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富饶的西沙群
教学目标
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淡、浅”等13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能够发现段落中的关键句。
4.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能选择一幅图,用几句话描写图上的景观。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语言应用:在朗读、观察和对课文内容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挑选喜欢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再让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摘抄了哪些词句,让学生积累语言。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培养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语言应用:在日常的书写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与良好的写字习惯。
思维能力: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导入,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板书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读课文
海里必不可少的就是鱼了,西沙群岛的鱼都有哪些特点呢?读一读第4自然段,找出答案吧!
海底生物
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总写)
特点1:多 特点2:美
2)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分写)
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吗?
示例:天上的白云变化莫测,有的像奔跑的兔子,有的像凶猛的老虎,有的像美丽的鹿。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总写)
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显得恰当、形象。
2.自读第5自然段,思考:每句话主要写了什么?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海岛上的鸟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关键句)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说明鸟很多
3.读一读第6自然段,大家一起讨论:这一自然段抒发了什么感情?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首尾呼应)
表现了对西沙群岛美好未来的期许和信心。
4.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海水的奇异色彩——美丽
海底的产物
海底的鱼 富饶
“鸟的天下”
5.小练笔, 从下面的图中选择一幅,写几句后。可以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还可以从“颜色、动作”等方面说说图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示例:1)色彩斑斓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互相追逐着,有的蓝蓝的,有的金黄金黄的,像在参加盛大的节日游行。
辽阔无垠的海面上,只只海鸥自由地翻飞盘旋着。它们一会儿展翅飞向高空,一会儿又飞回海面捕食,快乐地嬉戏。
板书设计
三、课堂演练
1.“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是( )。 B
A.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和水各占一半。
B.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突出说明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编写西沙群岛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
欢迎来到( )( )的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是( )。这里风景优美,海水( ),海底有( ),海滩上有( )。西沙群岛物产也很丰富,海里有( ),海岛上有( )。
参考答案:美丽 富饶 南海上的一群岛屿 五光十色 山崖和峡谷
美丽的贝壳 珊瑚和鱼 茂密的森林和各种海鸟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这段话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海底的小动物的特点,“懒洋洋”“_______”是形象化的写法,描写了______活动时的姿态,“威武”则写出了大龙虾的______及_____特点,使得语言活泼新鲜而有趣。
参考答案:拟人 蠕动 海参 外形 行动
总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美丽的海水
海底多样的生物
海岛上众多海的鸟
分述
总结:必将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富饶的西沙群岛
热爱祖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