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鹦鹉(yīng wū) 搭船(dā) B.母亲(qīng) 长嘴(zuǐ)
C.蒲公英(yīng) 钓鱼(diào) D.盛开(sèng) 观察(chá)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搭车 宝塔 捕床 铺鱼
B.风沙 争吵 声响 向阳
C.悄悄 俊俏 父亲 爸爸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搭船的鸟》的作者是郭风写的。
B.爸爸从超市买回了葡萄、南瓜、西瓜等水果。
C.阳台上的花儿开了,闻起来真香。
D.看完这部爱国电影,使我受到了巨大的启发。
4.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袁隆平爷爷因病逝世了,来送行的人们心里都________的。
(2)他________地跑进教室,向大家宣布了明天要去秋游的好消息。
(3)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了,本来________的大厅立刻变得热闹起来。
A.喜滋滋 兴冲冲 闹哄哄
B.沉甸甸 懒洋洋 静悄悄
C.静悄悄 喜滋滋 闹哄哄
D.沉甸甸 兴冲冲 静悄悄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B.“现在还想干什么?”当我们走出院子时,我接着问它。
C.我教它念“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
6.课文《搭船的鸟》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
A.4 B.5 C.6
7.课文《金色的草地》中,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是( )
A.作者看错了 B.太阳的反射 C.蒲公英花瓣的合拢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翠鸟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咬了下去。
B.我观赏了半天,才发现含羞草“害羞”的规律。
C.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D.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可爱的一种花。
二、填空题
9.看拼音,写字词。
我特别xǐ ài( )我家门前的那片pú gōng yīng( )。当它shèng kāi( )的时候,我带着弟弟去guān chá( )了一番。弟弟打了个hā qian( ),结果那绒毛被弄得满天飞,有qù( )极了!
10.比一比,再组词。
钓( )耍( )喊( )拢( )
钩( )要( )减( )扰( )
11.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少+( 氵 )= 沙
少+ ( )=( )( )
少十( ) =( )( )
1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地走 _________的嘴巴
_________地游 _________的羽毛
_________地叫 _________的脚掌
13.在括号内填上与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使句子不改变原意。
(1)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 )
(2)我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 ( )
(3)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 )
(4)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 )
1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搭船的鸟》一课中的翠鸟有___________的羽毛、___________的翅膀和___________的长嘴,捕鱼的动作十分___________,作者的观察真细致啊!
(2)《金色的草地》中的“我”发现了草地变色的“秘密”:当蒲公英的花瓣____________时,草地是________________的;当蒲公英的花瓣____________时,草地是________________的。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有所发现。
三、语言表达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写随风飘扬的柳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汪地叫一声,晃一晃脑袋,表示想要出去。(仿照例句,写一写小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秋天到了,请你观察一下美丽的大自然在这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变化,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变化写下来,说一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搭船的鸟(节选)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7.作者看到美丽的小鸟,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请用“ ”画出来。
18.请用“﹏﹏﹏”画出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词。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 。
19.你从哪里看出作者对翠鸟进行了细致观察?请举例子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第③自然段中的“一下子”“没一会儿”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在说法正确的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
聪明机灵( ) 动作敏捷( ) 贪吃捣蛋( )
21.关于翠鸟的动作,下面的说法不合适的一项是( )
A.作者观察到翠鸟入水速度很快,所以用了“冲”字。
B.“衔”字写出了翠鸟当时把鱼叼在嘴里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C.翠鸟“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这句话中的“吞”字可以换成“吃”字。
课外阅读。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
在大兴安岭的(峰 锋)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在茫茫林海中还生长着针叶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树、杨树、水曲柳、红柳等树木。
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 粱)、矿山、铁路等建设上。 它的树皮还可以提取栲(kǎo)胶。
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黄芪(qí)、柴胡、沙参都是极好的药(才 材)。各种野花遍布山岭。
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大型的珍贵动物有黑熊、棕熊、驼鹿、梅花鹿,珍贵的毛皮动物有水獭(tǎ)、紫貂、雪兔,鸟类有一百多种,其中飞龙是珍禽中的佼(jiǎo)佼者。
大兴安岭地下的矿藏也相当丰富,已探明的有黄金、铅、锌、铍等。
茫茫大兴安岭,满山遍野都是宝。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和自(豪 毫)啊!
