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对称图形说课课件[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心对称图形说课课件[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7-09-20 12: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中心对称图形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策略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对旋转、轴对称图形和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有一定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开展的探究活动课.本节教材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原知识,而且使学生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观念。通过对中心对称图形的探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探究问题的乐趣和习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探究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认为,本节教材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体现数学美的教学载体。

2、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2)教学过程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和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识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大胆猜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和积累一定的审美观。
3 、重点和难点重点: 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难点: 运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解决问题.二 、教学策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教法: 主体教学法:坚持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引导点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合理分组。
学法: 以学生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性学习方法.三 、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孕育新知
(二)讨论合作,初探新知
(三)拓展思维,再探新知
(四)课时小结,综合延伸(一)创设情境,孕育新知图1图2图3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度之后,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这个旋转中心就叫做对称中心。设计意图:本学段的学生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等诸多领域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因此,我用实际例子引入,创设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在产生认知冲突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二)讨论合作,初探新知判断下列表格中的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或轴对称图形,如果是的话,请找出对称中心或对称轴的条数。
ABCDO设计意图:概念教学要建立在观察、猜测、归纳和验证的基础之上。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验几何的要求,期望让每位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直观地掌握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H I M N回 人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中心对称图形的美和广泛之外,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去分析客观世界的意识和习惯。(三)拓展思维,再探新知
OABCDADEF基本性质;中心对称图形的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设计意图: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着。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要从权威传授者的位置上走下来,学生要从被动的角色转变成主动的探究者,这样,师生双方才能体会到教与学互动的过程所带来的乐趣。小组合作探究五 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正方形旋转90度能否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如果能的话,可以验证正方形的哪些性质?
(四)课时小结,综合延伸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三个要素。
学会判断所学过的图形和日常生活中的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或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和运用。课时小结 课题拓展: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
小组合作探索: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并找出规律,说明原因。设计意图: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基础教育的全面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五、教学设计说明:1、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过程设计:收集生活素材
提炼数学问题
合作探究问题
学生自己选择运用方向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步步深入地探究问题,最后回归生活去运用所学知识的全过程。3、设计目的;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带着更多、更高层次的疑问离开课堂,把探究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