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物态变化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物态变化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06 20:1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物态变化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华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熔化现象
2.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
A.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 B.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
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 D.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
3.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B.体温计可以使用沸水消毒
C.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为方便读数,需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与视线相平
4.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5.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冬天,龙门山顶上的积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B.春天,龙湾湖里的冰面熔化了,此过程中需要吸热
C.炎热的夏天,泗河的游船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热温度降低
D.初夏清晨圣源湖水面上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6.2017年2月24日,曲靖市的一场大雪迎来倒春寒天气,气温骤降,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温暖的教室内时,镜片变得“模糊”,但过一会儿又看得清了,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后熔化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液化后汽化
7.以下描述的物理现象中,属于凝固过程的是(  )
A.将冰块含在嘴里,冰块慢慢变小
B.点燃蜡烛,烛焰下方的蜡烛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C.用舌头舔冰棒,舌头被黏住了
D.酷夏阳光照射刚铺设的沥青路面,脚会被黏住
8.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热现象场景。下列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从冷水和热水中取出的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里,感觉冷热不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B.自制简易冰箱,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保鲜食物
C.炎热的夏季户外游泳刚上岸的人感觉冷,是因为水太凉了
D.水烧开时冒出浓重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9.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领略了诗词的优美,下列哪句诗词的描述中包含凝固现象(  )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B.云开雾散旭风暖,园中种下牡丹花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10.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
A.米(m) B.千米(km)
C.米每秒(m/s) D.摄氏度(℃)
11.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瓶放热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B.小瓶放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C.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D.利用细玻璃管是将水的体积变化更大便于观察
12.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6℃,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6℃,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3℃,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  )
A.35℃ B.30℃ C.33℃ D.37℃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刚写的毛笔字一会儿就干了,这是墨水的汽化现象
B.公共厕所里用鼓风机向地面吹风,可以加快地面上水的蒸发
C.天气很冷时,房间的窗户玻璃的外表面会出现冰花
D.向蔬菜上喷洒水雾既能为蔬菜补水又因为水蒸发吸热,有利于保存蔬菜
14.如图,舌头被粘在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来的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5.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气温骤降,雪花飘飞,公路结冰。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撒盐除冰”,这种除冰的原理是 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冰的 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图1是___________,图2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___。
17.如图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美景,其中“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诗句中,人的脚步声引起狗叫,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狗是根据声音的______这一特性辨别出是主人归来;雪的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18.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和______,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语:“禁止抽烟”、“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______。
19.小华在家烧水,当水沸腾时他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 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水沸腾后小华把水壶从火焰上拿开,发现水会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需要持续 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0.如图所示,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开水和冰水,过会儿,两杯的壁上都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外壁的是______(选填“开水杯”、“冰水杯”或“都有可能”),小水珠的形成需要______热量。
21.制造白炽灯泡选用钨丝作为灯丝的材料,这是因为钨的熔点较___________;测寒冷气温的温度计用酒精作测温物质,这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较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2.《后天》是一部美国科幻灾难片,电影中灾难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两极冰盖______使海平面上升,海水涌入城市,同时使得水温、洋流和海水成分急速转变,温度急剧下降,涌入城市的海水骤然______,包括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都被冻成冰柱(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题
23.小聪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 “水的沸腾”实验。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_____的温度计;
(2)在图(A)组装器材的顺序应按 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3)小聪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小聪与小红在同一组做实验,小红按下秒表,每隔1min通报小聪,要求小聪读数,并及时记录自己看到的温度计示数,但小聪每次都迟5s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聪也要在小红绘制的图像(图D)中根据自己的数据绘制图像,小聪的图像应在小红的______(左/右)边;
(4)实验时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填序号)①得到可靠的结论;②减小实验误差。同班的二、三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仪器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E;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装置安装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______;
(2)在图乙中,______(选填“A”或“B”)图是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
(3)正确进行实验,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______ ℃;
(4)在图丁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在轴上标注上合适的刻度值,根据如表中记录的数据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98 98
(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为了使温度测量准确,最好使用体温计
B.在烧杯上加盖纸板,主要目的是减少散热、防止水沸腾时溅出
C.为了使水受热均匀,实验时应采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6)如果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取下烧杯,则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这是因为水的沸腾需要 ______。
25.如图甲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如图甲所示,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组装器材,在固定石棉网时,酒精灯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图乙是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水中气泡现象,其中______图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3)在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10min后停止记录,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表格中所缺的数据应为______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0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4)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再次加热到沸腾,则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丙中图线______所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5)小明同学认为,如果在水沸腾时停止加热,水会立刻停止沸腾,但是在实验中当移去酒精灯后,发现水仍继续沸腾了一会儿后才停止,原因是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C
6.D
7.C
8.C
9.D
10.A
11.B
12.B
13.C
14.D
15.降低 熔点
16.体温计 热胀冷缩 图2
17.信息 音色 凝华
18.蒸发 沸腾 汽化/蒸发
19.甲 吸热
20.冰水杯 放出
21.高 低
22.熔化 凝固
23.液体热胀冷缩 水银 自下而上 C 左 ① 水的质量不同
24.温度计的玻璃泡触碰到了烧杯底 A 96 B 不能 吸热
25.需要 a 99 c 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会继续吸热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