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0 青山不老
一.试题(共10小题)
1.在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所处环境(chǔ chù) 情不自禁(jīn jìn) 参天杨柳(cēn cān)
创造奇迹(jì jī) 生命归宿(sù shù) 波光粼粼(lín líng)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 。他是真正与 、与 了。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波浪 的设想 的小院 地坐 地躺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任意残杀或迫害。
(2)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3)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4)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5.照样子,写词语。
例:波光粼粼(ABCC式) 、
例:三番五次(含有两个数字) 、
6.修改病句。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7.读句子,回答问题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①“另一种东西”指的是
②为什么说“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8.阅读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从文中标出来。
(2)文章写道“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这些记叙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照应的句子:
深刻含义是: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 。
9.课外阅读。
小溪
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幻。山间晚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增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窗,小溪的脚步也是迟缓沉重的,是她也难耐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意?
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听,这小溪正以多么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去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1)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中的“活泼”换成“活跃”好不好?为什么?
(2)“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增添一些生动的音符”中“生动的音符”指的是什么?
(3)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轻快流畅”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
(4)“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中的“好消息”是指什么?
(5)作者在本文中主要用了什么写法把小溪写得活灵活现?
10.习作练习﹣﹣我挑战。
两三年前,“雾霾”“PM2.5”……这些词语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新鲜词,而现在随着雾霾天气范围的扩大,持续时间的增长,防霾、抗霾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请你给环保部门写一份关于如何防治雾霾的倡议书。注意倡议书的格式。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0 青山不老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在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所处环境(chǔ chù) chǔ 情不自禁(jīn jìn) jīn 参天杨柳(cēn cān) cān
创造奇迹(jì jī) jì 生命归宿(sù shù) sù 波光粼粼(lín líng) lín
【解答】“处”[chǔ]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设身~地。[chù]地方:住~。故“所处环境”的“处”应选“chǔ”。
“禁”[jìn]明令取消;制止:严~走私。[jīn]受得住;耐(用):~得起考验。故“情不自禁”的“禁”应选“jīn”。
“参”[cān]加入在内:~与。[cēn]〔~差(cī)〕长短不齐。故“参天”的“参”应选“cān”。
“宿”:[sù]夜里睡觉;过夜:~舍。[xiǔ]用于计算夜:住了一~。[xiù]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星~。没有“shù”音。故“归宿”的“宿”应读“sù”。
故答案为:
chǔ jīn cān
jì sù lín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 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 山川共存 、与 日月同辉 了。
【解答】选自《青山不老》。
故答案为:
另一种东西 山川共存 日月同辉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巨大 的波浪 美好 的设想 安静 的小院 静静 地坐 懒洋洋 地躺
【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巨大的波浪”。
中间为“地”,后面为动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特点,然后搭配,如“静静地坐”。
故答案为:
巨大 美好 安静 静静 懒洋洋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任意残杀或迫害。 肆虐
(2)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风雨同舟
(3)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奇迹
(4)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荡漾
【解答】(1)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
(2)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3)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4)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故答案为:
(1)肆虐;
(2)风雨同舟;
(3)奇迹;
(4)荡漾。
5.照样子,写词语。
例:波光粼粼(ABCC式) 信誓旦旦 、 无所事事
例:三番五次(含有两个数字) 五光十色 、 三心二意
【解答】故答案为:
信誓旦旦 无所事事
五光十色 三心二意
6.修改病句。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解答】“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故答案为: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7.读句子,回答问题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①“另一种东西”指的是 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②为什么说“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勇敢创造了这片绿洲,让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老人的生命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解答】①联系课文内容,这位老人,为了让一片荒芜之地成为茂盛的森林,他一个人坚持了15年,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可见“另一种东西”表面指的是创造的这片绿洲,实际指的是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②结合课文中心,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故答案为:
