愤怒地停止了演奏,站起来高声说道:‘我绝不能为这些蠢猪们演奏’”是描写贝多芬特别愤怒的句子。文中的这几句话“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不可遏,对亲王说:‘亲王,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凭借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是描写贝多芬不畏权势的句子。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并回答问题。文中的“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这是贝多芬义正言辞地对秦王说的一句话,贝多芬这么说秦王,是因为贝多芬不光有极高的音乐才能,而且性格倔强,鄙视权贵。
故答案为:
(1)不是 而是 不但 还;
(2)A;
(3)贝多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声音的干扰,他愤怒地停止了演奏,站起来高声说道:“我绝不能为这些蠢猪们演奏”!
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不可遏,对亲王说:“亲王,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凭借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4)因为贝多芬不光有极高的音乐才能,而且性格倔强,鄙视权贵。
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光明的心曲
①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在我写字台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渐渐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息地闪烁着……
②无意中见到的新鲜形象,总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愣了。总觉得它们像什么,像什么呢?
③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那是一位小姑娘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④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在绿荫深处照射。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晚风里飘拂,一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的头顶上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没有看见,依然专注地唱着。
⑤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吃了一惊: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黑又长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阴影﹣﹣啊,竟是一位盲姑娘!
⑥我心头一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位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⑦“……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⑧歌声依然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拳头,紧紧地贴在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从她动情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地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这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⑨唱吧,盲姑娘,你有一颗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暗淡无光的。
⑩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1)作者听到盲姑娘唱歌时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2)对第⑩段中“闪着光芒的歌”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C
A.指的是盲姑娘那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B.指的是盲姑娘向往的光明灿烂的地方。
C.指的是盲姑娘向往光明的精神。
(3)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光明的心曲”这个题目的理解。
(4)短文开头、结尾都写到夕晖,这属于 环境描写 。开头描写的作用是推动情节的发展,结尾描写的作用是 深化主题 。
【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想是指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阅读文章,结合句子:歌声像清泉,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在绿荫深处照射。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这两句话是作者联想的,并不是真实看到的,是作者听到优美的歌声产生的联想。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闪着光芒的歌在文章不仅仅指的是盲女孩所唱的那首动听的歌曲,它的深层含义是她有一颗热爱光明、向往光明的心。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题目也是文章的题眼,它是最能反映文章主题和中心的地方,阅读文章可知,“光明的心曲”在这里是指盲姑娘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有一颗热爱光明、向往光明的心。
(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描写方法的理解。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因此阅读文章,短文开头、结尾都写到夕晖,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这属于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的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展示人物性格,交代故事发生时间等背景,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结合句子: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这里又谈到夕晖,因此在文章中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故答案为:
(1)歌声像清泉,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在绿荫深处照射。 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
(2)C
(3)盲姑娘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有一颗热爱光明、向往光明的心。
(4)环境描写 深化主题
9.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2)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改为反问句) 这首曲子难道不难弹吗?
【解答】(1)考查了改为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我”改为“他”,“这”改为“那”。
(2)考查改为反问句。在“曲子”后面加上“难道不”,“多”去掉,“哪”改为“吗”,叹号改为问号。
故答案为:
(1)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2)这首曲子难道不难弹吗?
10.作文
皎洁的月亮,给童年的作者带来了神奇与享受。相信在晴朗的夏夜,你一定凝视过神奇的夜空,神往过灿烂的星辰。请以“夏日星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一定要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一切与星空有关的人与事都可以写进去的。
【解答】范文:
夏日星空
天空是带有无穷幻想的使者,在它的世界里,你可以尽情漂浮,游动。天空有很多种,晴空,蓝天,阴天……,但在这些天空中,最出名的便是带有神秘色彩的星空。
妈妈告诉我夏夜的星空是最美,为我讲起许多关于星空的事,真是听得我心动不已,俗话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在今夜,就让我来鉴赏一下这“夏夜的星空”吧!
我疾步走下楼梯,快得好像要腾空飞下去似的。一阶,两阶,三阶四阶……不知数了多少个,不过我总算是到了楼下﹣﹣黑夜包裹中的小区是那么的寂静,静的我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我站在只有路灯照亮的街上,抬头仰向星空,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散落的星辰,他们像一群淘气的孩子,都离得很远,像是在玩“星际躲猫猫”,他们冲着我微笑,不停地眨着他们的大眼睛,真美!看那边星星开始密集起来了,哦,原来是在开展“星际斗地主”大赛呀;听,他们正乐着呢!
我被他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所迷住,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我仿佛也在其中,正在星空中游荡,正在天空翱翔,那么惬意,他么自由,那么轻松。突然,一道白光射入我的眼帘。瞧,月亮升起来了,我被它那巨大的白光唤醒过来。月亮升起来了,而星星们的比赛也结束了,空中不再充满星群,只剩下一团皎洁的月光……
夏夜的星空,是一个自由的世界,他们不会告诉我他们的踪迹,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性情,更不会让你看清他们的模样,他们只会为你创造想象的空间,让你去想象,去创造,让你去建设!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