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科学阶段性检测
选择题
1.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2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3.京杭大运河举世瞩目,古代人类这一伟大工程主要改变了水循环中的( )
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地表径流
4.关于水的性质和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宏观组成上看,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从微观结构上看,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 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
D 将食盐逐渐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并搅拌溶解,烧杯中的模型小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
5.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浮力变大的物体 ( )
A 鱼吐出的气泡上升过程 B 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 在码头卸载的货船 D 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6.下列关于取用药品和药品用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把粉末状药品装入试管中可用纸槽
B 取完药品后,盖上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C 固体一般盛放在细口瓶,液体一般盛放在广口瓶
D 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所取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7.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现将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则剩余部分木块( )
A将上浮一点 B 将下沉一点 C 仍不动 D 无法判断
8.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物体在空气中示数的三分之一,这个物体的密度是 ( )
A.0.3×103kg/m3 B.0.67×103 kg/m3 C.1.5×103kg/m3 D.3×103 kg/m3
9.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1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
A、悬浮,0.95×103kg/m3 B、漂浮,0.7×103kg/m3
C、下沉,1.4×103kg/m3 D、漂浮,0.90×103kg/m3
10、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序进行的是 ( )
A、硝酸钾、氯化钠 B、铜粉、铁粉 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D、泥沙和氯化钠
11.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的饱和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70℃,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小球将: (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确定
12. 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3.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8克(酒精密度为0.8克/厘米3),若把这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A 15克 B 12.5克 C 10克 D 8克
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其中含溶质24克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5.现有4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
①蒸发掉20克水 ②蒸发掉24克水 ③加入3.2克氯化钠 ④加入5克氯化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只有①
16. 70℃时的m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
17.用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A与25%的酒精溶液B配制成45%的酒精溶液,则A、B溶液的质量比( )
A 1:2 B 2:3 C 4:3 D 3:1
18.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19.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神舟五号” 飞船绕地飞行时下列科学实验能完成的是(提示:飞船上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
(A) 用沉淀法除去水中的泥沙 (B) 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C) 用放大镜观察蝴蝶的标本实验 (D) 用过滤法提纯泥浆水
20. 粗细均匀、密度为ρ蜡的蜡烛底部粘有一块质量为m的铁块,蜡烛竖直漂浮在密度为ρ水的水中,蜡烛露出水面的髙度为H,如图.点燃蜡烛,直至蜡烛与水面相平、烛焰熄灭(假定蜡烛油不流下来),设燃烧掉的蜡烛长为L,则L/H的关系是( )
二.填空题
21、看图回答:(1)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_水,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写出图中③代表环节的名称_________.
22.如右图所示为水的电解装置,下面的两根导线分别接在直流电源上,其中“+”的接电源正极,“-”的接电源的负极,现回答下列问题:
(1)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 ___,B管产生的气体能__ __(填写“燃烧”或“助燃”);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05年,黄河壶口瀑布入选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一,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名族精神的象征。
(1)黄河流过黄土高原后,混入了大量的泥沙,变得非常浑浊,形成了____________(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用过滤的方法出去黄河水中的泥沙,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右图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30℃时,将30g的a物质放入100g的水中并充分搅拌,
得到的溶液是 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写出一种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______________ 。
25..盘秤上放一盛水容器,秤的示数为20牛顿,将一10牛物体吊在弹簧秤下放入水中,求当弹簧秤示数为6牛时,容器下的盘秤示数为____________
26.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开幕,届时可能会用到大型遥控飞艇作为宣传工具以渲染活动气氛。为了飞艇在空中飞行安全而有效,根据下表中气体的性质,最适合填充飞艇的气体是 。
气 体 氢 气 氦 气 氮 气 空 气 氧 气
性质 密 度/kg·m-3 0.09 0.18 1.25 1.29 1.43
可 燃 性 可 燃 不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27..氯化钾和硝酸钾晶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1)图中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填“a”或“b”)
(2)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 _____10~20℃之间;
(3)100C时,131克饱和氯化钾溶液,蒸发10克水后,再降温到100C,可析出氯化钾晶体的质量为______
(4)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
A 氢氧化钠固体 B 冰块 C 硝酸铵 D 浓硫酸
28.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我国汉代曾发明过一种用做军事信号的“孔明灯”,它其实就是一种灯笼.先用很轻的竹篾扎成框架,再用纸糊严,并在下面留口.在灯笼的下面固定一个小碟,在碟内放入燃料.点燃后,当灯笼内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灯笼就能腾空而起.灯笼受到的空气浮力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即F浮=ρ空气gV (本题g取10N/kg).温度为20℃时,空气密度为1.2kg/m3,下表给出了一些空气密度和温度的对应关系.
温度/℃ 90 100 110 120 130
密度/kg m-3 0.97 0.94 0.91 0.88 0.85
(1)孔明灯能腾空而起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原理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空气密度和温度关系的图象.
