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蜻蜓飞飞》
教材分析:
《蜻蜓飞飞》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九课。是一节绘画课,属于美术学习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蜻蜓为绘画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蜻蜓的美,用形式多样的工具表现蜻蜓的美。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致7—8岁,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对于材料的使用也充满好奇,对物象的观察与表现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这对于上好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学情基础。
教学方法:
本课我主要运用了讲解法、观察法、演示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蜻蜓,发现蜻蜓的美;并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参与体验中发现美、表现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蜻蜓,抓住其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抓住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在欣赏和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关心爱护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蜻蜓的图片、有关蜻蜓的绘画作品及有关音乐。
教学流程:(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蜻蜓的知识)
、 制造悬念
师:同学们,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森林里的小昆虫觉得咱们班的孩子可聪明了,想请同学们帮它们一个忙,愿不愿意?音乐播放,导入新课 ,你平时都在哪里见过蜻蜓、或者对蜻蜓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蜻蜓飞飞这一课吧!
(板书:教师将剪好的蜻蜓贴在黑板上加以课题。)
、 感知、探究、欣赏图片、仔细观察蜻蜓都有哪些特征?(知识小问答)
师:小蜻蜓想让同学们给它们做评委,选出最美的那一位,评委们准备好了吗?
问一:蜻蜓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生:头、胸、腹)
师:让我们近距离感受这个可爱的精灵,感受它的美。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
问二:蜻蜓的外形特征我们了解了它的结构。现在继续抢答,蜻蜓的外形特征是什么?生:......师:什么大 什么长 什么薄生:......师小结。
问三:蜻蜓的各种动态?师:好,抢答第三个问题。蜻蜓的各种动态下身体各部分的摆放?生: ......师结合课件小结。
问四:蜻蜓的花纹色彩?
师:这幅画让你们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古诗?
生:《小池》师生朗诵。
师边讲边进行蜻蜓的演示。选出心目中最美的蜻蜓,说出理由。假如你变成一只蜻蜓,你想飞到哪里?
、欣赏学生的作品。
师:老师这里还有其他小伙伴们表现的蜻蜓呢,如果你喜欢,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好吗?(展示不同形式的学生作品)
、学生自由创作:可以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你想让它飞在什么地方,它就飞到哪里好吗?听清作画要求。
拓展、结束
师:你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蜻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小生命等待着你们发现它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