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市第八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60分。)
“好奇”号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表为火星与地球的数据对比,右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完成1~2题。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平均密度 (g/cm2) 公转 周期 自转 周期
地球 1.00 1.00 5.52 1a 23小时56分
火星 0.11 0.15 3.96 1.9a 23小时37分
1.火星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
A.火星自转周期长 B.火星表面温度高
C.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D.火星上没有大气
2.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火星公转速度快 B.火星自身引力更大
C.火星大气密度小 D.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3~4题。
3.“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
A.为人类提供能源 B.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
C.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D.提供光、热资源
4.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①生物出现 ②火山的喷发 ③水体的运动
④潮汐现象 ⑤煤、石油的形成 ⑥风的形成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科学家预测2023—2024年太阳活动将到达峰值。读甲、乙两幅不同年份太阳黑子图,完成5~6题。 5.甲图拍摄的年份最可能是
A.2010年 C.2015年 B.2012年 D.2018年
6.乙图所示年份,受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上
A.赤道附近极光出现的频率增加 B.世界各地降水增多
C.指南针常常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D.环太平洋火山喷发异常增多
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8年3月28日10时20分左右,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25.8千米。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地震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震中一样远的地方,地震烈度都相同
B.地震发生时,地面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震中距是指地面至震源的距离
D.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各地不同
8.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0.关于图中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 B.②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③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圈层 D.③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下图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 O2、CO2 的含量变化。完成11~12题。
11.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A.CO2 的含量不断上升 B.O2 的含量上升
C.O2 和 CO2 含量保持稳定 D.O2 和 CO2 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12.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河流阶地是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河流阶地示意图,图中河流阶地由泥沙构成,是不同时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共同形成的。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下列阶地中可能形成最早的是
A.a B.b C.c D.d
14.在图示地貌形成过程中,流水所起的作用是
①风化 ②侵蚀 ③搬运 ④堆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0年7月17日晚至18日凌晨,四川省阿坝自治州发生泥石流(下图)。经调查,此次泥石流是在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据此完成15~16题。
15.阿坝自治州泥石流发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地质结构较稳定 B.山区岩石较破碎 C.降水少且强度大 D.人类活动影响大
16.在野外活动时,应对泥石流威胁的措施是
A.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
B.可以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以防被冲走
C.向沟谷两侧迅速躲避,或顺沟谷往下跑
D.发现泥石流及时报告,以便上游居民撤离
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完成17~18题
17.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18.与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是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下图(线为等高线,单位: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0.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防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见下图),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据此回答21~22题。
21.草方格沙障可以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 C.增加地表粗糙度 D.减少下渗
22.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A.成土时间短 B.技术难度小 C.没有环境污染 D.资金投入少
下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地貌分别是 A.冰斗、U形谷、角峰 B.U形谷、冰斗、角峰 C.冰斗、角峰、U形谷 D.角峰、冰斗、U形谷 24.有关图中地貌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A.③地貌属于分布在山岳冰川的沉积地貌 B.②地貌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的大陆冰川 C.①地貌的形态特点是高耸尖锐 D.该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非洲和南美大陆
读下图完成25~26题。
25.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26.该景观地貌属于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在学习强国 APP 上有一篇名为《跟着总书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文章,该文章在介绍我国近几年生态环境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时发布了这样一张照片。读下图,回答 27~28 题。
27.图中最容易出现裁弯取直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图中字母所示河岸,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A.a B.b
C.c D.d
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坐落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洼坑中。“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完成29~30题。
29.大窝凼洼坑的形成作用是
A.流水溶蚀,塌陷 B.流水冲刷,沉积
C.风力侵蚀,沉积 D.地壳下沉,塌陷
30.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二、综合题:(三道题,共40分)
31.图1为地震波与地球圈层关系图,图2为地理模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每空1分)
(1)图1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B为______,位于地下________千米处。
(2)分析横波在B处消失的原因?
(3)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__,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对应图1中的________(不连续面字母)。
(4)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_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5)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___代,当时________动物大量盛行,从成矿角度来看是重要的_______时期。
(6)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
32.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1)图中A、B两处河谷形态差别很大,A处呈 型(1分),原因是 。(1分) B处呈 型(1分),原因是 (1分)。
(2)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 (1分),成因是 (2分)。
(3)分析图示地区2017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4分)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写出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是什么?(3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
(1)简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3分)
(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4分)
(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4分)
(4)简述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2分)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A A D C D C D B B B D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C B C C A D C B D A A A D
31.(13分,每空1分)
(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900
(2)物质形态发生改变,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3)地壳 B
(4)土星 地球
(5)中生代 爬行 成煤
(6)日冕 太阳黑子
32.
(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1分)河谷呈“V”字形。(1分)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1分)河床横剖面呈槽形或U形河谷。(1分)
(2)冲积扇(1分) 在河水流出谷口处(1分),地势变的平缓,水流变的开阔,流速变慢,泥沙堆积(1分),形成冲积扇地貌
(3)2017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草地减少,(1分)耕地增加,(1分)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1分),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1分)。(共4分)
(4)沿河、沿海岸分布。(1分)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33.
(1)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1分),由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1分)水中的碳酸氢钙析出,(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少,水中二氧化碳逸出,)生成碳酸钙淀积在溶洞顶部(1分),形成钟乳石。
(2)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1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分);游客的呼吸(1分);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淀积释放(1分);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1分)。(任答4点,得4分)
(3)地下水开采增多(1分);生产生活用水增加(1分);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1分);降水减少(1分);地下河下切侵蚀(1分)。(任答4点,得4分)
(4)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增加(1分);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增加(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