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07 22:1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八上期末复习
生物
CONTENTS
目录
14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15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6
生命起源和生物
进化
17&18
动物运动和行为
19&20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图形 举例名称 类群 环境 结构特征 与人类关系
/ /
/
大多水里
阴湿
陆地
衣藻海带
水绵
蕨、满江红石松、卷柏
葫芦藓、地钱
银杏、松、柏、杉、苏铁
玉米,
向日葵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无根、茎、叶的分化
有根、茎、叶,
有输导组织
种子裸露,
没有果皮包被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无根,有茎、叶分化;无输导组织
种子
植物
孢子
植物
大气中氧
的主要来源;
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保持水土
煤炭主要来源;
食用、药用
P4
1、(2021云南)蕨类植物只适合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A.没有真正的根、茎、叶B.体内没有输导组织C.对有毒气体十分敏感D.生殖过程离不开水2、(2020青海)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植物的花都十分微小B.桫椤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C.金鱼藻有种子,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D.海带呈褐色,但细胞中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D考点突破A3、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A.地衣B.银杏C.卷柏D.地钱4、(2021河南)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鱼缸内壁长出的绿膜是苔藓植物B.侧柏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C.满江红和银杏都有果实D.红豆杉用种子繁殖DD无脊椎动物:
线形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
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有无脊柱
动物的分类
P11
图形 举例 类型 环境 结构特征
涡虫
吸虫
绦虫
蛔虫
蚯蚓
蜗牛
蟹、蝗虫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水、土壤
寄生
土壤
陆地
陆地
由许多相似体节组成,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体表有刺细胞
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
一般具有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的节肢动物。
昆虫:
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
体表有角质层;
有口有肛门。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为足
无脊椎
动物:
水螅
海葵
珊瑚虫
形态结构 繁殖 特点 呼吸 体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有鳞片,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卵生

变温
皮肤裸露
卵生
幼体:鳃,
成体:肺,皮肤
体表覆角质鳞片或甲
卵生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
卵生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分化
胎生

变温
变温
恒温
恒温
脊椎动物:
胸鳍
臀鳍
背鳍
腹鳍
尾鳍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侧线
(1)体形:
(2)体表:
(3)运动:
(4)呼吸:
呈流线型
减少阻力
被覆鳞片,表面有黏液;
有侧线
(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鳃丝
鳃弓
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保持鱼体直立
保持鱼体平衡
保持鱼体直立
产生动力、
决定方向
用鳃呼吸
一、鱼类的主要特征:
(密布毛细血管)
P18
二.两栖动物 和 三.爬行动物
1.体表覆鳞片或甲
2.用肺呼吸
3.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皮肤可辅助呼吸。
真正的陆生
脊椎动物
水生→陆生
1.体形:
2.体表:
3.骨骼:
4.肌肉:
5.消化系统:
6.呼吸系统:
7.循环系统:
P78
气管
气囊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
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轻、薄、坚固,长骨中空;
有龙骨突
胸肌发达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排便快
气囊辅助肺呼吸(双重呼吸)
心率快
阴道
脐带
哺乳动物的特征:
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产出。
大脑发达
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胎生,哺乳;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种类 结构 营养方式 生殖 分类 与人类关系
一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无细胞结构,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自我复制
大多自养
寄生、腐生
寄生
球菌、杆菌、螺旋菌
单细胞:
酵母菌
多细胞:
根霉、曲霉、 青霉、蘑菇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有益
有害
内部遗传物质
蛋白质外壳
细菌
真菌
病毒
P32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
(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发酵技术
食品 制作原理
面包和馒头 利用 酵母菌 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使面团中出现许多小孔,从而使馒头和面包膨大而松软
酒 用酵母菌在 无氧 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酸奶和泡菜 利用 乳酸菌 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醋 在酿酒的基础上,利用醋酸杆菌氧化产生醋酸
生物分类
分类单位
分类意义
分类依据
亲缘关系特征
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
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
等级:







规律:
生物种类越____ ,
相似程度越_____,
亲缘关系越_____,



P37
林奈与双名法
1.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微生物分成如下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导致人类患流感的生物属于类群1
B.结核杆菌、甲烷菌、痢疾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都属于类群2,它们与人类关系有利有弊
C.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D.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2
B
2.如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与合欢更近
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相似度最高
C.合欢和紫檀共同点比绿豆和紫檀共同点多
D.图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属
AB
生物
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
:直接价值 、 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价值
含义
决定
面临威胁的原因
保护措施: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生物资源的
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最直观)
P42
(最有效的措施)
CC
动物的运动
屈肘运动

运动系统
组成及功能
骨骼肌
骨连结
伸肘运动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肱三头肌 、
肱二头肌 。
动力
功能:
杠杆
支点
1
5
4
2
3
关节囊
肌腹
肌腱
肌腹
肌腱
关节头
关节
软骨
关节窝
关节腔
P84
收缩
舒张
舒张
收缩
调节
能量供应
肱二头肌
动物的行为类型
觅食行为
防御行为
生殖行为
迁徙行为
社会行为
按目的或功能分:
按获得途径分: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决定因素
意义
生来就有
由遗传物质决定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
和学习逐渐形成
满足生存和繁衍的
基本需求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后天学习形成的
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米勒实验过程及其结论
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神创论、自生论、宇生说、热泉生态系统、化学起源学说
生命起源
P54
D
米勒实验
米勒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
C
A
E
B
火花放电:闪电
:原始大气
降雨
原始海洋
雨水
氨基酸
原始地球
火山爆发
原始大气
(水蒸气、氨、氢、甲烷等)
有机小分子
(氨基酸等)
有机大分子
(蛋白质、核酸)
原始生命
(能生长、生殖、遗传)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生命诞生的过程)
原始单细
胞生物
结构越简单、低等
越早形成的地层
生物种类越少
越晚形成的地层
结构越复杂、高等
生物种类越多
生物进化总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历程
化石记录显示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解剖学、分子生物学、胚胎学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生物多样性是 的结果。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生物长期进化
P64
环境的改变
遗传和变异
内因:
学说
遗传和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生物进化
原因
外因:
过度繁殖
!变异不定向,
自然选择定向
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
达尔文
达尔文
自然选择学说
P64
课堂小结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人猿同祖
森林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生活
在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生活在
地面上
进化
人类
人类源于古猿的证据:化石
进化过程种最显著的变化: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脑容量逐渐增加
人类的进化
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植物
生产者
动物
消费者
腐生细菌、真菌
分解者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
组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富集
定义
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P101
功能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规律: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①呼吸作用散失 ②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③分解者分解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什么?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
3、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
4、营养级的能量去路
5、能量流动规律
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太阳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
P108

取食
光合
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
作用
分解
作用
燃烧
作用
含碳有机物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
1
2
4
5
6
3
有机物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1、什么是生物圈?
2、什么是生态平衡?有什么特点?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什么有关?
结论: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P114