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随堂优化训练》历史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2 同步课件(课前预习+课堂导学+史料探究):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小节讲解+单元知识整合,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随堂优化训练》历史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2 同步课件(课前预习+课堂导学+史料探究):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小节讲解+单元知识整合,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28 07:34:26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史实,认识其作用。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英镑美国 (1)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特别是以______为中心的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难以维系。
(2)________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建立:国际货币金融布雷顿森林协定 (1)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
①召开:1944年7月,美、中、英等44国在美国___________
召开联合国______________会议。
② 内容 : 通过了 《 ___________________ 》, 决定成立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①时间:1945 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汇率 ②宗旨:稳定__________,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____________。短期贷款布雷顿森林 (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①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______经济复兴。
②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________和
技术援助。3.特征:欧洲长期贷款国际金融 (1)美元与______直接挂钩。
(2)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4.影响:
(1)积极: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
在____________领域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黄金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背景:1929~1933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教训使各国开始
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签订:1947 年,美国、______等 23 个国家在______签署。中国日内瓦关税自由化 (3)宗旨:降低______,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
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____________。 (4)影响: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
世界经济的发展。
2.体系形成
(1)三大支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是三大经济支柱。
(2)积极影响:是世界经济朝着________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的反映。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贸总协定体系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认识1.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的原因及三大支柱(1)原因: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趁机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①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
英国,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
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此后通过《布雷顿
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
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②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
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
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
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③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④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
济中的主导地位。(2)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
(1)积极方面:①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 ②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世界各地经济的
发展,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得到先进的产品和技术。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④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2)消极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
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是美国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针对练习】
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评价不正确的是() A.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我们要彻底否定
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值得肯定
C.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方向发

D.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方向发
展 【解析】选A。本题学生易选错B 项。错误原因在于认为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主导的,应全盘否定,战后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尽管拥有特殊地位,但它顺应了经
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
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史料材料一1944 年7 1 日至22 日,来自美、苏、中、法等44 个国家的 730 名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
大旅社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经过三周的协商讨论,尽管
大国之间矛盾重重,中小国家对漠视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表示不满,但会议最终还是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家货币
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成立两个国际金融组织, 总称
“布雷顿森林体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 20 世纪30 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
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
果。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
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更为重要的是,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
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
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世
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探究一、单项选择题
1.二战后初期,为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而建立的组织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B2.世界银行的宗旨是()A.稳定国际汇率
B.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收支平衡
C.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D.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答案】D3.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①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②固定汇率制有利于消除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美国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1/5 以上的投票权A.①②③④
C.②④B.①③
D.①②③ 【解析】选D。注意是选择“积极基础影响”,④项说明
美国控制了资本主义的金融体系,是消极影响。4.(2010 年广东肇庆一模)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能反映出这一趋势的是()①世界银行的成立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③《关 ④美国取得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主
B.③④
D.①②③④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导权
A. ①②
C.①②③
【答案】C5.下列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①中国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之一②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③中国始终是“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国④为建立合理公正的经济新秩序,中国一直要求废除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②③
D.③④A.①②
C.①④
【答案】D二、非选择题6.(2010 年广东深圳一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0 多年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断演变。续表——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1)19 世纪下半叶,英镑之所以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有利条件是什么?(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的形成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以美元为主导以及欧元崛起的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 【答案】(1)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
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拥有广阔市场;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2)历史背景:世界大战和 30 年代大危机的教训;美国经
济实力膨胀;英国(或欧洲)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影
响: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
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
济的发展。 (3)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
位;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货币体
系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
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课件25张PPT。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欧洲联盟
1.背景:
(1)可能性: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2)必要性:国际地位控制①近代以来,各国战争和冲突不断,人民渴望欧洲统一。
②二战后西欧的__________一落千丈。
③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______和威胁。2.建立: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 (1)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与__________________、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进行合并,统称____________。
