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6 07: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丰台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一历史(A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第1卷(选择题60分)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020年公布的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考古成果中,出土器物具有仰韶文化典型特征,
同时包含许多其它文化因子:如折腹鼎、背壶具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双腹器属于
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因素等。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
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分
封诸侯主要是基于
A.血缘亲疏
B.军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才能高低
3.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
可。这反映了
A.实现统一成为社会共识
B.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民族矛盾已经逐渐消亡
D.血缘是维系国家的纽带
4.历史现象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出现于右图所示时期的经济现象是

A.农业生产以集体耕作为主
B.劳动工具材质以青铜为主
C.铁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广
-酒
D.南方的经济逐步超过北方
nnmn长
注国中通代赵出写
5.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其
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行宗法制
②奖励军功
③普遍推行县制
④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一历史(A卷)第1页
6.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探索治国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形成百家争鸣,推动了我国
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关于诸子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人性本恶
B.墨子提出相生相胜
C.荀子主张隆礼重法
D.邹衍提出道法自然
7.《阿房宫赋》写到:“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文中提到的历史事件

A.政治改革、平定六国
B.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C.焚书坑儒、统一货币
D.平定南方、开凿灵渠
8.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监察制度。汉武帝时期为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势力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尊崇儒术
C.设置刺史
D.盐铁官营
9.下列对两汉文化叙述正确的是
A.《史记》与《汉书》均为纪传体通史
B.汉赋是国家机构采集修改的民间诗歌
C.《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数学成就达到顶峰
D.《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10.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
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时期
东魏北齐

十六国
北魏
西魏一
北周

西晋
…(北
朝)

东晋宋齐梁陈
(三国)
.…(南
朝)
A.社会高度繁荣
B.藩镇割据严重
C.江南经济开发
D.政权更迭频繁
11.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
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产生的影响有
①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
②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③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
④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高一历史(A卷)第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