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
《色彩的表现》教学设计
教学说明:
学生在初一时已了解和学习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技法上的表现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色彩表达情感。教学内容简洁明了,让学生明确两种画法的特点。在“学习网站”一栏,提供三原色、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的名词解释,给学生以进一步探索和理解色彩原理的空间。在向学生讲授这些色彩表现方法的同时,结合色彩的关系,欣赏美术作品的表现与含义。
课题 色彩的表现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中色彩运用的多样性,是艺术家以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表现世界的结果;学习运用掌握的色彩知识欣赏和创作。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和讨论等方式,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特征,以及与人的审美情感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中引发审美情感,并能运用色调赋予自己的创作中。
重 点 体会美术作品中色彩运用的不同特点。
难 点 通过欣赏及分析,让学生能运用色调来创作。
教具准备 所需色彩的绘画用品。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大师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兴趣1、你平时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2、那又是怎么为你的图画上色呢?3、揭示课题《色彩的表现》色彩小实验学案:(三原色) 红+黄= 红+蓝= 黄+蓝=比例不同混合后的颜色是否相同:三、师生互动,欣赏与理解固有色彩——表现物体本身的颜色; 条件色彩——描绘一定光照条件下,物体与环境之间的色彩;装饰性色彩——对事物的色彩现象进行大胆地综合、归整与张;表现性色彩——摆脱色彩的客观真实性,完全用主观情感和内省体验进行表达色彩的心理联想——兴奋、热烈、激情、喜庆、高贵、紧张、奋进——愉快、激情、活跃、热情、精神、活泼、甜美 ——光明、希望、愉悦、阳和、明朗、动感、欢快 ——舒适、和平、新鲜、青春、希望、安宁、温和 ——清爽、开朗、理智、沉静、深远、伤感、寂静 ——高贵、神秘、豪华、思念、悲哀、温柔、女性四、启发与联想通过图片观察,色彩在作品中有何规律?绘画中的色彩表现重要的是根据主题来营造一种色调,有暖色调或冷色调,亮色调或暗色调等,不同色调能传达出不同的思想或情感。五、创作分4个小组,分别以“固有色彩”、“条件色彩”、“装饰性色彩”、“表现性色彩” 进行创作六、展示作品,交流与评价 学生回答学生答。(识别、理解)学生谈感受学生联想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互评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色彩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看图,直观感受大师们的色彩表现方法。学生讨论尝试,如何区分“固有色彩”、“条件色彩”、“装饰性色彩”、“表现性色彩”?通过图片交代明白,以基本方法带动学生的想法。通过运用诗歌对色彩的描述,加强学生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的认识选择表现方法不仅给足他们的创新空间,体现自主发展的能力趋向,有利于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获发展。通过展示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各抒己见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