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压强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中学生单脚独立时对地面压强为,当他双脚站立时对地面压强为,则他双脚站立时左脚对地面的压强是( )
A. B. C.2 D.2
2.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举办第24届冬季奧林匹克运动会,我国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动”的目标。如图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加速下滑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B.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C.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D.若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立即停止运动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相同,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压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措施哪个是为了减小压强( )
A.大人劈柴比小孩要快一些 B.旋动螺丝时要紧握螺丝刀
C.书包带做得宽一些 D.针尖做得很尖细
5.如图所示,玻璃容器侧壁上有三个高度不同的小孔,分别为,在容器内注满水,则从小孔中流出去的水射得最远的是( )
A.A小孔 B.B小孔 C.C小孔 D.一样远
6.若你将正在做的这一张试卷展开平铺在桌子中央,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100帕 B.1帕 C.0.1帕 D.0.01帕
7.如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像可知,甲、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
A.p甲∶p乙=8∶1 B.p甲∶p乙=1∶8 C.p甲∶p乙=4∶1 D.p甲∶p乙=l∶4
8.如图所示,用一只手同时握住铅笔两端,拇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食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l>F2 p1>p2 B.F1
C.F1=F2p1>p2 D.F1=F2p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玻璃容器中装的是同一种液体,比较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则 ( )
A.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B.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
C.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大小关系
11.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轨道铺在枕木上 B.切菜刀磨得锋利
C.用厚纸片垫在塑料袋提手处 D.挖掘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12.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深度h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13.如图所示,水平地上放着一个重2N,底面积为60cm2的平底小桶,桶内盛有22N的水,水深30cm。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地面受到小桶的压力为24N
B.地面受到小桶的压强为4000Pa
C.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3000Pa
D.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22N
二、填空题
14.潜水员身穿潜水服下潜到水下40米深处,潜水服上面积为0.02m2的视窗玻璃上压力为______N。(g取10N/kg)
1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有关。
(2)在矿泉水瓶里面倒满水,并把瓶盖旋紧后,在侧壁开一个小孔,可以观察到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水从小孔流出来。
(3)如图甲,用一个丝绸摩擦过的气球放在桌上的空矿泉水瓶,发现空矿泉水瓶向气球方向滚动,但如图乙,将空泉水瓶竖着立在桌面上做实验时,却看不到它向气球方向运动,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滚动摩擦力。
16.自行车的车座设计得宽大是为了________;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________不会随着一起飞出。
17.如图是小丽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她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______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此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______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
18.如图所示,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4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15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__Pa。
19.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A、B是深度相同的两点,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如图所示,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___ρ乙(选填“>”、“<”或“=”),A、B、C三处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___点。
20.如图所示,这是我国99A主战坦克,宽大的履带是为了 ________对地面的压强;该坦克质量为52t,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该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________Pa。
21.如图所示,一个均匀长方体被截成A、B两块,若LA与LB的比值为2︰1,则A、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压强之比为 ______。将B放在A上方对地的压强______将A放在B上方对地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小明将自制气压计从一楼拿到六楼,如下图所示,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升高,这表明:随着高度的逐渐增加,大气压逐渐______;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着气压的减小而______。
三、实验题
23.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容器形状等因素有关。
(1)如图所示压强计是通过型管中液面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指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型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型管的液面应该相平。
(2)液体压强计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3)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在图甲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
(5)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丙两图进行对比。
(6)另一位同学想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图甲和图丙的装置,得出一个结论: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小明看后立即指出了他在实验中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没有控制______相同。
24.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①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的___________,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②比较_________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③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5.通过以下两个现象:A.制作“自制气压计”时,从吸管中往里吹气,放开后水在吸管中升高。B.自行车放在太阳下暴晒,充足气的轮胎可能会爆裂。晓周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晓周进行了下列实验:
(1)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所示。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瓶内气体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观察到细玻璃管内的水柱上升到a处静止。
(2)把烧瓶外部放在冰水盆里,过一会儿水柱高度将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如果把实验(1)中的烧瓶拿到山顶上,则管内水柱将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a处位置,原因是______。(假设温度不变)
四、计算题
26.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装入10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27.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海底,进行深海科学考察。潜水器上的观察窗的面积约为。若潜水器中的仪表显示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为。(海水密度近似取,g取求:
(1)潜水器所在的深度是多少?
(2)观察窗承受海水的压力是多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C
6.B
7.C
8.D
9.A
10.C
11.B
12.B
13.D
14.8000
15.力的大小 没有 大于
16.减小压强 惯性
17.大于 小于
18.3 2.5×103
19.> C
20.减小 1.3×105
21.2∶1 1∶1 小于
22.减小 降低
23.高度差 不漏气 不是 无关 相等 乙 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
24.凹陷程度 甲乙 受力面积越小
25.质量 温度 增大 降低 高于 山顶上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26.58.8N; 2.94×103Pa
27.(1);(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