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2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6 15:0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候课任务
复习前课内容,准确记忆下列知识。
1、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原因?(5个方面)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最早出现国家?
3、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个)
4、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影响?
“人”被发现
中世纪的欧洲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人”被发现的标志是:文艺复兴
“世界”被发现的标志是:新航路的开辟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一、何为新航路?
二、为什么要探寻新航路?
三、能不能探寻新航路?
四、如何探寻新航路?
五、探寻新航路的影响?
一、何为新航路?
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路线和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美洲,进而横渡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
旧航路
新航路
看路线图,对比中得结论
从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中亚和西亚,由陆路或者海陆转往欧洲(地中海)的贸易路线。
(丝绸之路)
自主先学 要求:带着问题读课本,勾答案,标问题。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阅读70页三段文字,从经济、社会、商业三个角度归纳原因?
2、阅读71页“相关史事”及2、3段文字,从地理学说、航海技术、造船技术三个方面来归纳条件?
【哥伦布“发现”美洲】(注意路线动词)
1、迪亚士在何时、哪国得支持下、船队规模、路线、有何成果 意义?
2、达·伽马在何时、哪国支持下、航海路线、成果?意义?
3、哥伦布在何时、哪国支持下、船队规模、路线、成果?意义?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麦哲伦船队何时、谁的支持下、航海路线、结束时间、意义?
2、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历史意义?
二、为什么要探寻新航路?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2.社会根源:渴求黄金,“寻金热”
1.经济根源:欧洲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商业危机:传统商路受阻
4.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5、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对号入座,归纳原因
(根本原因)
材料一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
——A·帕尔默等著《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马可·波罗行记》:“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材料三 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
材料四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于是,西欧的商人、贵族,迫切希望另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
材料五 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材料六 迪亚士:海上探险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2.社会根源:渴求黄金,“寻金热”
目的:
寻求通往东方的道路,寻找香料。
3.商业危机:传统商路受阻
4.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三、能不能探寻新航路?
观察所给信息,归纳条件
15世纪晚期,葡萄牙、西班牙均已是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有力量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也希望借此获得财富,以提高在欧洲的地位。例如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曾一年内先后派三支探险队驶向茫茫大海。
多桅帆船
地圆说
星 盘
材料二:据《哥伦布航海日记》记载:在辽阔的太平洋上,没有陆地、岛屿。食品奇缺,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吃到一点新鲜食物,只有面包干充饥,后来连面包干也吃完了,只能吃点生了虫的饼干碎屑,这种食物散发出像老鼠屎一样的臭气。船舱里的淡水也越来越浅,最后只能喝带有臭味的变质黄水。为了活命,连盖在船桁上硬得像石头一样的牛皮也被充作食物,有时,甚至吃木头的锯末粉。
地理知识的提高
(相信地圆学说)
指 向 标
航海技术和
造船技术的提高
指南针的使用
政府支持航海
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1)两国都是靠大西洋的有利位置,先天倾向于海外发展。
(4)两国都掌握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地图绘制水平提高,多桅快速帆船)
(2)两国都有一批敢于探险的航海家
最早进行探险的是哪两个国家?为什么?
葡萄牙和西班牙
(3)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能力供应远航必备的装备和费用。
达 伽马出生于葡萄牙,37岁的达 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领由4 艘船只组成的远征队,从里斯本南部的海港出发,开始了前往印度的航行。
麦哲伦出生于葡萄牙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25岁时就参加了海外远征队, 之后,移居西班牙。两年后,在西班牙国王的批准下,开始了环绕地球的远洋探航。
四、如何探寻新航路?
学生活动一:
认真观察示意图(参见73页图)图例,注意颜色和人物,出发地,路线(东、西),并用蓝笔在对应的位置,标出航海家,出航时间、到达地点,并按时间顺序标出序号;
航海家 资助国 航海时间 航海路线
迪亚士 1487年---1488年
欧洲葡萄牙--大西洋东岸非洲--绕好望角--印度西海岸
哥伦布 1492年8月
1519-- 1522年 欧洲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环球航行
葡萄牙
葡萄牙
欧洲葡萄牙--大西洋东岸---非洲--好望角
1497年---
1498年
达伽马
西班牙
西班牙
欧洲西班牙--横渡大西洋--美洲圣萨尔瓦多岛-古巴海地
麦哲伦
学生活动二:根据所学,3分钟补齐表格内容(试试能不能脱稿)
航海家 国 别 资助 国家 航 行时 间 航行线路 主 要 成 就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
1488
沿非洲西海岸,
到达好望角
发现好望角
意大利
西班牙
1492~
1493
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发现新大陆美洲
1497~
1498
从葡萄牙出发,经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
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西班牙
1519~
1522
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进入太平洋、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回到欧洲
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
学生活动三:难度升级,8分钟填表。填完熟读记忆
学生活动四:
在听写本上,动手绘制“新航路开辟示意图”的简易图。
温馨提示:
1、先勾勒出四大洲的大概轮廓,注意大西洋在中间位置;并标记出出发国家,
2、再用不同颜色的笔,代表不同航海家,标出对应的路线(关键地名)及到达地区;
3、有能力的同学可继续标出时间并排出顺序,写出成就。
【1分钟强答】
根据提示,填写对应的航海家
(1)已经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2)到达印度西海岸,寻找到去印度的通道:
(3)到达圣萨尔瓦多岛,发现古巴和海地:
(4)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共同的精神品质:
勇于开拓、创新进取、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百折不挠
东西对比看差异: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比较
结果
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性质 友好交往义举 殖民扩张活动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时间最早
次数 7次 4次 1次 次数最多
人数 27800人 1500人 60人 人员最多
到达范围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范围最广
影响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是的
是的
是的
是的
是的
是的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两条航线
四个人物
欧洲

西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五、探寻新航路的影响?
“哥伦布把欧洲列强带到了美洲,破坏我
们的文化,掠夺
我们的财富,
他是一个恶魔”.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
的美洲走向文明,
他是一个功臣”
印第安人:
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掠夺;但客观上推动了美洲的进步.
材料一: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地中海区域
大西洋沿岸
材料二: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对欧洲:
(1)使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欧洲大西洋沿岸,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对世界:
(2)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3)为殖民掠夺提供了条件。
新航路开辟
原因
过程
影响
商品经济的发展
寻金热
传统商路受阻
迪、哥、达、麦
(“的哥打麦”)
地理大发现,
市场雏形见。
商业革命出,
贸易中心变。
迪亚士,好望角; 达·迦马,印度跑; 哥伦布,新大陆; 麦哲伦,环航人。
1、“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了。”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的扩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的完成
2、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挑战自然的伟大壮举。“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起航,驶入茫茫的大西洋……一块新大陆被发现了。”以上描述的是( )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B
C
随堂练习
3、“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了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
A、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C、成功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4、“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有重要意义。”这段话主要是表明新航路开辟( )
A、推动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
B、满足了宗教人士扩张天主教的愿望
C、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使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