22.用“\”画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3.人造板的好原料有( )(多选)
A.杜香 B.蔷薇 C.榛子 D.山丁
24.找出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画上“____”。
25.短文第4自然段写了大兴安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类动物。
26.短文通过描写大兴安岭中的植物、________和_________,说明了大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五、书面表达
27.习作与表达。
只要你留心观察,一定能发现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请你以“我发现了____”为题,把你有趣的发现讲给大家听一听。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述说时要有逻辑性,语句通顺,标点正确。350字左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音。
A项:鹦鹉,拼音:[yīng wǔ]
B项:母亲,拼音:[mǔ qīn]
D项:盛开,拼音:[shèng kāi]
C项正确。
2.A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项,错误。“捕床”改为“铺床”;“铺鱼”改为“捕鱼”。
B项,正确。
C项,正确。
3.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句式杂糅。“的作者”或“写的”去掉任意一个即可。
B.南瓜不是水果,应删去。
D.成分残缺,去掉“看完”或“使”。
故答案选择C。
4.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选词填空。
喜滋滋:形容心里很高兴。
兴冲冲:(形)形容兴致很高。
闹哄哄:(形)形容人声杂乱。
沉甸甸:形容物体因过重,像要掉下来的样子。
懒洋洋:情绪低落,没精打采的样子。
静悄悄:形容很安静,没有声响。
(1)结合语境,袁隆平爷爷因病逝世了,来送行的人们心里都很沉重,故选“沉甸甸”。
(2)结合语境,他很高兴地跑进教室,向大家宣布了明天要去秋游的好消息。故选“兴冲冲”。
(3)结合语境,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了,本来很安静大厅立刻变得热闹起来。故选“静悄悄”。
5.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C正确;
A.有误,“这是在说它自己呀”是肯定句,结尾“呀”带有一定的感彩,应把问号改成感叹号。即: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6.B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课文自然段的认识。
自然段就是作者行文时由于意思的表达需要转换,或者一个意思需要多方面说明自然形成的段落。它的特点就是在行文时用开头空下两格的方式,来表示一个自然段的形成。据此判断课文《搭船的鸟》一共有5个自然段。
7.C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金色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叙述了兄弟两个发现蒲公英傍晚花瓣合拢,日出重新开放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从此非常喜爱蒲公英的过程,一开始兄弟间寻开心时才揪掉“这些不引人注意的小花”,后来,通过观察发现了蒲公英的奇妙变化,“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的一种”。
其中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是因为蒲公英花瓣的合拢了。
8.C
【详解】考查字词运用。
A翠鸟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咬了下去。应为“翠鸟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咬:上下牙齿对着用力夹住或弄碎东西。
B我观赏了半天,才发现含羞草“害羞”的规律。应为:我观察了半天,才发现含羞草“害羞”的规律。
观赏,指具有一种赏识的观看心态,观看欣赏。
C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挂:长满了。合理。
D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可爱的一种花。应为“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可爱,意思是令人敬爱的。也指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
9. 喜爱 蒲公英 盛开 观察 哈欠 趣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喜、蒲、盛、察、趣”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0. 钓鱼 玩耍 叫喊 合拢 鱼钩 要求 减少 打扰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钓和钩:部首不同,音不同,义不同。钓:用钓饵诱鱼或其他水生动物上钩。可组词:钓鱼、垂钓等。钩: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可组词:鱼钩、钩子等。
耍和要:部首不同,音不同,义不同。耍:玩;玩耍。可组词:玩耍、杂耍等。要:多音字,[ yào ]重要的内容;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可组词:重要。[ yāo ]求;强迫;威胁。可组词:要求。
喊和减:部首不同,音不同,义不同。喊:大声叫。可组词:叫喊、呼喊等。减:从总体或某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降低;衰退。可组词:减少、减轻等。
