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红经济,诚信方有未来
何鼎鼎
随着电商新业态不断出新,一些现场直播、网红代言等互联网销售形式受到网友追捧。但与此同时,其中存在的食品安全、“刷单”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媒介形态的演进,为数宇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职业,网络直播、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模式拉动灵活就业人数快速增加。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没有知名度的普通人,靠优质内容创作贏得了关注度。2018年“双11”,有网络红人创下3.3亿成交额的纪录某“口红一哥”5分钟内卖掉了1.5万支口红。数字经济新趋势,改变了传统商业营销格局,让人看到了社会化营销的新商机。
网红经济的本质是口碑经济、诚信经济,信用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比如,一个特别懂电子产品的极客”,之所以能在垂直领域建立知名度,带动产品销量,关键是其经得起检验的专业见解。但现实中一些网红及其身后的孵化公司,在流量价值面前打起“如意算盘”,或弄虚作假“刷单”买粉丝、买评论,制造数据假象,骗取广告客户信任;或为劣质商品代言,做一锤子买卖;或索性绕过平台点对点交易将交易移到“桌面底下”,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粉丝没买到合意的产品,广告客户没买到承诺的效果,伤害了社会化营销这一电子商务新业态。
无论是保护新业态发展还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在规范的同时加强监管。相较于线下门店,网红直播销售的即时性,无疑大大増加了监管难度。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进步畅通投诉渠道,对明确违法的行为做到“重拳出击”、以儆效尤。从平台监管角度看,一方面要保护广告客户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帮助其准确知晓相关账号的流量价值,对商业纠纷要建立常态化的处理机制;另一方面,对“买粉”“刷单”“假评论”“卖假货”等行为,也要加大打击力度。比起监管部门,平台凭借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刺破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更深入地参与到互联网发展共治中来。只有用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作为倸障,让人们愿消费、敢消费,才能让消费更好地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新的电商模式和消费模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色。这背后,是大量个性化产品对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满足。通过更健康的模式、更好的监管,让新业态、新供给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就能让更多消费者放心消费,促进消费的蛋糕越做越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5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直播、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模式的发展源于媒介形态的演进。
B.绕过平台点对点交易,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原因在于失去了信用评价的制约。
C.网红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商业模式作保障,而这需要监管部门与平台共同参与管理。
D.通过更好的监管,网络经济生产出了大量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网络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层层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逻辑上不断推进。
B.2018年“双11”,有网络红人创下3.3亿成交额的纪录,“口红一哥”5分钟内卖掉了1.5万支口红,这是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化营销的典型例证。
C.文章引用懂电子产品的“极客”以及“刷单”买粉丝等事例,从反面论证了网红经济的本质是口碑经济、诚信经济。
D.文章在比较、分析线下和线上经济活动的区别以及不同监管方式的特点的基础上,得出需要监管部门和平台共洽共管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通过优质的内容赢得关注度,就把握住了社会化营销的新商机。
B.广告客户在网络平台投放广告时,应当审查网络平台流量数据的真实性。
C.电商等第三方平台,如果购买粉丝与好评,最终会损害自身口碑。
D.如果没有诚信的网络经济环境,人们便不再愿意消费,中国经济将缺乏新的增长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香港故事
小思
香港,一个身世十分朦胧的城市!
