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B2.A3.B4.D5.B6.D7.A8.C9.A10.B11.C12.B13.C14.B15.D16.D
17.D18.B19.B20.C21.D22.B23.B24.D25.D
26.(1)神经一体液一免疫(1分)
(2)6(1分)自由扩散(1分)不是(1分)
(3)属于(1分)脑脊液是脑部神经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2分)
27.(1)电信号(1分)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2)脊髓(1分)低级中枢的调节活动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2分)传出神经(2分)
(3)肾脏(1分)
28.(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2分)失活(2分)激素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
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发挥作用的,激素b(TSH)的受体只分布在腺体丙(甲状腺)上(2分)
(2)增加(1分)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2分)
(3)反馈(抑制)作用减弱(2分)增多(1分)
29.(1)树突状细胞(1分)摄取、加工处理、呈递抗原(2分)》
(2)浆细胞(1分)B细胞、记忆B细胞(2分)康复者的血清中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该抗体与新型
冠状病毒结合后会使病毒失活(2分)
(3)辅助性T细胞(1分)细胞因子能激活B细胞,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功能(2分)
(4)其他免疫细胞(1分)
30.(1)升高(1分)①④(2分)下丘脑(2分)抗利尿激素与集合管细胞膜上的X受体结合,促进含AQP2
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增加细胞膜上AQP2水通道蛋白的数量,促进对水的重吸收(答案合理即可,3分)
(2)短暂解除口渴(合理即可,2分)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3-51B·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4章。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内含有很多液体以及相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之外的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B.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内环境
C.细胞外液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D.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理化性质是内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一次性摄入较多的水分,则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明显下降
B.正常人的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一般维持在7. 35~7.45
C.内环境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和CI-决定的
D.正常的体温可保证酶的活性从而确保细胞代谢正常进行
3.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号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取决于③内突触的结构
B.⑤为效应器,是人体的肌肉组织或腺体组织
C.①为感受器,接受刺激其细胞膜可增大对Na+的通透性
D.完成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
4.下列关于消化道神经支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支配消化道的神经不受“意识”的支配
B.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时会抑制消化道的活动
C.消化道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5.下列有关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以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需要淀粉酶、蔗糖酶及麦芽糖酶的参与
B.②⑥过程在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进行
C.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促进⑤⑥⑦过程
D.胰岛素受体异常可能使④的数值增大
6.医学上常通过检查膝跳反射的灵敏性来判断脊髓是否受损。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若膝跳反射正常,则其反射弧是完好的
C.膝跳反射的完成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若传出神经受损,则刺激韧带后不会有感觉
7.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的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B.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调节生长发育
C.激素都有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 D.激素都是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
8.下列关于人体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液调节主要依赖激素发挥作用
B.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呆小症
C.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较长
D.饮食过咸时,会引起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9.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的功能调节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参与调控个体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缺乏碘元素可能使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更旺盛
B.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
C.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呈协同关系
D.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10.下图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示意图,A、B、C为神经纤维上的三个区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缩手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B→C
B.图中B区Na+的内流使膜外的Na+浓度小于膜内的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D. B为兴奋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与K+外流有关
11.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结、扁桃体、骨髓、胸腺和脾都属于免疫器官
B.胃液呈强酸性,属于人体抵抗病原体的第-道防线
C.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
D.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
12.哮喘与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关。外源性过敏原再次进人机体后,可促使肥大
细胞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物质,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哮喘症状,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吸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
B.过敏原与肥大细胞的自身受体结合后肥大细胞会释放组胺
C.阻断白三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是治疗哮喘的途径
D.避免再次接触外源性过敏原是预防哮喘的主要措施
13.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可引起感染者出现发热、背痛、剧烈头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下 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戴口罩能减少病毒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B.注射用灭活猴痘病毒制成的疫苗能预防猴痘
C.猴痘病毒侵入机体后可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D.淋巴结起到清除侵入机体的猴痘病毒的作用
14.某种致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如图所示,其中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有
关分析错误的是
A. T细胞可存在于血液中,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B.细胞毒性T细胞能将合成的物质A分泌到内环境中
C.细胞毒性T细胞依赖物质B识别被感染的宿主细胞
D.在细胞免疫反应的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会发挥作用
15.下列有关免疫学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器官移植时,要求供者的HLA与受者的完全相同
B.注射的疫苗通常会作为抗体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C.新生儿注射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被动免疫的范畴
D.可用人工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来检测体内的肿瘤抗原
16.PM2.5是直径为2.5pum的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后会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可停留在肺泡
里,也可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下表中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17.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上皮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的碘化糖蛋白,能诱发机体产生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诱导免疫细胞攻击甲状腺细胞,从而引起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下列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A.吃海鲜引起的皮肤红肿 B.感染HIV引起的艾滋病