(2)1992 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____________》,
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3)1993 年,____________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________实体过渡。欧洲联盟经济政治欧元(4)1999 年,欧盟单一货币________正式问世。欧洲经济共同体3.影响: (1)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
盟各国通过让出国家主权建立起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利于
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2)对世界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
(1)欧洲和________发展迅猛,实力增强。
(2)________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
2.建立:
(1)1992 年,美国与加拿大、________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日本美国墨西哥北美自由贸易区(2)1994 年,______________正式成立。
3.作用:
(1)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
(2)促使这三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经济__________发展迅速。2.成立与发展:区域集团化澳大利亚(1)1989 年,在__________成立。汉城宣言 (2)1991 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__________》,
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3)1991 年,______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______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中国香港3.影响: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 (1)在贸易和投资________、便利化和____________三个方
面取得成就。
(2)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
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一、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针对练习】
1.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 A.各区域范围内的国家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产物
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说明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导致保证经济稳定联系
的经济组织产生
【解析】选 B。欧盟与其他区域性组织最大的区别在于其
合作的性质,它具有经济、政治联盟的双重性质,这一点是其
他区域性经济集团所不具备的。二、全面认识区域集团化1.经济区域集团的含义、出现的原因及特点(1)含义: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临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2)出现的原因: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
工的差异和经济竞争的需要;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推动;
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3)特点:①区域性的经济集团是政府间的官方性质的组织。 ②是一种有形的、契约性的组织,有自己的组织、机构,
通过签订共同遵守的准则、协定,共同管理区域经济。
③可行使部分主权,集团往往要求成员国让渡部分主权以协调区域内经济发展,制订共同的经济政策。④所涉及的往往包括成员国关税、贸易、金融、货币以及工农业政策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合作。⑤除了经济领域的合作外,往往还包括政治、外交、军事、社会、科技等方面政策的协调。⑥与世界性经济集团相比,在规模上有明显区别,其参加国往往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⑦有排他性,所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只向成员国提供的优惠,这种优惠是不向非成员国提供的。2.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②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
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④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
⑤有利于形成多极化格局。
(2)消极影响:①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交流;
②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将加剧;③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④国家主权的概念将受到冲击,在集团内,随着经济合作
程度的加深和合作范围的扩大,各成员国必须作出的主权让渡
也相对增多。【针对练习】
2.(2011 年吉林长春调研)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 21 世
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B.欧洲共同体 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C.欧洲联盟
D.欧洲联盟一超多强
两极瓦解北约东扩
华约解散亚太经合
亚太经合 【解析】选 C。根据所学知识即可作出判断,1967 年欧共
体成立,排除 A、B 两项;20 世纪 90 年代,两极格局解体,排
除 D 项。◆史料材料一缔约各方间通过本条约建立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础的欧洲煤钢联营。
欧洲煤钢联营的使命是在配合各成员国的一般经济下,根
据第四条所规定的条件,由于共同市场的建立,对于各成员国
中经济的扩张、就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贡献。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首
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材料二1989 年11月6~7日,澳大利亚、文莱达鲁萨兰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
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美国的部长们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召
开会议,讨论如何促进亚太经济合作的进程……
会议广泛讨论了四个方面的议题: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的
发展;全球贸易自由化——亚太地区的作用;在特区方面开展
区域合作的机会;亚太经济合作的未来步骤。
——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会议《联合声明》◆探究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事件是( )
A.《罗马条约》的签订
B.《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
C. 都柏林会议通过单一货币通行决议
D. 欧洲联盟的成立
【答案】D 2.(2011 年河南焦作二模)从 1957 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到
1967 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是欧盟逐渐形成的十年,在这十年间() A. 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回升
B.西方经济经历了“滞涨”
C. 美国丧失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解析】选A。本题通过时间可以排除。B、C 两项发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并未形成,只是多极化趋
势,故 D 项说法不正确。 3.(2011 年福建三明质检)“它成立之初,就拥有 3.6 亿消费者,
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 6 万亿美元。……它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
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材料中的“它”是指()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B.亚太经合组织
D.欧盟 【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
著的特征”,可以看出这一区域组织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组成的,且人口较少,只有3.6 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此特
点的只有C 项。4.当今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性集团是()①欧洲联盟②北美自由贸易区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④世界贸易组织 ⑤欧共体B.②③④
D.②③⑤A.①②④
C.①②③
【答案】C5.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的主要因素有()①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
B.①②③
D.①②④③各国经济依赖加深
A.②③④
C.③④
【答案】B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一项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996 年全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的数量是101 个,其
中,欧洲39 个、南北美洲总共40 个、亚洲6 个、非洲 8 个、
大洋洲1 个、跨地区的7 个。1969 年前成立的6 个,1970~1979
年成立的6 个,1980~1989 年成立的20 个,1990 年以后成立
的69 个。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试指出材料二分别是哪两个经济组织?并简要分析发展中国家参与这类国际经济组织有何影响。【答案】(1)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机遇:有利于发
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挑战:由于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差距较大,会使本国的民族工
业受到冲击。课件28张PPT。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发展进程:
(1)随着________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
开始全球化的进程。
(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__________的迅猛发展,经济
全球化速度加快。2.评价:信息技术利益失衡发达国家 (1)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
全球竞争中的__________。
(2)________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
劣势和被动地位,应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新航路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关贸总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________的强制措施。法律性1995规范化法制化贸易自由化 2.成立:________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3.作用:
(1) 使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起来。
(2)它努力实现全球范围内的__________。
(3)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加入:________年 12 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机遇:200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______________体制。世界贸易体系竞争能力 (2) 促 进 了 世 界 经 济 的 增 长 , 有 利 于 建 立 完 整 的
______________。
3.挑战: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
一些产业受到冲击。
4.对策:中国的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__________,以适
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一、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
以及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世界成
为一个生产整体,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经济上的国界开始逐步
消失。2.本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3.存在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
(3)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4.影响:(1)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2)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对世界:使经济活动跨越民族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
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利用和配置各地资源,
提高了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
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针对练习】