身世朦胧,大概来自一股历史悲情。回避,是忘记悲情的良方。如果我们说香港人没有历史感,这句话不一定包含贬斥的意思。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我常常想总结一下香港的个性和特色,以便向远方友人介绍,可是,做起来原来并不容易,也许是她的多变,也许是每当仔细想起她,我就会陷入浓烈的感情魔网中……爱恨很不分明。只要提起我童年生命背景的湾仔,就可说明这种爱恨交缠的境况。
说湾仔是一个与海争地的旧区,并不过分,因她大部分土地都是从海夺过来的,老街坊站在轩尼诗道上,就会咀嚼着沧海桑田的滋味。当初在填海土地上建成的房子已经残旧,給亼一幢一幢拆掉,代替的是更高更遮天的大厦。偶然一座不知何故可以苟延残喘夹在新厦中间的旧楼,寒碜得叫人凄酸。有时,我宁愿它也赶快被拆掉,可是,又会庆幸它的存在,正好牵系着我的童年回忆。我曾经厌恶自己生长在这个老区,但别人说她的不是,我又会非常生气,甚至不顾一切为她辩护。回忆里,尽管是寻常街巷但都具温馨。
文化,是一座城的个性所在。香港的个性呢?有人说她中西交汇,有人说她是个沙漠。是丰腴多彩还是干枯苦涩?应该如何描绘她?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心思缜密的丹青妙手,给她逼真造像。文化沙漠,倒是人人叫得响亮,一叫几十年,好像理所当然似的,也没有人认真地查根究底。难道几百万人就活在片荒漠上吗?多少年来,南来北往的过客,虽然未尝以此为家,毕竟留下许多开垦的痕迹,假如她到如今还是荒芜,那又该由谁来负责呢?这样说罢,香港的文化个性也很朦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为她添上一草一木,结果形成奇异园地。西方人来,想从她身上找寻东方特质,中国人来,又嫌她洋化,我们自己呢?一时说不清,只好顺水推舟,昂起头来接受了“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称誉,又逆来顺受人云亦云地承认了“文化沙漠”的恶名。只求生存,一切不在乎,香港就这样成为许多人瞩目的城市了。
远方朋友到香港来,我总喜欢带他们到太平山顶看香港夜景。缆车自山下启程,人坐在车厢里,背靠着椅子,必须回过头来看山下的景物。在一种要把人往下吸拉的力度中,就看见沿途的建筑物都倾斜了,尽管我们不自觉地调校了坐姿,把视线与建筑物平行起来,但其实我们是从倾斜角度看山下的一切。到了终点站,当满城灯火在我们脚下时,我往往保持沉默,可以用什么语言来描述香港呢?倒不如就让在黑夜显得十分璀璨的人间灯火去说明好了。说实话,我也正沉醉在过客的啧啧称奇中。
我常对朋友说,香港既是一个朦胧之城,生长其中的人,自当也具备这种朦胧个性。香港人不容易让人理解,因为我们自己也无法说得清楚。生于斯长于斯,血脉相连着,我们已经与香港有了一种爱恨交缠的关系。对于她,我们有时很骄傲,有时很自卑,这矛盾缠成不解之结,就是远远离她而去的人,还会时时在心头
倾城之恋,朦胧而缠绵,这是香港与香港人的故事。
1992年4月
(选自《小思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历史原因,香港曾脱离祖国母体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它。
B.有人认为香港是文化沙漠,小思并不同意这种肤浅、偏颇的说法,对此,她做了深入的批驳。
C.小思推崇那种宁静恬淡中欢喜的境界,笔端极少愤激不平或热情洋溢的语言。
D.小思对香港的感情是爱恨交加的,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沈从文对故土湘西矛盾的心态。
5.“香港既是一个朦胧之城,生长其中的人,自当也具备这种朦胧个性。”你如何理解这句话?(6分)
6.在香港土生土长的小思,对香港有着爱恨交加的矛盾情感,请说明她爱恨交加的表现。(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甲骨文,又叫契文和甲骨卜辞。前者源于文字的产生过程——用锐器在龟甲上契刻,后者则与其功用有关——记录占卜内容。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脉相承,绵延发展。甲骨、篆、隶、草、行、楷……中国文字虽然有不同书体形式的变化,但以“六书”为特征的文字结构保留至今。
2019年11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启动第二批征集活动,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于甲骨文,人们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从认字量上来看,目前整理出来的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其中被释读、能与现在使用汉字相对应的不到1500字。在甲骨文中,日”“月”“山”能一眼看出,一把斧钺就是“王”,头上有角的大眼动物是“鹿”,鹿在土上走过变成尘”……但甲骨文并非字字都能“看图说话”,而是包含《说文解字》中提到的会意、转注、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中国文字博物馆十万一字的“悬赏”,足见研究机构的重视,也从另一面窥出破译难度之高。
再难,也要硏究。哪怕成功破解一字,都可能激活其背后的古代世界,对史学研究意义重大。作为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学科,甲骨文研究事关文化传承。可喜的是,相比前辈学者的苦心耕耘,多个研究机构的“大兵因作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参与,为甲骨文研究开辟空间,这门学科将迎来新的春天。
材料二:
甲骨文和甲骨学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但目前我国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不超过100人,其中专门研究的“十个手指就能数过来”。并且,由于就业困难,一些甲骨文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转行,能够对口从事研究的人少之又少。
在目前的学术考核体系下,学者要花费很多精力在发表论文上。而甲骨文研究需要长期“坐冷板凳”。“胡厚宣先生自从开始编著《甲骨文合集》,26年没出过其他一本书。放到现在,他的年终考核肯定不合格。”宋镇豪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针对甲骨文这样的特殊学科的学术评价体系。
材料三:
“认出一个字,奖励十万元?”2019年11月,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则奖励公告在网上热转,不少人先是觉得“不可思议”,在弄明白是“释读甲骨文”后,又不得不感叹:“难,太难了!”