(3)如图a所示的孔明灯体积大约为0.02m3,环境气温为20℃,则孔明灯受到的空气浮力为_____N.
(4)上题中孔明灯制作材料和燃料总质量为6g,灯内空气的温度要达到________℃,孔明灯才能起飞(忽略燃料质量的变化).
实验探究题
29.今年我县各学区都进行了部分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竞赛,某学区竞赛题目之一是粗盐“配制70g20%的氯化钠(NaCl)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填字母) ________________
(2)若食盐的产率偏低(产率=(所得晶体的质量/所取样品的质量)×100%),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3)用上述实验所得氯化钠(NaCl)晶体配制
①)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g,称量时A出现了左盘上翘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 B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C右盘中减少砝码 D左盘中增加食盐
②)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请划掉不妥的地方,并在方框中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
30.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______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______ mL,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______ (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 。
31.某同学把重力为4.40牛、体积为V米3的圆柱体挂在弹簧秤的下端,分别测量圆柱体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下表记录了有关的实验数据 (ρ酒精=0.8×103kg/m3)
液体的种类 实验序号 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米3) 弹簧秤示数(牛) 圆柱体所受浮力(牛)
水 1 2/5V 2.44 1.96
2 3/5V 1.46 2.94
3 4/5V 0.48 3.92
4 9/10V 0
酒精 5 2/5V 2.84 1.56
6 3/5V 2.06 2.34
7 4/5V 1.28 3.12
8 9/10V 0
(1)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_______________1与2或3(或5与6或7)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也越大,且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3)试分析实验序号4的数据,产生弹簧秤示数为零的原因(弹簧秤完好)可能是 ________
物体漂浮在水面上
(4)试分析实验序号8的数据,产生弹簧秤示数为零的原因(弹簧秤完好)可能是________ 圆柱体沉到容器底部
32.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 。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ρ水=1.0 g/cm3,F浮=ρ液gV排 )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
(2)密度计是利用 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 (不计铅丝体积)
计算题
33.曹冲称象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某科技活动小组受此启发,准备制作一个可以测量物体重力的“浮力秤”,装置如图所示。他们将作秤盘的空心圆柱体竖直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秤盘与水面相交处标为“0牛”,然后在秤盘上放10 牛的物体,在秤盘与水面相交处标上“10 牛”.小组同学对如何标记浮力秤上0~10牛的其他刻度有一番争论(如图)。
为此他们继续实验研究,在秤盘中分别加上不同重力的物体,测出水面离“0牛”刻度线的距离,如下表所示:
物重G (牛〕 0 2 4 6 8 10
水面离“0牛”刻度线的距离H (厘米) 0 l 2 3 4 5
(1)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当水面离“0牛”刻度线3.5 厘米时,秤盘上所放的物体重为______牛。
(3)当水面处于秤盘“0 牛”刻度线位置时(如图甲),测得水面离秤盘底0.05 米,已知秤盘的底面积为200 厘米2.求秤盘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g 取10 牛/千克)
34.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
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g/mL 0.98 0.95 0.94 0.91 0.90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某同学多次、随机抽取表中数据来探究浓、稀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与浓、稀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已知:将12%的硫酸溶液与28%的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a%,此a值为____________
而将12%的硫酸溶液与28%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a%(用“>”、“<”或“=”填空,下同);将12%的氨水与28%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a%.
(3)向100克16%的硫酸中加入300克水,摇匀,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结果保留到0.1)
PAGE
8初二科学阶段性检测(答题卷)
一 选择题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40)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2.(1)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___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42)
29.(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
30.方法一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计算题(18)
33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
34.(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初二科学阶段性检测(答题卷)
一 选择题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D A C A C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C B B C C B C C
二、填空题(40)
21.___海洋水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水汽输送_____________
22.(1)______氢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助燃_________
(2)________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____悬浊液_____ (2) ____漏斗________ ___引流_________
24.(1)____不饱和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升温或加水______
25.______20牛或24牛_________ 26._______氦气_________
27.(1)_______b ________ (2)___20oC-30oC_____
(3)____3.1克___________ (4)______BC_______
28.(1)___浮力(浮力大于重力)等_______________
(2)
(3)___0.24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113.3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42)
29.(1)_CBA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BC_____________
(3) ①_____14___________ 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量筒______________ _______偏小________________
③____加快溶液速度_______________ ④ 70——>20%
30.方法一___0.2___________ 方法二 _____20__________
第二小组 ___2___ 用细针把木块压入水中(或用挂重物法测体积)
31.(1)_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2)_1.2.3或567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圆柱体漂浮在液面上
(4)__圆柱体沉在底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④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1)__使竹筷能竖直漂浮____________________
(2)__漂浮___________ ___________越小_________
(3)___[(_L-h1)/(L-h2)] ρ水___________
四 计算题(18)
33 (1)物体重力与测出水面离“0牛”刻度线的距离成正比 (2)_____7______________
(3)10N
34.(1)___增大___________
(2)_____20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392.2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