1.(2010 年四川文综)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解析】选 B。本题考查经济的全球化问题。早在新航路
开辟之前,世界不同民族就有经济文化交流,所以 A 项推论在
新航路没有开辟时之前就一直存在。而国际联盟成立后成为英、
法维护自身霸权的工具,不可能有效保障世界和平,故 C 项错
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非中
断,故 D 项表述错误。故选 B 项。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及其利弊
1.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1)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3)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合理性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4)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2.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利与弊
(1)利: ①加入的必然性。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世
贸组织成员国广泛,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大影响力,中国不加
入也要受其影响。 ②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根本利益的体现。根据世贸组织最
基本的“非歧视原则”,即任何一方给予另一方的优惠必须无
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入世后我国可以稳定地享受任何成员的
最惠国待遇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改善外贸条件;加入世
贸组织可参与世贸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资
源;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在享受权利履行义务的同时,也可以
促进中国企业经营体制、价格体系、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转变,
资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弊:入世对我国的弱势产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不加快改革步伐,这些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总之,加入世贸组织是利大于弊,中国要抓住这个难得的
机遇,迎接挑战,融入世界经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
经济全球化。【针对练习】
2.(2011 年辽宁丹东四校协作体高三联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包括()①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②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③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力④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A.①②③
C.①②③④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 C。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着着中
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而言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
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也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
了更大的竞争力。◆史料材料一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
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
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
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
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
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
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
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
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大穷国与
富国的发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于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1998 年 11 月 18 日)材料二我国已履行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程序,将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
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
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符合我国根本利益,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相对稳定
的外部环境,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权
益;有利于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活动,促进市
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更多地扩大出口;有利于完善国内相关的
法律法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外商对我投资信心,更好地利用
外资;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
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江泽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 年11
月 27 日)◆探究一、单项选择题
1.二战结束后,人类在大国主导下继续构建对地球村的管理体系。至 20 世纪末,一直得到延续发展的有()①两极格局②联合国③世界贸易组织④布雷顿森林体系A. ①②
C.①②④B.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B。1991 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联
合国于 1945 年10 月成立,在现今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上发挥
着重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1947 年确立的关贸总协定,
1995 年关贸总协定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于 1944 年,1973 年经济危机这一体系结
束。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包括()①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范围扩大,贸易额增加②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③地方保护主义重④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新抬头
主体B.①②③
D.①②③④A.①②④
C.②③④
【答案】A3.目前,中国已经约有超过 5 000 家肯德基加盟店,这说明经济全球化()A.使肯德基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一饮食选择
B.为世界人民普遍接受
C.冲击了中国的传统饮食业,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D.实质是资本在世界的新一轮扩张
【答案】D4.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挑战,其依据不包括( )
A.不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B.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C.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
D.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答案】A5.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应该()A.加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B.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保护民族经济
C.与发达国家结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立足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
【答案】A二、非选择题 6.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它
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
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
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
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在信
息技术、电信或金融服务等将成为构筑新时代经济的关键性砖
瓦的领域尤其不能如此。
(1)材料一所示国际组织成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加入该国际组织对中国的
发展有何意义?【答案】(1)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 (2)有利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
整及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
扩大出口和更好地利用外资;有利于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有
利于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
化带来的好处。课件10张PPT。考点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2012 年江苏单科)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
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
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地位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解析】选 C。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
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①③
两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货币金
融体系,美国通过输出商品和资本,强化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
支配地位,②④两项正确。考点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2.(2012 年四川文综)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
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解析】选D。“联合国政府”说法错误,联合国本身是
一个国际组织,D 项错误。3.(2012 年全国新课标文综)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 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解析】选 C。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
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
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逐渐集中于亚洲地区,因此,
C 项正确;A、B、D 三项题干无从反映。 4.(2012 年四川文综)1967 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
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外,还包括下图中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 C。本题从时间入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
法国、英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依据所学知识,1967 年,英
国还未加入欧共体,C 项正确。考点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5.(2012 年江苏单科)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
右图是 2000 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A.中国加入 WTO 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 WTO 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 WTO 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 WTO 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解析】选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国内一些产品、
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中国的垄
断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适应新的国际经济
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