目前,仍有3000多个甲骨文“无解”。“到今天仍然没有破译的甲骨文,基本上都是硬骨头了,因此哪怕只是破译一个字也是一场‘攻坚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彦民举例说:“比如殷商时期的灶具,今天的人见到实物可能也很难认出来,由这些器物象形而来的文字就更难辨识了。”
甲骨文大数据平台”使前沿科技和古代文物“亲密接触”,让甲骨学焕发新生机。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正式实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的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工作启动,运用现代科技突破文字释读瓶颈,推动甲骨文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书写内容与书写方式,甲骨文被称为契文和甲骨卜辞,名称虽不同,但所指一样。
B.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甲骨文研究,从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C.今天对甲骨文释读困难,原因之一是古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D.甲骨文研究是一门冷门学科,需要我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并付出持久的努力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骨文与楷书字形相去甚远,但基本的造字方法未曾改变。
B.甲骨文研究,需要学者具备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多领域的学科知识。
C.单字奖励十万元,解决了多年来甲骨文研究的瓶颈问题。
D.甲骨文研究需要学者付出长时间的努力,通常短时间内较难写出符合当前学术考核体系的论文。
9.假如某大学刚刚成立了甲骨文研究所,该所向学校提交报告,请求支持,你觉得向学校提哪些要求能更好地开展甲骨文研究?(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自为墓志铬
徐渭
山阴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①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人多病之,然亦终不得其情也。
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旷弃者十余年,及悔学,又志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每一思废寝食,览则图谱满席间。故今齿垂四十五矣,藉于学宫者二十有六年,食于二十人中②者十有三年,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而己不为动,洋洋居穷巷,僦数椽储瓶粟者十年。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使折筒以招,卧不起,人争愚而危之,而己深以为安。其后公愈折节,等布衣,留者盖两期,赠金以数百计,食鱼而居庐,人争荣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至是,忽自觅死。人谓渭文士,且操洁,可无死。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渭为人度于义无所关时,辄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独余书数千卷,浮磬二,研剑图画数,其所著诗若文若千篇而已。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
初字文清,改文长。生正德辛巳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讳鏓庶子也。生百日而公卒,养于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于伯兄讳淮者六年。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簿也,地属广阳江。又一年冬,潘死。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学。又十年冬,客于幕,凡五年罢。又四年而死,为嘉靖乙丑某月日。
(有删改)
[注]①长沙公:季本(1485-1563),字明德,号彭山,山阴人,曾任长沙府,为王阳明门人。王氏宗:指王阳明学说。②食于二十人中:徐渭被录取为山阴县学生员,山阴县学有廪膳生员二十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
B.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
C.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
D.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干禄:有求福、求禄位、求仕进之意,后多指求取功名利禄。
B.经史诸家:经书,指道家和禅宗的经典著作;史,指史书;诸家,指诸子百家著述。
C.齿:人的岁数、年龄,“齿垂四十五”指年龄接近四十五岁。
D.庶子:旧称妾所生的儿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徐渭涉猎广泛。他先后学习道家、佛教、儒家等经典,这对他的为人处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徐渭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他四十五岁时,在官学注册已经二十六年,获得公家膳食津贴也已十三年,某次乡试,有八人参加考试,却没有一人考中。
C.徐渭濙泊名利。当徐渭科举受挫,人们都争相讥笑他时,他不为所动,高高兴兴地居住在穷巷中租赁了几间破屋,靠几缸粗粮度日也已经十年,体现了君子固穷的品质。
