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06 20:1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一定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B.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
D.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430m/s
B.敲锣时用力越大,锣声的响度的越大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3.排箫又叫“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真空中可以听见箫声
B.我们能区别排箫的声音是依靠音调
C.排箫发出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4.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向山崖行驶,在山崖前某处鸣笛后,经过2s后听到了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鸣笛时,汽车中的人距山崖的距离是(  )
A.350m B.340m C.330m D.320m
5.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呐发出的次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
B.医院利用次声波检查胎儿在母体内是否正常发育
C.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海啸等都伴有超声波产生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6.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
A.声音的音调低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7.有一段长为17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1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8.生活中经常用 “高”“ 低”来描述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
B.男低音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
C.“低声细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
D.“请不要高声喧哗”中的 “高”指声音的响度
9.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音叉所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从波形图可以得出(  )
A.甲音叉振动的频率较高 B.甲音叉振动的幅度较大
C.甲声音的音调高于乙声音的音调 D.甲声音的响度小于乙声音的响度
10.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禁止大声喧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有很多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琴、筝、箫、笛、二胡、琵琶、唢呐、鼓等,代表了中国民族乐器文化。下列几组民族乐器中,发声原理不同的是(  )
A.二胡与古筝 B.古筝与琵琶 C.二胡与唢呐 D.箫与笛子
12.如图所示,在 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敲打 D 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 的音调最高
C.用嘴依次吹瓶口,A 的音调最高
D.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声音的音调不同
13.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卡片划过的速度,再次在梳齿上划过
C.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D. 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钢尺
二、填空题
14.有一根长51m的铁轨,在它的一端敲击,在它的另一端声音从空气中传入耳朵比通过铁轨传入耳朵晚0.14s.敲击声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_______s;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m/s。
15.有一根长钢管,当在其中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先听到的那次响声是通过 _______传来的;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气,声音在钢中的速度v钢,则这根钢管长度L=_________。
16.如图,不断抽出钟罩内空气,闹铃声______,推理出______。
17.小明学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后,首先进行了如下估计: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_____,他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5______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单位),在接下来的分组探究活动中,小明又利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的四组数据分别18.31cm、18.32cm、19.31cm、18.31cm,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该物理课本的宽度为___________cm。学了声音的产生的和传播后,小明和小刚又进行了如下的小实验: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小刚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小明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是声音依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入他耳朵的。
18.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_____不能传播声音;男高音歌手演唱会上放声歌唱,深受广大歌迷的欢迎,其中“高”指的是声音的 _____;我们根据乐器的 _____可以判断演唱会上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19.考试时,考生翻动试卷发出的声音是由试卷 ___________产生的,这声音通过 ___________传入监考老师的耳朵;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 ___________进行判断的;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 ___________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或“传播过程中”或“接收处”)。
20.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人们挑选西瓜时,总喜欢拍几下,以判断西瓜的生熟;②登雪山时不能高声说话;③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车后方情况;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______;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______(填序号)。
2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产生的。频率为50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000Hz的B音叉中,音叉 _____的音调较高(选填“A”或“B”)。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_____。
三、实验题
22.小雨用一把钢尺,要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过程方法 (1)小雨首先用钢尺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他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______,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的越来越______。音调越来______。 此试验表明:物体振动的______越大,音调越高。 (2)接下来小雨用钢尺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应注意保持钢尺______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改变钢尺的______。听振动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此试验表明:物体振动的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问题讨论 (3)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
2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
(1)图甲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两列声波图,如图乙和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3)如图丁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____(选填“强”或“弱”),这是声音的____(选填声音三要素)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24.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 1.5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 656
(1)声音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则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将不同;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___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答:___________(能/不能),理由:___________。
2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强 强 较强 强 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_____(“有关”或“无关”);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_____;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格中的_____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6)如果学校建设录播专室,应该选取______作为室内墙面消音材料效果最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D
6.D
7.A
8.D
9.B
10.C
11.C
12.C
13.D
14.0.15s 5100
15.钢管/长钢管
16.变小 真空不能传声
17.cm s 19.31cm 18.31 钢管 空气
18.真空 音调 音色
19.振动 空气 音色 传播过程中
20.①③ ②④
21.振动 B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可以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22.快慢 快 越高 频率 伸出桌面的长度 振幅 振幅 能量
2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响度 弱 响度 真空不能传声 D
24.物体振动 响度 3 不能 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径不同、或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
25.不变 有关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海绵反射声音的效果最差,大理石反射声音的效果最强 用灵敏仪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大小 声音发生反射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是否相等 大理石 海绵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