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三)复习检测卷-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穷水尽(qóng) 层林叠翠(dié) B.水分(fèn)成熟(shóu)
C.热情好客(hào)蒙蒙细雨(mēng) D.奇形怪状(zhuàng)钉(dìng)木架
2.读句子,选择括号中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想(再)公园里(再)玩会儿。
B.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杆)。
C.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有许多(名)胜古(记)。
D.每当太阳(生)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3.下面四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B.山青水秀 群山环绕
C.流连忘反 太阳高照 D.山穷水尽 明山大川
4.“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是( )
A.半夜敲钟的声音响起时客船到了。
B.半夜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上。
C.半夜敲钟的声音把客船引来了。
5.中国有很多名胜古迹,我们福建有名的名胜古迹是( )
A.黄山 B.土楼 C.葡萄沟 D.日月潭
6.下列词语都是同一类的是( )
A.米白 雪白 明白 奶白 B.海滩 沙漠 椰树 贝壳
C.孔雀 鸽子 大雁 老鹰
二、填空题
7.拼一拼,写一写。
xiǎo qiáo yánɡ shù xiě zì sōnɡ bǎi
( ) ( ) ( ) ( )
xiónɡ māo shēn chù xīn kǔ duì qí
( ) ( ) ( ) ( )
8.形近字组词。
城( ) 洋( ) 园( )
诚( ) 详( ) 圆( )
9.数一数,填一填。
央共( )画,第三画是( )。
美共( )画,第六画是( )。
岛共( )画,第五画是( )。
10.照样子,写词语。
(1)例:又高又大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例:含苞欲放(描写春天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例:明亮的眼睛 ( )的眼睛 ( )的眼睛
乌黑的头发 ( )的头发 ( )的头发
1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 ( ) 古迹 ( ) 清( ) 秀
( ) ( ) 十色 ( ) ( ) 闪闪
点点( ) ( ) 蒙蒙( ) ( )
(1)琉璃球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___________的宝石,漂亮极了。
(2)桂林___________,我好想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一看。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________________和山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倒映在湖水中。
(2)每当看到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下沉,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我就会想起诗句:“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到庐山瀑布前,看到瀑布从很高的地方倾泻下来,我不禁吟诵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群骏马在塞北的草原上纵情奔驰,杏花在江南的春雨中绽放。这情景让我想起了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查字典,完成下面的表格。
要查的字 部首 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旗 _______ _______
桐 _______ _______
肥 _______ 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4.照样子,写句子。
(1)例: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枫叶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水果一大筐一大筐地摆在货架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斑斓(lán),丰富极了。
四、现代文阅读
读《日月潭》片段,答题。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15.照样子写词语。
例:薄薄的雾 _______的河 ______ 的 ______
例:隐隐约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6.这段话写的是__________(时候)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17.这段话写出了日月潭的
A.清晰美 B.朦胧美
阅读《华佗(tuó)摘桑叶》,完成练习。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华佗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每天帮母亲打柴、放牛、养蚕。
有一天,华佗和一(个 群)小朋友摘桑叶时,一(位 群)老爷爷从他们身边路过。老爷爷问他们:“你们谁能摘下桑树顶上的树叶呀?”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又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啊!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 头)绳子,在绳子的一头拴(shuān)了一(块 堆)石头,把石头抛过枝条,枝条就被压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zhuài)绳子,枝条被压得更低了。就这样,他摘到了桑树顶上的叶子。
老爷爷高兴地笑了,说:“你这孩子爱动脑筋,我就收你做徒弟吧!”原来,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
18.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量词,用“_______”画出来。
19.从第4自然段中找出五个带“扌”的字,在下面画上“△”,再选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华佗是怎样摘到桑树顶上的叶子的?正确的顺序是( )→( )→( )→( )。(填序号)
①把石头抛过枝条,压弯枝条。 ②摘到桑树顶上的叶子。
③在绳子的一头拴石头。 ④双手使劲拽绳子,压低枝条。
21.老爷爷收华佗做徒弟的原因是什么?用“ ”画出来。
五、书面表达
22.结合对话内容,请你帮华华给妈妈写一张留言条。
提示:今天是11月6日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D
【详解】略
2.C
【详解】略
3.A
【详解】略
4.B
【解析】略
5.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
本题中根据题干的要求福建有名的名胜古迹是“土楼”指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部一种适宜大家族居住的、具有很强的防御性能,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焙烧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A项:黄山:古称黟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
C项: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
D项: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6.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分类。
