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第八单元练习卷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悼(dào) 虐待(nüè) 供品(gōng)
B.吊唁(yán) 憎恶(zèng) 正月(zhēng)
C.颓唐(tuí) 畜生(cù) 挨打(āi)
D.女佣(yōng) 装弶(jiàng) 三更半夜(gēng)
2.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 )
A.重视
B.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
C.对生活等方面的要求高,追求精美
3.下列对课文《少年闰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B.作者列举了四件事情,写得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闰土的特点。
C.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
D.从“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朴实天真但是缺乏大人疼爱的海边少年。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拟人)
B.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夸张)
C.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反问)
D.这个秋夜,是寂静的,是温和的,是梦幻的。(排比)
5.认真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 、 、 和 四件事。
(2)课文中有两处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刻画了闰土可爱的形象,请你摘抄下来。
(3)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闰土 、 、 的农村少年形象,表现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我”对他的思念之情。
6.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
(2)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3)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4)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7.阅读。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诗中运用的手法有 。(多选)
A.对比
B.排比
C.比喻
D.拟人
(2)“ 、 ”两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态度。
(3)诗句热情歌颂了 ,批判了 。
8.阅读和理解。
①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②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sì 的值年。这祭sì ,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③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④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⑤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碧绿 五行 祭si
(2)第④段主要写的是 。
(3)根据第④段内容完成填空。
①从文中的“ ”和“ ”,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
②“飞跑”一词,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我”得知闰土到来后的 的心情。
③文段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 、 、 三个特征。
(4)根据选文,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9.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2)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缩句)
(3)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仿写比喻句)
10.参考选段,以“老师”为写作对象,写一写他好在哪里。
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从小到大,您给予我的关怀,恰如那涓涓细流,奔流不息,自行汇成爱的海洋。这里面不仅有每日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不仅有每天折叠好的干净整齐的衣服,还有那饱含关心的叮咛和温柔的安慰。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第八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悼(dào) 虐待(nüè) 供品(gōng)
B.吊唁(yán) 憎恶(zèng) 正月(zhēng)
C.颓唐(tuí) 畜生(cù) 挨打(āi)
D.女佣(yōng) 装弶(jiàng) 三更半夜(gēng)
【解答】A.有误,“供品”的“供”应读“gòng”,读“gòng”时指供给(jǐ);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
B.有误,“吊唁”的“唁”应读“yàn”,“憎恶”的“憎恶”应读“zēng”。
C.有误,“畜生”的“畜”应读“chù”,读“xù”时指供饲养禽兽。没有“cù”这个读音。“挨打”的“挨”应读“ái”,读“āi”时指依次,顺次。
D.正确。
故选:D。
2.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 )
A.重视
B.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
C.对生活等方面的要求高,追求精美
【解答】讲究:对生活等方面的要求高,追求精美。
故选:C。
3.下列对课文《少年闰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B.作者列举了四件事情,写得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闰土的特点。
C.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
D.从“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朴实天真但是缺乏大人疼爱的海边少年。
【解答】《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四件事。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可爱活泼、聪明能干和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课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并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作者列举了四件事情,写得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闰土的特点。从“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朴实天真、深受大人疼爱的海边少年。选项A、B、C说法正确,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D。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拟人)
B.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夸张)
C.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反问)
D.这个秋夜,是寂静的,是温和的,是梦幻的。(排比)
【解答】A.有误,这是比喻句,把“美的人和美的事”比喻成“云锦”和“星”。
B.有误,这是比喻句,把“皮毛”比喻成“油”。
C.有误,这是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回答。
D.正确。
故选:D。
5.认真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 故乡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 雪地捕鸟 、 海边拾贝 、 看瓜刺猹 和 看跳鱼儿 四件事。
