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1-29 20:4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沧海桑田——可简称为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 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这种海陆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可见,海陆的变迁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觉察和认识。第二节 海陆变迁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1、地表形态变化 有人发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有海洋生物化石。你能推断出这是什么原因吗?海洋变陆地青藏高原的生物化石——地壳运动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森林遗迹、人类活动遗迹等 。
你能推断出该海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陆地变海洋舟山海底打出的淡水井——海平面上升荷兰围海造陆工程人类活动——围海造陆 火山喷发与
火山(volcano)
的形成火山喷发形成的大坑五大连池——火山喷发地震(earthquake)
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海浪岩桂林象鼻山——水、风等外力作用 这些地表形态美仑美奂,且还在发生变化,你知道是谁的鬼斧神工吗?地表形态变化人类活动地震、火山水、风等外力作用海平面升降地壳运动陆地会动吗?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2、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 主要内容——两亿年前,地球上的大洲是互相连接的一块大陆,周
围是海洋。后来,大陆分成几块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从地图得到的启示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3、板块构造学说全球有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形成山脉、海沟、弧形群岛板块张裂拉伸运动形成裂谷、海洋板块挤压例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板块张裂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地球内部的圈层外核内核上地幔下地幔陆地表面以下35km高温高压,密度很大,由铁镍组成,外核呈熔融态,内核为固态。莫霍
面古登
堡面组成:含铁、镁的硅酸盐类,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为岩浆的发源地。地表面以下2900km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②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平均厚17千米。3、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软流层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在一亿年后是否 会变成海洋呢?你能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 说明原因吗? 请对照六大板
块图,解释阿尔
卑斯山脉、落基
山脉、安第斯山
脉的形成。你会了吗?阿尔卑斯山脉 :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形成
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同美洲板块挤压形成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挤压而成。
★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而成标示火山、地震较少的区域, 标示世界多火山、地震的地区, 你看出它们各自分布的共同点了吗?标示火山、地震较少的区域, 标示世界多火山、地震的地区, 你看出它们各自分布的共同点了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边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总结
一、地表形态变化 1.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
里 曾 经 是 一 片 __________ , 后 来 由 于 地 壳 __________ 并
__________成为高山。_____________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平
均每年增高 1 厘米多。 2. 岩层在运动的过程中,引起地面的震动,也就是发生
__________ 。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就叫做
___________。3.__________和__________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抬升海洋隆起珠穆朗玛峰地震火山喷发地震火山
二、大陆漂移假说 1. 大陆漂移假说是由__________ 提出的,该假说认为地
球 上 原 先 只 有 一 块 叫 “__________” 的 庞 大 陆 地 , 被 叫 做
“__________”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
开始破裂。 2.距今约__________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移到今天
的位置,形成现在的__________大洲、__________大洋的基
本面貌。魏格纳泛大陆泛大洋两三百万七四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__________拼合而成的。
2. 全 球 主 要 有 六 大 板 块 , 分 别 是 __________ 板 块 、
__________ 板 块 、 __________ 板 块 、 __________ 板 块 、
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___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
的 地 带 , 有 的 __________ , 有 的 __________ , 地 壳 比 较
__________。四、火山与地震 1.__________ 沿 岸 山 脉 带 以 及 横 贯 __________ 南 部 和
____________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2.全球现有__________多座著名活火山。板块亚欧美洲非洲印度洋太平洋南极洲稳定张裂拉伸碰撞挤压活跃亚欧大陆非洲西北部500环太平洋一、海陆变迁【典例 1】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 A.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海藻、海螺等
B.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并留下一部分
C.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
D.鱼、海藻、海螺等也可以在陆地环境下生存
【思维点拨】在喜马拉雅山考察,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海洋,由于地壳的变动,山脉隆起
成为陆地。
【答案】C二、大陆漂移假说1.主要内容及示意图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在
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
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
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
布状况。图 2-4-12.重要证据 (1)大陆海岸线的相似性。大西洋
两岸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弯曲形状
的相似性。 (2)生物演化的相似性。海牛生活在
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它们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 图 2-4-2却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上。这说明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3)现代通过深海探测以及人造卫星的精密测量,证实大陆确实在不断“漂移”。【典例 2】 科考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思维点拨】地下煤层是古代森林由于地壳运动埋藏于地
下多年以后形成的。现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洲没有任何森林生
存,却有丰富的煤矿。可能是很久以前南极洲所处位置是温暖
湿润的温带或热带,后来由于大陆漂移到达现在这个位置。【答案】因为在很久以前南极洲曾位于温带或热带,只是后来的大陆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三、板块构造学说图 2-4-31.主要内容 (1)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
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
乎完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2)板块都处于不断运动中。(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2.运用(1)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运动,使红海面积不断扩大。(2)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碰撞挤压。(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典例 3】有关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是()②板块是静止不动的
④板块与板块交界的 ①地球表层是由一块整体岩石组成
③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地带多火山、地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思维点拨】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有:由岩石组成的
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多个板块构成的,各大板块
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界地
带地壳比较活跃,且多火山、地震。
【答案】C四、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图 2-4-4 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它是目前世界上
最大的火山地震带。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主要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处。【典例 4】台湾省是我国多地震地区,其频繁发生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点拨】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
块的交界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亚欧板块和太
平洋板块交界处。【答案】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