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鹭
教学内容: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语句,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学习作者通过对比、动静结合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3.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感知作者散文诗般的语言美。
2.了解作者是如何把白鹭的喜爱和赞美融入描写中的,学习借助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构想: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感知散文诗般的语言美,学习作者借助事物抒发情感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质疑,提升思维活动的层次,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质疑能力以及形象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回味“精巧”
1.导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郭沫若的《白鹭》——齐读课题。
2.师:这篇散文篇幅不长,才351个字,我们也可以把它浓缩成两句话,那就是——出示: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复习背诵2-5自然段。
小结:因为白鹭的颜色和大小都很适宜,所以作者才把白鹭说成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
二、精读语段,品鉴画面美
默读6-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
(一)出示第6小节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1)学生展示
①写白鹭在“钓”鱼,能否换成“叼”“捉”?为什么?
预设:拟人,白鹭在田间觅食是自由、闲适、悠闲的。
②从这幅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充满生机、白鹭的动态美、自然之美
(2)引导学生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说说取名的理由。
预设:“水田垂钓图”(板书:水田垂钓图)
(3)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读出白鹭“垂钓”的悠闲、自然。
过渡:如果水田钓鱼图是悠然的,那么7、8自然段又是怎么样的呢?用上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先找找哪些语句让你很有画面感,抓住关键词,试着给这幅画取个名字。
(二)出示第7节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从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白鹭的悠然)
(2)为什么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它真的在望哨吗?(学生充分讨论,教师适时引导。)
(3)引导取名:由望哨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为这幅画可以取名?
预设:“闲立枝头图”(板书:闲立枝头图)
(4)充分朗读,读出诗意。【男女生互读】
(三)出示第8节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怎么理解“澄澈”?(白鹭低飞的画面是清新、纯净的形象化。)
(3)为什么说这是乡村生活的一种恩惠?(学生自由讨论,展开发言)
小结:是白鹭让我们感受到了美,给乡村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所以作者称之为一种恩惠。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3)引导学生给这幅画起名。
预设:“黄昏低飞图”(板书:黄昏低飞图)
(4)播放音乐,再次朗读,读出情感,感悟画面。
三、小组合作研究,品味诗韵
过渡:作者精心选择了这三幅画面,有静有动,静中有动,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和作者产生了共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但这般诗情画意还有人觉得美中不足呢。(相机出示第9自然段)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1)读读第9和10自然段,你想说什么?
预设:白鹭虽然不会唱歌,但是它的外形美,动作高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欢乐,它是一首无声的歌。
(2)如何理解“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预设:韵在骨子里的诗,不需要太张扬,太热烈,像白鹭这样娴静悠然,自得其乐,耐人寻味,充满韵味。(板书:诗韵)
(3)师生齐读,感受韵味:课文从白鹭的外形到活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意,是无声的画,是优美的诗,韵味十足。所以作者才会情不自禁地感叹——
出示首尾两自然段: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四、读文明理,引导发现
1.作者为什么能把白鹭写得这么美?
预设:文由心生,作者喜欢白鹭,热爱大自然,他善于观察,发现了白鹭的美。
总结: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五、作业布置,回归个性美
“不怕就是一匹苍蝇或一匹蚊子,只要你注目观察,你可以看出不少的种型,无限的生态。” ——郭沫若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察动物的习性、姿态等,尝试用上本文的写作手法,为你喜欢的动物写上一首“精巧的诗”,写完也试着给自己描写的画面拟个好听的名字。
课堂总结:
师:白鹭的美如诗、如画、如歌,千言万语,浓缩成了——首尾呼应的这两句话。孩子们,你们不仅捕捉到了白鹭的美,更捕捉到了语言文字之美,生活中别忘了用我们的眼睛去捕捉大自然的美哦!
六、课外延伸,纵向发展思维
推荐阅读郭沫若散文《石榴》
阅读链接
《石榴》郭沫若
五月过了,太阳增强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板书设计
白 鹭
水田垂钓图
精巧的诗 闲立枝头图 诗韵
黄昏低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