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复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声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复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07 00: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声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D.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根据响度不同可以辨别某人的声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D.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下列生活实例场景所蕴涵的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长期戴着耳机大音量听音乐会造成耳聋是因为音乐声传递的信息量过大
B.乙图,用同样响度的声音在室内和室外讲课,在室内更响亮是因为回声加强原声
C.丙图,家庭中安装真空隔音玻璃窗可有效降低噪声是因为真空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D.丁图,倒车雷达发射超声波,接近障碍物发出“嘀嘀”报警声表明声能传递能量
4.下列不是科学探究实验的方法是(  )
A.等效替代法 B.拟人法
C.理想实验法 D.转换法
5.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即将上钩的鱼儿被岸上走动的人吓跑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比较发出的声音
C.用硬卡片以不同的速度在梳齿上划过,比较发出的声音
D.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观察到水花飞溅的现象
6.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随着城市的发展,盖房和装修随处可见,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在周围不让建房或装修 B.在工地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C.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晚九点以后停止修建,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所用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A.老师讲话声音小一些,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让每一个学生都戴上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有效减弱噪声
9.如图所示,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十周年校庆文艺演出表演的开场鼓《龙腾盛世》,充满活力的石门学子用火热的激情、灿烂的笑容敲响中国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
B.鼓声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C.观众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很大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在景区内安装噪声监测仪,是不可以减弱噪声的
11.下列设备与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
B.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
C.“超声”碎石﹣﹣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激光”钢板打孔﹣﹣利用光传播信息
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都会产生超声波
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隔着较远的距离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源振动的频率太小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
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
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
二、填空题
14.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 ___________,音调较 ___________。(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500kg的海豚和10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_____(甲/乙)是蓝鲸发出的。
15.“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_______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_______;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再美妙的音乐,只要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或休息,都属于_______。
16.如图所示,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分别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则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_______(选填“瓶内空气”或“玻璃瓶”)振动产生的,其中a瓶的 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最高。
17.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它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______发声。
1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世界各地华人燃爆竹,放焰火,玩龙灯,舞狮子,敲锣打鼓庆新春;
(1)爆竹声是由于______振动发生的;
(2)锣声、鼓声是通过______传到人耳的,我们能分辨锣声和鼓声,是因为它们______不同;
(3)要使锣鼓声更响些,可以______敲(填“轻”、“重”或“快”、“慢”),这样发声体的______变大。
19.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与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 ②______;
(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______;
(3)从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 ______Hz;
(4)短文B中所填的物理量和频率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三、实验题
20.波波同学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琴弦设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期中a、b、c、d四根琴弦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两根弦线做实验。
③波波研究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_____,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_____
(2)请你根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__点。
21.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1.02
C 铜 100 0.76
D 尼龙 100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填写两个编号)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填写两个编号)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表中应该填上所缺的数据是______;实验中选用不同的琴弦,改变了琴弦振动的______,从而改变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
(4)此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填写方法的名称)
22.两组同学进行声学实验,小明设计如下
(1)如图1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划过,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纸片划动的速度,观察纸片振动______,可探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2)如图1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边,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的一端,听其响度:______ (填“改变”或“不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手拨动锯条的力,观察锯片振动______,可探究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
小红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图2)
(3)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填“固”“液”或“气”)体能够传声;
(4)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不同介质传声效果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5)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手阻止了线的______使声音无法通过线来传播。
23.下面是声现象学习中的小实验;
(1)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①如图Ⅰ,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______有关;
②图Ⅱ中甲图和乙图为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序号);
A.甲比乙的音调小    B.甲比乙的响度小
C.甲比乙的音调大    D.甲比乙的响度大
③假如在月球上敲击音叉,实验者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2)小文在课外完成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实验1.在音箱上放一些小纸球,小纸球会随着音乐起舞
实验2.在鼓面上撒些碎纸屑,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时,纸屑上下跳动
实验3.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听到两次敲击声
实验4.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起
他做的四个实验中,有三个实验可以得出同一个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与这三个实验不同的是实验______(填数字序号)。
24.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3
B 钢 40 0.4
C 钢 40 0.5
D 尼龙丝 30 0.5
E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2根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2根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2根琴弦进行实验。
(4)以上实验运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25.某同学在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梳子的齿上划过,划的速度越快,硬纸片振动得越___________(选填 “快”或“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___有关;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5.D
6.D
7.D
8.B
9.D
10.B
11.A
12.D
13.C
14.大 低 甲
15.响度 音色 变小 噪声
16.玻璃瓶 音调
17.振动
18.空气 空气 音色 重 响度
19.超声 音调 次声波 20 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0.长度 ab 低 低 A B
21.A、B#B、A A、C#C、A 0.76 快慢#频率 控制变量法
22.改变 频率 不改变 改变 幅度 固 不同 振动
23.①振幅 ②D ③不能 振动 3
24.C、E D、E B、C 控制变量法
25.快 高 频率 变大 变大 振幅 尺的振动频率太慢,发出的是人耳听不见的次声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