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案例

文档属性

名称 《牛郎织女》教学案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28 21:2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牛郎织女》教学案例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3、赏析三个人物(王母娘娘、牛郎、织女)形象特点。教学重点、难点:赏析三个人物(王母娘娘、牛郎、织女)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第三段:  
1、谈话:
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2、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全班交流:
a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b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c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d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3、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全班交流,组织评议。 
4、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 
5、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交流出示:
a“织女一边------一边------”
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
“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的心急如焚?
交流、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6、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7、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8、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3、完成《一课一练》第三、四题。
4、续编《牛郎织女(三)》。(选做题)
?
板书:        
    21牛郎织女(二)           
              ↓                  
王母娘娘:残暴、专制        
牛郎  隔河相望  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教学片段:
师: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生:王母娘娘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
生:王母娘娘是一个“专横、残暴”的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
生:王母娘娘是一个“不讲骨肉亲情”的人!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内容较长,一般的学生在学课文之前已经对这篇神话故事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对人物的特点虽了解但缺乏一定的深度。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激发学生对善的追求,对美的向往,对恶的憎恨。这样安排使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鲜明的人物个性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牛郎织女》教学案例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3、赏析三个人物(王母娘娘、牛郎、织女)形象特点。教学重点、难点:赏析三个人物(王母娘娘、牛郎、织女)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第三段:  
1、谈话:
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2、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全班交流:
a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b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c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d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3、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全班交流,组织评议。 
4、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 
5、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交流出示:
a“织女一边------一边------”
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
“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的心急如焚?
交流、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6、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7、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8、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3、完成《一课一练》第三、四题。
4、续编《牛郎织女(三)》。(选做题)
?
板书:        
    21牛郎织女(二)           
              ↓                  
王母娘娘:残暴、专制        
牛郎  隔河相望  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教学片段:
师: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生:王母娘娘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
生:王母娘娘是一个“专横、残暴”的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
生:王母娘娘是一个“不讲骨肉亲情”的人!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内容较长,一般的学生在学课文之前已经对这篇神话故事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对人物的特点虽了解但缺乏一定的深度。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激发学生对善的追求,对美的向往,对恶的憎恨。这样安排使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鲜明的人物个性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牛郎织女》教学案例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3、赏析三个人物(王母娘娘、牛郎、织女)形象特点。教学重点、难点:赏析三个人物(王母娘娘、牛郎、织女)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第三段:  
1、谈话:
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2、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全班交流:
a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b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c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d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3、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全班交流,组织评议。 
4、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 
5、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交流出示:
a“织女一边------一边------”
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
“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的心急如焚?
交流、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6、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7、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8、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3、完成《一课一练》第三、四题。
4、续编《牛郎织女(三)》。(选做题)
?
板书:        
    21牛郎织女(二)           
              ↓                  
王母娘娘:残暴、专制        
牛郎  隔河相望  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教学片段:
师: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生:王母娘娘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
生:王母娘娘是一个“专横、残暴”的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
生:王母娘娘是一个“不讲骨肉亲情”的人!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内容较长,一般的学生在学课文之前已经对这篇神话故事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对人物的特点虽了解但缺乏一定的深度。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激发学生对善的追求,对美的向往,对恶的憎恨。这样安排使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鲜明的人物个性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