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训练6--物质的密度 综合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阶段训练6--物质的密度 综合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06 22:0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训练6--物质的密度
类型一 密度的概述
1.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给充气不足的篮球充气,气体的质量增加,密度变大
B.1kg/m3=1.0×103g/cm3
C.由公式ρ=m/V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是不同的
2.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用泡沫塑料制作房屋构件的道具,主要原因是( )
A.泡沫塑料的价格便宜 B.泡沫塑料的密度小
C.泡沫塑料不怕雨淋日晒 D.泡沫塑料的质量小
3.一杯水,喝去半杯,剩下的半杯水( )
A.密度不变,质量不变,体积减半 B.密度,质量,体积均减半
C.密度质量体积均不变 D.密度不变,质量、体积减半
4.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装有氧气,当活塞P向右移动时,容器内氧气的密度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5.关于密度的知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作用。
以下关于密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的密度是8.9×103kg/m3,其物理意义表示:lm3的实心铜的质量为8.9×103kg
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高密度的合金、玻璃钢等材料
D.利用密度测量可以初步鉴别物质,常常需要多种方法并用
6.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质量越大,体积越大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甲的密度比乙大
D.乙的密度为2kg/m3
7.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
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
类是( )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类型二 密度的计算
8.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9.如图所示,甲、乙两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
ρ甲:ρ乙为( )
A.2:1 B.1:2 C.3:4 D.4:3
10.小明在利用天平、烧杯、量筒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则下列选项中正
总质量(g) 28 36 44 m
液体体积 10 20 30 40
确的是( )
A.不能确定烧杯的质量 B.该液体可能是水
C.m数值为50 D.该液体密度为0.8g/cm3
11.用天平和量杯称量某液体时,量杯及杯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杯中
液体的体积为V,根据称量的数据在m﹣V坐标系作出的图象如图所
示,根据图象判断可知( )
A.量杯的质量是20g B.20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60kg
C.液体的密度是1.0×103kg/m3 D.这种液体可能是酒精
12.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
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
正确的是(  )
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 g B.金属块的体积为5 L
C.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 kg/m3 D.金属块的密度为7.88 g/cm3
13.同种物质做成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如表所示,
体积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空心物体是( )
物体 甲 乙 丙 丁
质量m/g 3 5 9 12
A.甲 B.乙 C.丙 D.丁
14.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从甲图中可见,120克D物
质的体积是 ,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 ,其
值为 。
甲 乙
15.如图所示,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状内有99.8%的空间。
这种新材料密度仅为3mg/cm3,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
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
(1)气凝胶密度3mg/cm3= kg/m3 。
(2)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金属块上涂上6×10-3m厚的气凝胶,
结果在1kg的炸药爆炸中气凝胶毫发无损。若金属块的表面积为
5m2,则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为多少千克?
16.某班同学在“探究某种液体的特性”的实验中,利用天平和一个可以直接读出液体体积
的医用注射器进行多次测量。
甲 乙 丙
(1)某次实验操作如下:用注射器吸取一部分液体(如图甲所示,注射器内没有空气),
将装有液体的注射器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进行称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
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图可读出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 毫升,注射器
的总质量为 克。
(2)按上述操作,多次测量,得到注射器的总质量与对应的液体体积,画出如图丙所示
的图象,由此可得到该液体的密度为 千克/立方米。
(3)受此实验启发,小明只用该注射器和部分纯净水在家里测出了冰的密度。他的做法
是:在注射器内装18毫升的水,将注射器放入冰箱冷冻室内足够长的时间,取出
后测出冰的体积为20毫升,则冰的密度为多少?