C.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 D.感染链球菌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
18.体液免疫是以浆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字母表示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①是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B.细胞①接受抗原刺激后就能被激活
C.物质a.b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一个细胞③只分泌一-种特异性的物质c
19.人体通过生理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其中生理性调节是最基本的调节方式。健康人体进入不同温度的环境后,体温的动态平衡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冷觉感受器兴奋,机体细胞呼吸加快
B.be段肌肉的产热量减少,脑的产热量增多
C.若de段机体剧烈运动,则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e点后,机体皮肤血流量增多,汗液的分泌量增多
20.人和哺乳动物体内都分布着许多能分泌物质的腺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腺体的分泌物都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
B.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D.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其分泌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
21.研究发现,用日光照射实验动物的皮肤会使动物血液里的UCA含量大幅增加,且UCA可进入大脑神经细胞并转化成谷氨酸。细胞内的谷氨酸在大脑运动皮层区的神经末梢释放,并能激活相关的脑内神经环路,从而增强实验动物的运动学习能力以及物体识别记忆能力。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上述动物的运动学习和物体识别记忆属于感觉性记忆
B.强光照射在实验动物的皮肤上会产生灼痛感,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C.上述学习和记忆能力属于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可能会减弱但不会完全消失
D.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
22.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的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超出了正常水平,沉积在其神经细胞外,从而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出现痴呆、反应退化等症状。该致病原因不会影响下列哪项过程
A.神经递质的合成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的移动
C.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D.神经递质的释放
23.下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调节的模式图,其中a、b、c为分泌腺,①②③为相关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寒冷环境下,人体内的激素①②③分泌增多
B.图中的a、b、c分别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C.图示调节模式也适用于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调节
D.图示分级调节模式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24.为探究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含量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利用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
鼠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及处理方式如图所示,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均相同。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第3组相比,两种激素单独使用时效果更好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后的时间,因变量是血糖含量
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催化肝糖原分解时具有高效的特点
D.肾上腺素在升高血糖浓度上的效应比胰高血糖素的更持久
25.甲状旁腺是人体最小的器官,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PTH可促进骨钙的溶解小肠对钙的吸收以及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降钙素能抑制骨钙的溶解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TH和降钙素的作用相反 B.血钙浓度过低会促进甲状旁腺分泌PTH
C.PTH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D.降钙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人体出现抽搐现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7分)养生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其重要的原理就是利用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回答下列问题:
(1)养生主要就是科学合理地运用_ 调节网络机制使各个器官、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达到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目的。
(2)若红细胞中的O2进入肝脏细胞中被利用,则至少需要穿过 层膜,跨膜方式为 。
进入高原环境后,人体中血红蛋白的合成量增多,这种变化 (填“是”或“不是”)机体为维持稳态而在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反应。
(3)早睡早起是一种健康的养生方式,人体的昼夜节律主要由神经细胞调控。脑部神经细胞间隙充满了组织液,称为脑脊液。脑脊液 (填“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原因是_ 。
27.(9分)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大脑皮层中有产生尿意并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人体神经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壁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以 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其原因是_ 。
(2)排尿反射的完成依赖反射弧,控制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 。健康的成年 人可以适当“憋尿”,环境适当时才去排尿,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角度分析,“憋尿”的实例说明 。某成年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能产生尿意,但却出现“尿失禁”,推测其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_ 。
(3)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首先进人内环境,再经过_____ ( 填器官)的过滤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28.(12分)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机体所有细胞。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
乙、丙表示腺体,a、b、c表示相关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激素a、b分别是 ,激素在发挥作用后会_ 。
激素b只能作用于腺体丙,这是因为 。
(2)近日随着天气变化,部分地区已然转凉。人在受到低温刺激时,为了抵御寒冷的变化,激素c的分泌量会 ,此过程中激素c的生理作用是 。
(3)若图中位于腺体甲、乙、上的激素c受体发生异常,不能和激素c识别并结合,则激素c对腺体甲、乙的 ,使得激素a、b的分泌量 。
29.(12分)树突状细胞被活化后会移至淋巴组织中与T细胞或B细胞互相作用,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刺激与控制适当的免疫反应。结合下面的免疫调节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G的名称是 , 其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的作用是
。
(2)细胞B的名称是 ,在免疫反应中细胞B可由 增殖分化而来。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注射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内,有助于患者康复,原因是_ 。
(3)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细胞因子主要是由 合成分泌的。若内环境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减少,则会导致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原因是 。
(4)细胞E与靶细胞F接触后,引起靶细胞F裂解,释放出的病毒最终被_ 清除。
30.(10分)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以保持机体
的水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严重腹泻患者会出现脱水现象,从而使其血钠含量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此时血浆中抗利尿激素( ADH)的浓度___ _。下图1为抗利尿激素调节集合管细胞的水通透性变化的示意图,其中AQP2、AQP3和AQP4代表肾内集合管细胞膜上的多种水通道蛋白,①~④表示液体成分,a、b表示囊泡的不同转运途径。图1的①~④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_
(填序号)。图中“某种刺激”能激活位于___ 的神经元。利用图中信息分析抗利尿激素如何促进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
(2)饮水时,口咽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到达脑内穹窿下器(SFO),关闭“口渴”信号。为揭示口渴解除的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如下实验:对小鼠进行缺水处理后,分别一次性给予10mL清水和高渗盐水,记录SFO神经元活性,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饮用清水能解除口渴,而摄入高渗盐水只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