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也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讲述的是少年周恩来在奉天读书时发生的事情,通过感受少年周恩来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激发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
【学情分析】
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四年级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了解较少,对旧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难以产生共情,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知识性障碍,因此结合课外资料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字理析解“崛起”,正确理解“崛、崛起”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借助资料了解社会背景,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读书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教学难点】感受少年周恩来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读书的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析解“崛起”
1.理解课题,关注“崛起”
字理析解“崛”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崛”构词规律。
【设计意图】用字理析词的方法从“崛”字导入,使学生在有温度、有体验的氛围中理解“崛”字。全文以一个“崛”字串起课文,让每个场景都活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品读和理解课文。
二、自读感知,聚焦“不振”
1.抓住词句,初识“不振”。
(1)自由读课文,找出有一个和“中华崛起”意思刚好相反的词语。
(2)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关注人物,理解“不振”。
(1)“中国巡警”的仗势欺人。
(2)“围观的中国人”那充满愤怒却又满带无奈的动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情感为纽带,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与文本进行交流,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分解“崛”字,体悟“屈”义
1.“屈”为词根,根据自己的感受组成新词。
2.借助资料,深悟“不振”
补充课外资料,播放图片了解背景。
3.结合《大江歌罢掉头东》,深刻领会周恩来读书的志向。
【设计意图】用“崛”分解出的“屈”为词根,组成一个词语概括出来。一个“屈”字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最后借助课后第二题提供的《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引导学生不仅要立志,更要有行动力。
四、由“屈”到“山”,体悟“山”义
1.字理析解“山”字。
2.从租借回来,你认为他可能在想什么?
3.想象性的说话训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来代入“周恩来的沉思”,既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与周恩来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小练笔。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2.推荐大家观看电影《周恩来回延安》。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为此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思考:今天,你们将为什么而读书?借助周恩来的成长立志为样本来激发学生立志,以此激发学生立下为中华繁荣富强而读书的志向,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反思
我今天执教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四年级学情、课后习题等内容,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字理析解“崛起”,正确理解“崛、崛起”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借助资料了解社会背景,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读书的远大理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因为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 “中华不振”,我让学生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然后再通过品读女人哭诉这一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读书的远大理想。
本节课的亮点:
1.因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女人哭诉这一事件中的围观的中国人和中国巡警两类主要人物,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在整个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崛”这一中心词语从课题导入,用字理析词的方法深入解读“崛起”,如草蛇灰线,串起全文。让每个场景都活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品读和理解课文。
2.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时,我以“你从哪里感受到中华不振 ”这样的一个大问题作为本堂课的引领,来串联出很多小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参与者。
3.因为本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了解甚少,对旧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难以产生共情,所以在教学时我借助课外资料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这样缩短时空的距离,不仅让在幸福中成长起来的新少年走进中国这段多灾多难的历史,还让孩子们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加深对文本中周恩来树立远大志向的理解。
不足之处:
1.在教学时评价的方法还不够多元化。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站起来读课文时,我会进行评价“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奈等”这样的表扬无疑是给下一个朗读的同学很好的提醒,但这样鼓励性的语言没有及时给予每一名同学。
2.学生积极性不高。可能是学生上公开课比较紧张和他们再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刻有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提课前让学生搜集大量这一时期的背景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