拢和扰:部首相同,音不同,义不同。拢:合上;靠近;到达。可组词:合拢、靠拢等。扰:扰乱;搅扰;混乱;紊乱。可组词:打扰、纷扰等。
11. 火 炒 炒菜 口 吵 吵架
【详解】本题考查换偏旁并组词。
熟记常见偏旁,或者形近字。给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即可。
少+女=妙,巧妙;
少+氵=沙,沙子。
12. 摇摇晃晃 扁扁 自在 柔软 大声 小巧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走”可以是快速地走、慢慢吞吞地走、摇摇晃晃地走等。
“嘴巴”可以是小小的嘴巴,扁扁的嘴巴,大大的嘴巴等。
“游”可以是快速地游、慢慢地游等。
“羽毛”可以是丰满的羽毛、雪白的羽毛、长长的羽毛等。
“叫”可以是大声地叫、小声地叫、嘶吼地叫等。
“脚掌”可以是大大的脚掌、小巧的脚掌等。
13. 在意 喜爱 贪心 柔和
【详解】考查近义词。
(1)在乎:介意。近义词在意、介意、看重。
(2)喜欢: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近义词有喜好、热爱、喜爱。
(3)贪婪:为求多,不知足。近义词有无餍、贪心。
(4)柔软:指软和;不坚硬。近义词有柔韧、柔弱、柔嫩、柔和。
14. 翠绿 蓝色 红色 敏捷 张开 金色 合拢 绿色 留心观察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1)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突出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
(2)《金色的草地》文章叙述了兄弟两个发现蒲公英傍晚花瓣合拢、日出重新开放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从此非常喜爱蒲公英的过程。文章抒发了“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认真观察大自然会有许多美丽的现象。
结合原文“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快到中午的时候,我返回家来,整个草地又都变成了金色。我开始注意观察,傍晚时草地又变绿了。我便来到草地,找到一朵蒲公英。原来它的花瓣都合拢了。就像我们的手,手掌花朵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包住了。清晨,太阳升上来,我看到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因此,草地也就变成金色的了”作答即可。
15. 柳条在风中梳理着长发。 它喵地叫一声,摇一摇尾巴,表示想吃鱼了。 多么美丽的国家!多么热情的人民!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
(1)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
“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句子当作人来写,句子把叶子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仿写时,需要注意,如:小鸟在树上唱歌。
(2)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是对“它”动作的描写,仿写这样的句子:小猫喵地一声向老鼠追去,在鼠洞把老鼠抓住,然后摆动尾巴,用脚玩耍起了老鼠。
(3)本题主要考查词语造句。
用“多么……多么”造句,如:海滨的夜色多么美好,多么宁静!
16.秋天悄悄地来了,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你看,小草都变成黄色了,大树的叶子是金黄色的。风把叶子给吹掉了,它们在空中飞舞,像轻飘飘的小船。果园里的果子熟了,有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金黄色的桔子像盏盏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微风吹来,像在对人们点头微笑。小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了:大雁排成“人”字形向南飞去,小蚂蚁乐呵呵地储藏粮食,小青蛙想着吃饱后就冬眠,小松鼠忙着搬运松果……大家都“忙并快乐着”。
启发:生活中要学会观察。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
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首先明确题干中大自然发生的变化,然后写出自己观察到的变化以及自己从中获得的启发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
比如:田野里稻谷熟了,金黄金黄的,好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果园里果子熟了,就像一个大大的水果盘子,里面装着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枣、又大又红的苹果……花园里,其他的花都谢了,只有菊花开得正艳,桂花散发着很香的气味。山林里,树上的叶子都黄了,一片一片从树上落下来,就像花蝴蝶在跳舞。
启示:要留心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17.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18.冲 飞 衔 站 吞 翠鸟捕鱼时的动作非常敏捷 19.从对翠鸟外形的描写看出作者对翠鸟进行了细致观察。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20.动作敏捷(√) 21.C
【解析】17.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选文第二自然段就是作者看到美丽的小鸟后产生的疑问。
