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28 22: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习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正确书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
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并理解词语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掌握生字、词语,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预习任务:
1、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收集几句名人名言。
自主、合作、探究:
1、小组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认识文中 8 个生字,练习写 12 个词语。小组讨论交流需要注意的问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链接:语文书 124 页,课后选读课文《真实的高度》。
我来闯关: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崛( )范( ) 铿( )锵( )闯( )租( )
2、听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
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
学习重点:
阅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预习任务:
1、多读几遍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用红笔勾画出
不懂的地方。
自主、合作、探究:
1、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第 1—6 自然段)有感情
地朗读,体会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2、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
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a 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用——勾画)
b 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
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
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c 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
的洋人说些什么?
d 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e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3、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
a 找出过度句。(用——勾画)b 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
c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e 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4 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