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6 07:2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西区2022一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质量调查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川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
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
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3、35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由此
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
A.母系氏族社会B.父系氏族社会C.奴隶制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
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体现的本质是
A.诸子思想推动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B.诸子创立新的学派以指导各国变法
C.诸子针对社会现实提出的政治主张D.社会刷烈变革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
3.在汉代的政治语汇中,常可看到"拨乱反正"的说法,下表为其中的某些叙述。它表明拨乱
反正的核心是
内容
出处
(刘邦去世后,群臣赞美他)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
《史记·高祖本纪》
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
《史记·三王世家》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
《汉书礼乐志》
A.结束农民战争
B.否定秦代暴政
C.继承秦的制度
D.消除地方割据
4.下图为唐至南宋,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图。据此可知,当时
80-
69
54.6
55
60
454
40
34.1
20.
0-

唐(639)
北宋(1078)
南宋(1223)
口北方南方
A.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B.土地兼并不断加剧
C.北方社会经济持续衰退D.引进外来经济作物
5,金世宗时创建女真进士科,金章宗时加试骑射。河南发现的《女真进士题名碑》用女真文
字记录“十五试策,十七日试论、诗”。公众号《高中僧试卷》这表明金朝科举制度
A.由女真人独创后来推广至中原B.进一步学习唐朝的制度与文化
C.模仿汉制但是保留其民族特色D.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作答题标准
6.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其集中分布与政治和国防密切相关。据此推断,
下图中卫所集中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应在
土叠播
树粗土妖粉梯

都城
省级驻所
-。政权界
nuL长城
山南
大运河
>
河流
海岸线
7.1873年,轮船招商局在天津设分支机构,英商太古洋行与怡和洋行联合美商旗昌洋行与之
进行削价竞争。天津港享有漕粮专运权及沿海各省官物的承运权等,从而增强了轮船招商局
的竞争能力。材料表明
A.轮船招商局开辟国内、国际多条航线B.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C轮船招商局利用政府的支持与外商抗衡D.中国近代企业受到列强与官僚资本的压迫
8.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11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
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清王朝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B.导致封建顽固势力失势和立宪派壮大
C.显示出列强对中国旧式精英的心理征服D.中华民族觉醒和资产阶级革命势不可挡
9.1895年严复说:“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
讲西学。”1918年他又谈到:“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
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严复思想的变化
A.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B.得益于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C找到了崭新的救亡图存之路D.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0.1937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
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41
年,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又确定了“三”原则。这些措施
A.巩固了土地革命的社会基础B.体现了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性质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形势需要
11.1949年11月25日,在上海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按统一部署,同时按国
家牌价敞开抛售,使粮、棉等价格下降30%一40%,给了投机资本以沉重打击。这一活动的
实质是
A.通过经济手段掌握市场领导权B.通过政治力量巩固新生政权
C.通过稳定物价以促进经济恢复D.通过政府干预挽救经济危机
12.1955年4月19日,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指出:“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在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