D.徐渭视荣华富贵为危险。胡宗宪降低身份,多次聘请徐渭出仕,人们都认为这是荣耀和机遇。徐渭却坚决认为危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人多病之,然亦终不得其情也。(5分)
(2)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簿也,地属广阳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口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句,作者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
B.“红叶晩萧萧”,用景物透露出人物·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达岀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
C.中间四句勾画四周景色,清新秀丽,描写的是潼关的典型风物。
D.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太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和中条就刻画得更加逼真了,因为其中有动态描写。
15.李白曾在《登金陵凤凰台》中说“长安不见使人愁”,许浑第二天就到长安了,却说“犹自梦渔樵”,你如何看待古代文人的这种心理?(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现代教育界有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师说》里面却说“ , ”看似矛盾,其实是角度不同,前者强调教师的专业水平,后者要表达的是术业有专攻和互相学习的道理。
(2)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用鸡犬相闻表现人们的生活安宁、和谐,在他的《归园田居》(其一)中,“ , ”展现的情景与上面提到的情景非常相似。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写出了周瑜的赫赫战功,轻易就消灭了敌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 有高下。好的书法作品,必定有正大气象。纵览中国书法史,历代庙堂之迹和摩崖石刻最能体现书法的正大气象。所谓正,反映在书法上是法度正、气韵正、思想正;所谓大,映在书法上是气象宏阔、书风雄浑。
正大气象的生成,首先在于书法家思想人格正大。柳公权所谓的“心正则笔正”,黄庭坚所言的“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 ),由此成就书法的 。正大气象的生成,在于书法家创作格局正大。作为中国精神承载体,中国画和中国书法都不只是技术,而是文化。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大家是以邪怪小巧闻名的。
随着书写群体不断扩大,书法展览 ,书法的时代责任更加凸显,更需要倡导正大气象,并成为主导社会文化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感奋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书法应延续的传统,也是书法家应肩负的时代使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品味 风尚 司空见惯
B.品味 风骨 司空见惯
C.品位 风尚 层出不穷
D.品位 风骨 层出不穷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都意味着书法创作不仅要彰显书写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襟和责任,还有舞文弄墨之趣
B.书法创作不仅有舞文弄墨之趣,还要彰显书写者“修身齐家洽国平天下”的胸襟和责任
C.书法创作不仅有舞文弄墨之趣,更是“修身齐家洽国平天下”胸襟的彰显。
D.都意味着书法创作不仅仅是舞文弄墨之趣,还要彰显书写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襟和责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并使之成为主导社会文化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感奋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B.成为主导社会文化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感奋文化自信,增强时代精神。
C.并使之成为主导社会文化的精神力量,感奋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D.并使之成为主导社会文化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感奋文化自信,增强时代精神。
20.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苦难的修行,以下四种情形中你觉得最苦的是哪种,说说你的理由,120个字左右。(5分)
A.万里长征人未还。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出师未捷身先死。
2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6分)
我国越冬候鸟东部迁徙路线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主要候鸟类群包括鹬类,白鹤、丹顶鹤、白枕鶴等鹤类,鸿雁、豆雁、绿头鸭、花脸鸭等雁鸭类,白腰朱顶雀、黄喉鸥等雀形目鸟类,苍鹰、长耳鹗等猛禽和红嘴鸥等水鸟。这条路线是候鸟种类和教量最多的路线。中部迁徙路线覆盖山西、内蒙古中西部河南、重庆、四川、貴州、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主要候鸟类群包括黑颈鹤、灰鹤、黑鹳、白琵鹭等鹤鹳类涉禽,天鹅等雁鸭类,遗鸥、红嘴鸥等水鸟和隼科鸟类以及部分雀形目鸟类等。西部迁徙路线覆盖新疆、青海和西藏三省(区),主要候鸟包括波斑鸨、大夭鵝、黑颈鹤、蓑羽鹤、斑头雁、赤麻鸭和棕头鸥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学生小华的老家在名叫“桃源”的偏远古村,传统而安宁。小华的父母和当地许多年轻人一样都早早外出发展,客居他乡。年轻一辈的远行让土地荒芜,传统生活难以维持。当地政府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打算将桃源村进行改造,发展旅游业,并以此事为背景向社会征集“我爱桃源”