用了三个问句: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18.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句子是“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句中动词是冲、飞、衔、站、吞。翠鸟的这些动作一气呵成,十分迅速,体现出了翠鸟捕鱼时的动作非常敏捷。
19.本题考查对选文描写内容的理解。
选文中作者对翠鸟细致的观察有翠鸟的外形。写了它的羽毛、翅膀和长嘴。还对翠鸟捕鱼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说明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用“是冲、飞、衔、站、吞”一系列动作写出了翠鸟捕鱼的动作之快。
20.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第③自然段中的“一下子”“没一会儿”两个词语写的是翠鸟捕鱼的动作,形容翠鸟用很短的时间就将小鱼捕到了,体现了翠鸟的动作十分敏捷。
21.本题考查对字词意思的理解。
A正确,选文第三自然段中“冲”是描写翠鸟捕鱼时的动作,体现了翠鸟的入水速度很快。
B正确,“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中“衔”字是描写的翠鸟将鱼叼在嘴里的情景,描写十分细致,体现了作者的观察描写很细致。
C错误,它”应该是指动物,动物用“吞”字来表示动作,把它写得和人一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它吃东西时囫囵的姿态,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22.锋 粱 才 毫 23.ABCD 24.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 25. 大型的珍贵动物 珍贵的毛皮动物 鸟类 26. 动物 矿藏 美丽富饶 对大兴安岭的赞美和热爱
【解析】22.本题考查字形辨识。
峰峦:连绵的山峰。是“山”字旁,故划去“锋”。
桥梁:架在水上或空中,把两边接通的建筑物。是“木”字底,故划去“粱”。
药材:指可做中药的原料。是“木”字旁,故划去“才”。
自豪:因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个人取得成就等而激发出来的荣耀感。划去“毫”。
23.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
根据第③自然段“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可知人造板的好原料有:杜香、蔷薇、榛子、山丁,故答案选:ABCD。
24.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第④自然段主要讲的是动物,所以关键句就是: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
25.本题考查关键词查找能力。
根据第④自然段“大型的珍贵动物有黑熊、棕熊、驼鹿、梅花鹿,珍贵的毛皮动物有水獭、紫貂、雪兔,鸟类有一百多种,其中飞龙是珍禽中的佼佼者”可知有大型珍贵动物、珍贵的毛皮动物、鸟类三种动物。
2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思想感情。
第③、④、⑤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提到了植物、动物和矿藏,收拾为了照应标题,突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表达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7. 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
每当我看见我家院子里的小蚂蚁在洞口进去出来时,我就想这样一个问题:蚂蚁的洞里很黑,它们是怎么找到进去出来的路呢?
周日,我活捉了几只蚂蚁用胶水粘在纸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发现他们头顶上长着一对触角。我想的问题会不会和这个有关呢?我做了下面这一个试验。
我将一些糖放在纸上,将一些面包屑洒在离纸不远的地上,把三只蚂蚁中的两只剪去触角,并把它们都放在纸上。不一会儿,那只有触角的蚂蚁站起来晃晃触角,径直向糖走去。而那两只没有触角的蚂蚁却像没头苍蝇一样,瞎转了几十圈,对糖好像无动于衷。我用手将他们放在糖上时,他们却贪婪的吃了起来。经过以上试验可以证明:蚂蚁的触角充当鼻子、眼睛的作用。我真是高兴得不得了。
突然我又发现有一队蚂蚁整整齐齐的向面包屑走过去。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跑到屋里去查百科全书。“第398页……。”有了!哈,原来蚂蚁的尾部有一个特殊淋巴腺,能分泌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别的蚂蚁也能用触角感知化学物的作用:“有危险!”“有食物,快过来!”等等,所以也称作“气味长廊”。
哇噻!原来蚂蚁有着么多奥妙啊!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需要学生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我发现了XX》。例如《我发现了大自然的秘密》《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我发现了大海的秘密》等等。然后列举一到两件生活中自己发现的有趣现象进行描述,写出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开头点题,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是什么;
中间详细介绍其中一个发现,讲讲你是如何发现的这个秘密,这个秘密有什么奇妙或独特之处,你在这个发现中收获到了什么。
最后总结生活中存在的许多我们还不知道的“发现”,这些“发现”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讲一讲我们所收获到的启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