①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②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勇敢创造了这片绿洲,让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老人的生命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8.阅读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从文中标出来。
(2)文章写道“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这些记叙采用了 对比 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衬托出种树老人对树深厚的感情和执着种树的感人精神。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照应的句子: 种树老人长的很丑,很矮小。
深刻含义是: 种树老人种了一辈子树,他的精神也融入了树的灵魂,和树融为一体。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 种树老人种了一辈子树,他视种树为自己的生命,他和树早已融为一体。 。
【解答】(1)考查了句子筛选能力。结合“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作答。
(2)“死后没有一副棺材”与“只留下了一片树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老人对树的爱护,不肯伤害任何一棵树,宁肯委屈自己也不要棺材;“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与“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老人物质贫困,有力地衬托出他精神的富有。
(3)“一棵树,但矮小粗壮”,不正是老人生前的写照吗?说明老人已经和树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了。
(4)把自己也种进树里,心心念念想的都是树,树就是他的生命,种树倾注着他全部的激情。
故答案为:
(1)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2)对比 衬托出种树老人对树深厚的感情和执着种树的感人精神。
(3)照应的句子:种树老人长的很丑,很矮小。
含义深刻:种树老人种了一辈子树,他的精神也融入了树的灵魂,和树融为一体。
(4)种树老人种了一辈子树,他视种树为自己的生命,他和树早已融为一体。
9.课外阅读。
小溪
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幻。山间晚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增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窗,小溪的脚步也是迟缓沉重的,是她也难耐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意?
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听,这小溪正以多么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去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1)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中的“活泼”换成“活跃”好不好?为什么?
(2)“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增添一些生动的音符”中“生动的音符”指的是什么?
(3)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轻快流畅”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
(4)“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中的“好消息”是指什么?
(5)作者在本文中主要用了什么写法把小溪写得活灵活现?
【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词语的理解。活泼:指富有生气和活力。活跃:指行动积极、踊跃。文中是说小溪变得富有生气和活力,更形象传神,所以不能换。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可知“生动的音符”指的是溪水流动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窗”可知“迟缓沉重”指的是小溪的冰冻状态。从“天气渐渐暖和”可知“轻快流畅”指的是小溪解冻状态。
(4)考查了对文章词语的理解。从“小草冒了芽、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可知“好消息”指的是春回大地。
(5)考查了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从“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等语句可知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
故答案为:
(1)不好。活泼:指富有生气和活力。活跃:指行动积极、踊跃。文中是说小溪变得富有生气和活力,更形象传神,所以不能换。
(2)指的是溪水流动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
(3)冰冻状态 解冻状态。
(4)春回大地。
(5)拟人化的写法。
10.习作练习﹣﹣我挑战。
两三年前,“雾霾”“PM2.5”……这些词语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新鲜词,而现在随着雾霾天气范围的扩大,持续时间的增长,防霾、抗霾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请你给环保部门写一份关于如何防治雾霾的倡议书。注意倡议书的格式。
【解答】范文
防治雾霾倡议书
雾霾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的健康。值此深冬季节,正是雾霾的高发期。抗击雾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为了我们拥有更多的蓝天,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请大家积极投身到抗击雾霾的行动中来。今天,我们向环保部门发起倡议:
一、要求全市有污染气体排放的企业和单位,严格做到达标排放。倡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严格履行职责,认真监督,接受群众举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二、鼓励各位市民养成绿色出行的良好习惯,尽量以步行、骑车、拼车和搭乘公交的方式出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不焚烧垃圾、秸秆等。
三、倡议市民主动监督周边情况,发现露天焚烧和污染排放现象及时劝阻或举报;摒弃损害环境的陈规陋俗,不焚烧钱纸、祭品,不燃放有污染的烟花爆竹;改革饮食观念,抵制城市露天烧烤,推行低油烟、低污染、低能耗的饮食结构。
在蓝天白云下幸福生活,是我们的美好期盼。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每个单位、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让我们共同参与、立即行动,争当大气污染治理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监督者,为建设美丽渭南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你我他共同努力,空气会更加清新,天空会更加湛蓝!
××小学六年级全体学生
2020年×月×日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