主题文章——可以因爱而怀想过去的风土人情,也可以因爱而分析现实发展的利弊,或者因爱而想象未来桃源的面貌。
请你以小华的身份投一篇征文。注意: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D【解析】D项,更好的监管并非网络经济生产大量个性化产品的原因。
2.C【解析】C项,应是从正反两面论证了网红经济的本质是口碑经济、诚信经济。
3.A【解析】A项,“只要……就……”说明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而优质的内容以及关注度应该是社会化营销新商机的必要条件。
4.B【解析】B项,“深入的批驳”错误,她只是做了轻轻的诘问。
5.①香港身世朦胧,是一个没有历史感的城市。②香港文化朦胧,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
③朦胧的城市造就了人们朦胧的个性,使人们具有一种爱恨交缠复杂的情感。
6.爱:①庆幸旧楼的存在,因为它牵系着“我”的童年回忆。②当别人批评香港时,“我”会非常生气,并为之辩护。③爱香港中西交汇的文化。④沉醉在过客对香港夜景的赞叹中。恨:面对旧楼感到凄酸,宁愿它赶快被拆掉
7.A【解析】A项,“书写内容与书写方式”应是“书写方式与书写内容。
8.C.【解析】C项,甲骨文研究的政策瓶颈不在于奖金多少。
9.①请多个研究机构的“大兵团作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参与。②壮大甲骨文研究的人才队伍。③完善甲骨文等特殊学科的学术评价体系。
10.C
11.B【解析】经书指儒家经典。
12.B【解析】应为徐渭参加八次无一次考取。
13.(1)(我)地位低,人懒惰并且耿直,所以害怕与地位高的人交往,看起来很高傲,人们都批评我但这不是我的真实性情。(“贱”“直”“惮贵交”“病”“得其情”各1分)
(2)在嘉靖庚子年,我才在官学获得了学籍。参加乡试,却失败了。后来我被潘家招为女婿,老丈人在广阳江担任主簿。(“籍”“试于乡”“蹶”“赘”“簿”各1分)
【参考译文】
山阴人徐渭,年少时就懂得仰慕古代的文章诗词,等到年纪大了以后更加努力。后来兴趣又转移到对道教的仰慕,就前往跟随长沙公探究王阳明的学说。自以为说该学说类似禅学,我就又去向禅学请教学了很长时间后,人们渐渐地认可我了,但是我在写文章与探究学说两方面最终都没有什么收获。我地位卑贱,人懒惰又直爽,所以害怕与地位髙的人交往,(显得我)好像很髙傲,人们大都批评我,但这不是我的真实性情。
我九岁时,就能够写求取功名利禄的文字了,后来荒废耽误了十多年,等到后悔了又开始学习的时侯,又志向迂腐而不切实际,追求博学综杂,吸收经史百家之长,即使是琐碎到如稗草般细小的地方,也妄图研究透彻,毎当研究时就废寝忘食,每当阅览时,图书就放满了席子。所以现在已经接近四十五岁了,在官办的学校注册已经二十六年,成为山阴县学廪膳生员二十个人中的一员,也已经十三年,参加乡试八次却没有一次考取,人们都争相讥笑我。但我自己不因为这些使感情发生变动,依然从容舒缓地住在冷僻简陋的小巷,租赁几间屋舍过着家无余粮的贫困生活达十年。忽然某一天,(我)被少保胡宗宪公廷聘为幕僚,主持写文书奏章的事,多次去了又多次推却不受,扔下笔回家。胡宗宪派人写信来聘请我,我躺在床上不起来,人们都认为我愚笨并且忧惧我,但是我自己深深觉得心安平静。后来胡宗宪更加降低自己的身份,等候我这平民百姓,不让我离开超过两年,送給我的钱财要用百来计算,让我吃鲜鱼住大屋,人们都认为这是荣耀,认为我应该感到满足舒适,但我自己深深觉得忧惧害怕,到现在我突然想寻死。人们认为我是一介文人学士,况且操守高洁,可不必寻死。可他们不知道古时的文人因为进了幕府而保持品格高尚的人死的是很多的,可是我徐渭却是自己寻死,和古代文人的死相比怎么样呢?我做人对道义的推测没有牵涉当前,总是放达不被儒学所拘束,一旦牵涉道义所反对的,触犯到耻辱的事情,介入品行污浊或廉洁,即使死去也不能改变。所以我的死,亲人不能约束,友人不能理解我尤其不擅长经营生计,死的那日,到了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下葬的地步,仅仅剩下我收集的几千卷书,能制磬的两块石头,还有些砚台、宝剑、画,我所写的若干篇诗词和文章罢了。我的宝剑、画先前我拜托给某个同乡卖,遗嘱会催促他来资助我的丧葬,所写的书稿当初被我的某个朋友拿走了
我最初的字叫文清,后来改为文长。我生于正德辛巳年二月四日,是夔州府同知徐鏓小妾生的儿子我出生百天父亲就死了,后被我的嫡母苗宜人养育了十四年。嫡母死后,我又投靠我的大哥徐淮六年在嘉靖庚子年,我才在官学获得了学籍。参加乡试,却失败了。后来我被潘家招为女婿,老丈人在广阳江担任主簿。第二年冬天,我姓潘的妻子死了。第二年秋天,我搬出潘宅居住,才开始拜师学习。又过了十年的一个冬天,我被召进幕府,共五年后回家。又过了四年就死了,时间是嘉靖乙丑年某月日。
14.C【解析】C项,“清新秀丽”应为“雄浑苍茫”。
15.李白因远离长安,不被重用而发愁,(1分)许浑的美好就在眼前,却梦想渔樵的悠闲生活,(1分)表明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矛盾心理,(1分)既想施展抱负,(1分)又知道仕途劳累,渴望归隐山林,(1分)这种心理具有普遍性。(1分)
16.(1)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3)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17.D
18.D
19.A
20.提示:根据所选择的句子,突出悲苦的理由,有观点,有阐述和分析,酌情给分。
21.我国越冬候鸟迁徙,按照飞行路径,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条迁徙路线。
22.略。
2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