类型三 密度的测量
17.方方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酸奶的密度,以下是他的实验操作:a.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
的质量m1; b.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一局部酸奶倒入
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V;d.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
量m3。请你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酸奶的密度ρ=(m3-m1)/V B.方方实验的正确步骤是dcb
C.步骤b是多余的 D.因为量筒中会有少量酸奶残留,所以方方测得的密度偏小
18.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③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
⑤计算煤油的密度
A.只能是① B.可以是②或④ C.只能是③ D.每一步都不能省去
19.课外实践小组在某次实践活动中,采集了一块矿石(矿石不吸水),测量它的密度。
(1) 在测量之前,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我们应该 (填操作方法)。
(2) 测量过程的情景如图,正确且合理测量质量的操作顺序为 。
(3) 质量测量后再按图⑤测量体积,观察并计算矿石的密度= 。
(4) 另一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①先按图E测量矿石体积。 ②再将矿石从量筒中取出,
直接放在天平上测质量记为m测 , 算出密度。 这样的操作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
影响, 请你写出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
20.同学们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小李同学正要使
用此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李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
是       。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瓷片
的质量是    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于是改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
片;b.先往量筒中装入40 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到达水面标记
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    cm3。
(4)同学们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    kg/m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    (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1.A
【解析】
A、给气不足的篮球充气,气体的体积几乎不变,但气体的质量增加,由ρ=mVmV可知气体的密度变大.故A正确;
B、1g/cm3=1.0×103kg/m3.故B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C错误;
D、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但个别不同物质密度相同,如煤油和酒精的密度都是0.8×103kg/m3.故D错误.
2.B
3.D
4.C
【解析】已知容器密封,里面的氧气的质量不变,当活塞P向右移动时,里面氧气的体积增大,由公式ρ=m/V知,其密度会减小.
5.C
【解析】A、体积是lm3的实心铜的质量为8.9×103kg,所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物质的密度决定于种类和状态,和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交通工具、航天器材,在相同的体积下,要求质量小,要采用密度小的材料.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利用密度测量可以初步鉴别物质,但还需要多种方法并用.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6.A
【解析】
A.由图象可知,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质量越大,体积越大,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根据ρ=m/V可知,密度不变,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相同体积的甲和乙,甲的质量比乙小,根据ρ=m/V可知,甲的密度比乙小,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当乙的质量为4g时,体积为2cm3,所以乙的密度为2g/cm3,故D错误。
7.A。
【解析】如图,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m甲>m乙>m丙,由ρ=m/V可知ρ甲>ρ乙>ρ丙在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甲>ρ乙>ρ丙,由V=m/ρ可知V甲8.C
9.A
10.D
11.C
【解析】A.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40g,这就是量杯的质量,m杯=40g;故A错误; CD.读图可知,当体积为V=20cm3时,液体质量:m液=60g-40g=20g,则液体的密度:
ρ=m/V=20g/20cm3=1g/cm3=1×103kg/m3, 因此这种液体可能是水,但一定不是酒精,故C正确,D错误; B.V=20L=20×10-3m3,此时液体的质量:m=ρV=1×103kg/m3×20×10-3m3=20g。故B错误。故选C。
12.C
13.B
【解析】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密度,再比较密度的大小;密度大是实心的,反之,是空心。乙是空心的。故选:B。
14.200厘米3,质量,12克
15.(1)3(2)0.09kg;
【解析】(2)覆盖在金属块上气凝胶的体积:V=Sh=5m2×6×10-3m=0.03m3,
由ρ=m/V可得,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m=ρV=3kg/m3×0.03m3=0.09kg;
16.(1)20 54 (2)0.8×103 (3)0.9g/cm3
17.B
[解析]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酸奶的密度的步骤:d.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3,c.将烧杯中的一局部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V;b.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 由此可知a.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没有必要,正确的实验步骤为dcb,故B正确,C错误; 用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3减去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可求出倒出酸奶的质量m2,即m=m3 m2,而倒出酸奶的体积为V,那么酸奶的密度ρ=(m3-m2)/V ,故A错误; 因为是从烧杯往量筒中倒,所以不会出现量筒中会有少量酸奶残留,故D错误。
18.B.
【解析】
A、为测出一定体积下的质量,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1)不能省去;
B、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所以可省去(2)或(4),所以B正确;
C、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3)不能省去;
D、由以上分析可得,D不正确.
19.(1)将平衡螺母向右旋 (2)DACE (3)2.7g/cm3 (4)偏大 石块上有水残留,使质量偏大
20.(1)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32.2 (3)14 (4)2.3×103 (5)偏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