(2)课文中有两处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刻画了闰土可爱的形象,请你摘抄下来。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3)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闰土 机智勇敢 、 聪明能干 、 见多识广 的农村少年形象,表现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我”对他的思念之情。
【解答】(1)《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2)课文中有两处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刻画了闰土可爱的形象。分别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3)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闰土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形象,表现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我”对他的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
(1)故乡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2)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3)机智勇敢 聪明能干 见多识广。
6.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 扩大 明朗
(2)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分开 前进
(3)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肥胖
(4)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模糊 难看
【解答】(1)缩小:使从大变小,减去一部分。反义词是:扩大;
昏暗:暗淡,光线不足。反义词是:明朗;
(2)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反义词是:分开;
退缩:在困难面前向后退、向后缩。反义词是:前进;
(3)瘦削:身体或脸非常瘦。反义词是:肥胖;
(4)清楚:事物容易让人了解。反义词是:模糊;
美丽:好看,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反义词是:难看。
故答案为:
(1)扩大 明朗;
(2)分开 前进;
(3)肥胖;
(4)模糊 难看。
7.阅读。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诗中运用的手法有 AC 。(多选)
A.对比
B.排比
C.比喻
D.拟人
(2)“ 骑 、 俯 ”两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态度。
(3)诗句热情歌颂了 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批判了 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
【解答】(1)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诗句中“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与“有的人俯下身子”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将“有的人”比作“牛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考查对动词的辨析。诗句中的动词是“骑”和“俯”,两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态度。
(3)考查诗歌主旨。诗人通过鲁迅和与他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
(1)AC;
(2)骑 俯;
(3)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8.阅读和理解。
①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②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sì 祀 的值年。这祭sì 祀 ,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③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④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⑤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碧绿 1ǜ 五行 xíng 祭si 祀
(2)第④段主要写的是 “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 。
(3)根据第④段内容完成填空。
①从文中的“ 日日盼望 ”和“ 好容易 ”,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
②“飞跑”一词,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我”得知闰土到来后的 激动、兴奋、急切 的心情。
③文段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 紫色圆脸 、 头戴毡帽 、 项戴银圈 三个特征。
(4)根据选文,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闰土是一个勇敢、健康、朴实的海边农村少年。
【解答】(1)考查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绿”读“1ǜ”。行:[háng]行列。[xíng](五行)也叫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故选“xíng”。祭祀。
(2)考查了学生对于选文内容的理解及概括。通过阅读可知,第④段主要写的是“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
(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①从文中的“日日盼望”和“好容易”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②“飞跑”一词,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我”得知闰土到来后的激动、兴奋、急切的心情。③文段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戴银圈三个特征。
(4)考查了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闰土是一个勇敢、健康、朴实的海边农村少年。
故答案为:
(1)1ǜ xíng 祀;
(2)“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
(3)①日日盼望 好容易;
②激动、兴奋、急切;
③紫色圆脸 头戴毡帽 项戴银圈;
(4)闰土是一个勇敢、健康、朴实的海边农村少年。
9.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天空中挂着圆月。
(2)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缩句) 猹逃走了。
(3)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仿写比喻句) 他的眼睛是明月一般的亮。
【解答】(1)考查了缩句。把修饰语“深蓝的”“一轮金黄的”去掉即可。
(2)考查了缩句。去掉“猹”前面的定语“那”,去掉“逃走”前的状语“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即可。
(3)考查了仿写。例句为比喻句,据此仿写。
故答案为:
(1)天空中挂着圆月。
(2)猹逃走了。
(3)他的眼睛是明月一般的亮。
10.参考选段,以“老师”为写作对象,写一写他好在哪里。
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从小到大,您给予我的关怀,恰如那涓涓细流,奔流不息,自行汇成爱的海洋。这里面不仅有每日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不仅有每天折叠好的干净整齐的衣服,还有那饱含关心的叮咛和温柔的安慰。
老师,你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们茁壮成长;你是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我们高尚心灵;你是威严的父亲,打造着我们刚强毅力。
【解答】以“老师”为写作对象,写一写他好在哪里。
故答案为:
老师,你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们茁壮成长;你是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我们高尚心灵;你是威严的父亲,打造着我们刚强毅力。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