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2年4月14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全部任务,飞船返回舱,成功在内蒙古东风着落场着陆(下图),完成1、2题。
1、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不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东风着陆场利于着陆的有利条件是
A.降水较丰富 B.昼夜温差小 C.大气能见度高 D.距北京较近
下图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3、4题。
3、下列地形区中,按太阳辐射能从高到低排放正确的是( )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四川盆地 ③青藏高原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4、我国新疆地区太阳能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解释正确的是( )
A.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C.海拔高,空气稀薄 D.全年日照时间长
极光被视为自然界最漂亮的奇观之一,美国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北部地区是世界上欣赏极光的最佳地区之一,下图是该地区2020年某两日的极光带(困中阴影部分)分布图。完成5、6题。
5、极光大爆发期间,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是( )
A.洪涝灾害多发 B.全球农业歉收 C.形成寒冬天气 D.干扰短波通讯
6、导致图示两日极光带宽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太阳活动 C.太阳辐射 D.天气状况
2022年9月18日14时44分,在台湾省花莲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之前,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福州有市民在公共区域听到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的警报:“请勿惊慌,35秒,30秒,25秒……”目前,福建已安装1.8万台地震预警专用终端,数量居全国首位。完成7、8题。
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8、开发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①P波比S波传播速度快 ②S波比P波传播速度快
③S波较P波破坏性强 ④电磁波传播速度较地震波快得多
⑤地球内能释放可提前预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小学附近的剖面图,该校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该小学附近发现了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9、10题。
9、该兴趣小组发现的三叶虫化石最有可能存在的地质年代是(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第四纪
10、最近该地利用GPS对土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为了监测( )
A.滑坡 B.泥石流 C.洪涝 D.台风
比拉大沙丘长3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是在距海岸线约1千米的沙洲影响下形成的。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每年大致以5米的速度向内陆移动。下图示意比拉大沙丘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海岸沙丘的主要成因是( )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海浪堆积 D.冰川堆积
12、下列地貌的形成与该沙洲的成因类似的是( )
A.新月形沙丘 B.冰碛丘陵 C.海滩 D.山麓冲积扇
读“长江荆江段部分河道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P处河流裁弯取直后,对其下游附近河段的影响是( )
A.流速减慢 B.流量增加 C.河床加深 D.淤积加快
14、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
A.湖水大量流入河流,湖床干涸 B.植被发育覆盖,泥沙和泥炭淤积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右图为某游客于温州市洞头区大沙岙景点拍摄的一张景观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地貌名称与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海蚀崖海浪侵蚀 B.甲一海蚀崖海浪堆积
C.乙一海滩海浪侵蚀 D.乙一海蚀平台海浪堆积
16、海岸泥沙的主要来源是( )
①河流从上游携带来的泥沙 ②冬季风从西北带来的沙质物
③近岸海水涌潮带来的泥沙 ④沙尘暴带来的沙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风速昼夜间都有明显的变化,形成山谷风现象。下图为某谷地某地段山谷风一定时间内风向频数及风速日变化图。完成17、18题。
17、关于山谷风出现时间及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昼——谷风,偏东风 B.白昼——山风,偏西风
C.夜晚——谷风,偏西风 D.夜晚——山风,偏东风
18、该谷地夜间时山间谷地垂直上空气温变化为( )
A. B.
C. D.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请回答19~20题。
19、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总量大但年均温不高,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些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弱④弱 B.②强③弱 C.③强④弱 D.②强④弱
20、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加剧,据科学研究表明,过去五十年来南极植物陆续出现,有关南极洲变绿的影响,正确的是( )
A.①变弱,气温升高 B.②增强,气温升高
C.③减弱,气温升高 D.④增强,气温升高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均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1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初四)和2022年5月27日(农历四月廿七),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完成21、22两题。
21.关于图示天体说法可信的是( )
A.太阳表面的黑子多出现在两极地区 B.金星表面昼夜温差最大
C.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 D.地球温度适宜是因为日地距离适中
22.两次月掩金星发生时可观察到的月相分别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为“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完成23、24两题。
23、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
A.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流水侵蚀,地壳下沉
C.地壳下沉,流水搬运 D.流水沉积,地壳抬升
24、图中( )
A.一级阶地比二级阶地形成早 B.河谷不断变宽变深
C.阶地适宜建设大型港口 D.河床海拔逐渐升高
探空气球主要是将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温度、压力、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要素测量,左图为一个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38千米并停留,右图为停留在该层的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确表示该层大气层垂直分布状况的是①
B.正确表示该层大气层垂直分布状况的是②
C.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先递增后递减
D.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先递减后递增
26.有关探空气球停留所在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左右 B.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C.上热下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山峰,注入东海,全长约为6300千米,上中下游分界点分别是宜昌和湖口,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长江流域略图。
材料二长江流域的六种地貌景观图。
材料三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
(1)N地的地壳厚度约为___________38千米(大于或小于),该地的地形可能是___________(山地或盆地),图中所示地区地壳厚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甲处地貌主要为___________;乙处地貌主要为___________;丙处地貌主要为___________;丁处地貌主要为___________。(填序号,4分)
(3)下列三幅图为某学习小组收集的图⑥地貌相关示意图(图a、图b、图c),该地貌类型___________,请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点并分析其成因。(8分)
(4)乙地区是世界上某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__________岩,降水总量___________,但是该地貌限制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请从土壤、水文、地形等角度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塔里木盆地区域简图及甲两地景观。
材料二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分布有草等植被的地方,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下图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
材料三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
(1)甲地貌形态成因是___________,该地貌两翼延伸方向指示___________风向(上或下)。(2分)
(2)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此时段绿洲气压___________(高或低),在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及高空等压面情况。(4分)
(3)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___________;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较,分析光伏发电的优缺点(8分)。
(4)简述乙沿线风沙的危害及防治措施。(6分)
温州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理试题答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A D B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B A D A C A 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均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D BC AD BD AD AC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2分)
27、(22分)
(1)大于(1分);山地(1分);自西向东递减(2分)
(2)②;④;①;③;(每空1分)
(3)冲积扇或洪积扇(1分)
特点:呈扇形分布;扇顶伸向谷口,扇缘向周边平地展开;自扇顶至扇缘,沉积物厚度变薄;颗粒变细。(4分)
成因:河流流出山口;地势变得开阔,地形平坦;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3分)
(4)石灰岩(或可溶性岩石)(1分);大(或丰富)(1分);
地形崎岖;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可耕面积少;(四选二,每点2分)
28、(20分)
(1)风力堆积 下(2分)
(2)约6:00—21:00 高(2分)
画图:热力环流正确(1分),等压面正确(1分)
(3)太阳能 古生代(后期) 中生代 全球变暖(4分)
优:太阳能资源丰富且不会枯竭;光伏发电对环境污染小;
缺:光伏发电不稳定;成本高;(4分)
(4)危害:掩埋道路。(2分)
措施:修建防护林带;高立式沙障;草方格或石方格。(三选二,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