A项米白、雪白、奶白都表颜色的词语,明白表示清楚,明确知道,故不是同一类。
B项海滩、椰树、贝壳都是在海边的事物,沙漠不是,故不是同一类。
C项都属于鸟类。
故答案为C。
7. 小桥 杨树 写字 松柏 熊猫 深处 辛苦 队旗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汉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桥”“杨”“柏”“熊”“深”“旗”等字的笔画、结构,书写要规范、美观。
8. 城市 海洋 校园 诚实 详细 圆圈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和组词能力。
形近字由于它们在笔画上有细微的差别,所以读音和意思就不同,辨析时要注意它们的结构,有时还要结合它们的意思。注意平时的积累与读写。
“城”和“诚”,字形相近,音同意不同。
“城”:城墙以内的地方。可组词为:城墙、诚实等。
“诚”:(心意)真实。可组词为:诚实、诚信等。
“洋”和“详”字形相近,字义不同。
“洋”: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地方。可组词为:海洋、洋流等。
“详”:细密,完备,与“略”相对。可组词为:详细、端详等。
“园”和“圆”,字形相近,音同意不同。
“园”: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可组词为:校园、花园等。
“圆”:形状像圆圈或球的。可组词为:圆圈、圆球等。
9. 5##五 9##九 7##七
【解析】略
10. 又大又圆 又香又甜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水汪汪 大大 长长 花白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1)根据又宽又远仿写,“又……又……”如:又蹦又跳、又白又胖。
(2)根据“含苞欲放”写出描写春天的词语,要反映出春天事物的特点,如: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万紫千红。
(3)形容眼睛的词语照样子还可以填:美丽的眼睛、水灵灵的眼睛。
形容头发的词语照样子还可以填:浓密的头发、细长的头发。
11. 名 胜 山 水 五 光 金
光 星
光 细 雨 五光十色 山清水秀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
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
金光闪闪:金光闪烁耀眼。或者躲躲闪闪:指有意掩饰或避开事实真相。
点点灯光:灯光很弱,不太明亮。或者点点星光:指很多很小的发光的星星。
蒙蒙细雨:形容雨点很细小。
(1)题目是要形容琉璃球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色泽鲜艳的宝石,所以选择“五光十色”。
(2)题目是要形容桂林风景优美,所以选择“山清水秀”。
12. 清晨 晨星 点点灯光 隐隐约约 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三千尺 银河落九天 白马西风塞上 杏花烟雨江南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识记和诗词歌赋默写。
(1)选句出自课文《日月潭》,原文: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句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二),句意: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从句子“一群骏马在塞北的草原上纵情奔驰,杏花在江南的春雨中绽放”可以知道与对联内容有关的关键词有:骏马、塞北、杏花、江南的春雨。“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出自徐悲鸿,句意:一群骏马在塞北的草原上纵情奔驰,杏花在春雨中悄然绽放,把春天的江南装点得更加温婉、秀丽。
13. 方 10##十 木 6##六 月 4##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需要了解部首查字法,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即可作答本题。
“旗”读作“qí”,泛指旗帜。“旗”是左右结构的汉字,部首为“方”,除去部首后还有10画。
“桐”读作“tóng”,一种树木名。“桐”是左右结构的汉字,部首为“木”,除去部首后还有6画。
“肥”读作“féi”,有多肉之意,与“瘦”相对。“肥”是左右结构的汉字,部首为“月”,除去部首后还有4画。
14. 一只只飞舞的蝴蝶从枝头飘落 苹果 桃子 葡萄 西瓜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1)例句把“它”比作“大桃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据此补充句子即可。示例:枫叶好像一枚枚邮票。
(2)例句“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是描写葡萄的颜色,补充的内容写出水果店里有哪些水果,写出几种水果的名称即可。示例:水果一大筐一大筐地摆在货架上,有香蕉、杨桃、哈密瓜,色彩斑斓(lán),丰富极了。
15. 弯弯 红红 苹果 明明白白 干干净净 16.清晨 17.B
【解析】15.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根据例子,要填入的词语是叠词,形容“河”的叠词有:弯弯的 、清清的、潺潺的等。结合例子,“的”前面填形容词,后面填名词,这样的结构短语有:红红的太阳、大大的西瓜、闪闪的星星等。
16.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理解。
根据文段中第①句话“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可知这段话写的是清晨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17.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理解。
根据文段中的词语“薄薄的雾、隐隐约约”可知这段话写出了日月潭的朦胧美。答案选B。
18.群 位 根 块 19.找 拴 抛 拽 摘
小狗的脖子上拴着一根长绳子。 20. ③ ① ④ ② 21.你这孩子爱动脑筋,我就收你做徒弟吧!
【解析】18.本题考查量词的理解及运用。
同一事物,量词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如“一个小朋友”表明只有一个小朋友,“一群小朋友”表明有很多小朋友,由下文的“小朋友们”可知应选“群”。
结合后面的“老爷爷问他们”可知只有一个小朋友,选“个”。
结合文中的“在绳子的”可知是“一根”绳子。
结合文中的“把石头抛过枝条,枝条就被压弯了”可知只有块石头。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先找到第4自然段,然后圈出带“扌”的字,结合生活经验体会词的意思,再选一个动词写句子。
带“扌”的字有:找、拴 、抛、拽、摘。
造句示例:他把石头抛了出去。
20.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内容的能力。
先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找到华佗摘桑叶的段落(第4自然段),多读几遍,了解华佗摘桑叶的过程。然后读一读题目所给的内容,根据记忆进行排序。
结合第4段的句子“找来一根 绳子,在绳子的一头拴了一块 石头,把石头抛过枝条,枝条就被压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绳子,枝条被压得更低了。就这样,他摘到了桑树顶上的叶子。”可知顺序是③①④②。
2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明显信息的能力。
认真阅读文章,从老爷爷说的话寻找答案,找出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即可。
从最后一段的老爷爷说的话“你这孩子爱动脑筋,我就收你做徒弟吧!”可知答案。
22.示例:
留言条
妈妈:
我去同学家玩一会儿,六点半之前回家。
华华
11月6日
【详解】本题考查留言条格式。
应在第一行左上角写称呼,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右下角写署名和日期。格式正确,注意题干的日期,表述清楚事件即可。本题的正文是我我去同学家玩一会儿,六点半之前回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